python面向对象详解_Python面向对象解析

面向对象概述

什么是面向对象:从简单来说,如果程序中的所有功能都是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那么就是面向对象编程了。

面向过程:根据业务逻辑从上到下写垒代码

函数式:将某功能代码封装到函数中,日后便无需重复编写,仅调用函数即可

面向对象: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面向过程编程最易被初学者接受,其往往用一长段代码来实现指定功能,开发过程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粘贴复制,即:将之前实现的代码块复制到现需功能处。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 “类” 和 “对象” 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创建类

classFoo:#class为关键字,表示要创建类,Foo为类名称

def Bar(self): #self为特殊参数,必须要填写

print 'Bar'

defHello(self, name):print 'i am %s' %name#根据类Foo创建对象obj

obj =Foo()

obj.Bar()#执行Bar方法

obj.Hello('wupeiqi') #执行Hello方法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1.封装

封装,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1)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class People: #定义一个People类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构造方法,

(当实例化对象时,自动执行这个方法)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self.sex=sex

P1= People('ares','24','male') #实例化对象P1,将"ares"、24、"male"分别封装

到了 P1/self 中的name,age,sex属性中

自动执行People类的init方法

P2= People('aaaa',23,'male')#__init__ 中的self是一个形式参数,在实例化对象P1和P2的过程中,self分别等于P1和P2, 相对于内容被分别封装到了P1和P2中,每个对象都有name、age、sex属性。

2)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People: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x):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self.sex=sex

P1= People('ares','24','male')

P2= People('aaa','18','male')print P1.name #直接调用P1对象的name属性

print P1.age #直接调用P1对象的age属性

print P2.name #直接调用P2对象的name属性

#执行结果如下

ares24aaa

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People: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defdetail(self):printself.nameprintself.age

obj1= People(‘ares', 24)

obj1.detail()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1,即:self.name 是 ares ;self.age 是 24

obj2= People('aaa', 23)

obj2.detail()#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 self = obj2,即:self.name 是 aaa ; self.age 是 23

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 对象 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小程序练习:

classPerson(object):def __init__(self,name,sex,age,power,hungry):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self.sex=sex

self.power=int(power)

self.hungry=int(hungry)defpower1(self):#体力值

self.power = self.power - 10

if self.power ==0:print "体力不足!请补充体力!"

defhungry1(self):#饥饿值

self.hungry = self.hungry - 10

if self.hungry ==0:print "饥饿值不足!"

defsleep(self):#睡觉补充体力

self.power = self.power + 20

defeat(self):#吃饭补充饥饿值

self.hungry = self.hungry + 20

definfo(self):#介绍详细信息

print "姓名%s 性别%s 年龄%s 体力值%s 饥饿度%s" %(self.name,self.sex,self.age,self.power,self.hungry)

A= Person('张三','男',21,50,60)

B= Person('李四','女',18,30,20)

A.power1()

B.hungry1()

B.hungry1()

A.power

A.sleep()

A.info()

B.info()

2.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一个关于继承的例子:

classAnimal:defeat(self):print "%s 吃" %self.namedefdrink(self):print "%s 喝" %self.namedefshit(self):print "%s 拉" %self.namedefpee(self):print "%s 撒" %self.name#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Cat(Animal):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name

self.breed= '猫'

defcry(self):print '喵喵叫'

#在类后面括号中写入另外一个类名,表示当前类继承另外一个类

classDog(Animal):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name

self.breed= '狗'

defcry(self):print '汪汪叫'

########## 执行 #########

c1 = Cat('小白家的小黑猫')

c1.eat()

c2= Cat('小黑的小白猫')

c2.drink()

d1= Dog('胖子家的小瘦狗')

d1.eat()#执行结果

小白家的小黑猫 吃

小黑的小白猫 喝

胖子家的小瘦狗 吃

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派生类 和 基类 ,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class父类:def父类中的方法(self):pass

class 子类(父类) #=======>子类继承父类,拥有了父类中所有方法

passp= 子类() #=======>创建子类对象

p.父类中的方法 #========>执行从父类中继承的方法

多继承怎么破。。。。。。。

1、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其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

272315068126604.jpg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当类是新式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经典类和新式类,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classclassName(object),object 也是一个类,class className(object),相对于继承了object 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经典类多继承例子:

classD:defbar(self):print 'D.bar'

classC(D):defbar(self):print 'C.bar'

classB(D):defbar(self):print 'B.bar'

classA(B, C):defbar(self):print 'A.bar'a=A()#执行bar方法时#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所以,查找顺序:A --> B --> D --> C#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新式类多继承例子:

classD(object):defbar(self):print 'D.bar'

classC(D):defbar(self):print 'C.bar'

classB(D):defbar(self):print 'B.bar'

classA(B, C):defbar(self):print 'A.bar'a=A()#执行bar方法时#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所以,查找顺序:A --> B --> C --> D#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a.bar()

经典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新式类: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么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么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注意: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3.多态

Pyhon不支持多态并且也用不到多态,多态的概念是应用于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而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既然用不到,也就不研究了

830693-20151209232826043-1488788871.png

总结: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