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关注我,感谢大家的捧场。可能大家对后期不怎么了解,所以这次从接触到素材到出片做一个记录,聊聊相关流程等。
使用到的工具:达芬奇16(官网有免费版本,DaVinci Resolve 16),
Macbook Pro 2018,MindNode6.
1.拿到视频素材先做备份,然后用达芬奇转代理,转适合视频编辑的编码,我这次用的是DNxHR LB,这个编码就是流畅,1.16T的素材转后1080HD高清大小为49.25G,转代理用时间2个小时30分钟
2.对素材进行合板,用的是达芬奇16。这一步很顺利,用了约一个多小时,然后编辑场次信息

3.合板完成后,我并没有直接开始剪辑,而是看分镜头,看脚本,然后整理出剪辑思路

如上,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几场,可能会有同行笑话,这么个小片还用分析,真丢脸。NONONO。这是要养成一种习惯,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事实上,不用写这些内容、画图出来也可以剪出来。但那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拿到素材就下手会限制你的想法。首先,拍摄的景别有大中全,选择不同的剪辑策略会用上不一样的镜头,如这场戏我要煽情,然后会下意识的选取近景,特写等,并运用长镜头,我要叙事,可能一个长镜头省略就完事了,这个跟剪辑策略有关,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用的策略就是对的,所以剪辑之前要分析出来,了然于纸上,寻找更多合适的并且镜头能够支撑的点。第二有这个图,就是一个指导的作用,避免在不重要的点上纠结。该省就省,大胆省略。
4.挑素材。在近3个小时 的拍摄素材中挑出可用的好的镜头,这一点有上图的思路,你就会下意识的选择你需要的素材。从ok条,keep条中选取需要的片段,放在一条timeline上,下图可以看出,3个小时的拍摄素材,我只挑出约7分钟的可用镜头,挑素材当然是重点播放情绪类,快速选取可预判的动作类,全景类等等。考验Editor功底。

5.无音乐剪辑版本,关于这一点,感谢之前的剪辑前辈教导,不要着急带着音乐剪辑,如果不用音乐节奏,镜头等都能看下去,那才是有效剪辑。这一步真的就是修剪的过程,一遍又一遍循环往复,找到最舒服的感觉,再从七分钟删减和精修到最终成片约3分钟,这时候是不是已经非常的从容了?接下来不过是和导演死扣磨合的过程。
6.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剪辑思路图的重要性

很多干剪辑的依靠大量剪辑经验,拿到素材就知道怎么剪,但是这些可能多是吃老本,做过类似的或者相同类型的,直接套用原来的模式,这个无可厚非,毕竟经验也是资本,但是你有没有想到其他的一种可能?比如上图我示意的一个简单的广告片子,可以用倒叙,也可以用顺序,甚至立体叙事结构,如果是类似的几个小故事的话,选择用旁白串起的多重蒙太奇等,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在时间允许内,优先选择一个可操作的版本,要更有艺术追求的甲方爸爸又有钱支撑的为何不玩点新鲜的,对吧。这就是视频剪辑前的思维可视化方案,简短的文字方案去指导漫长的剪辑。也有人说,如果你方案就是错的呢?那不是一错再错?哈,这个,想要更有效减少出错的方法就是让自己更牛逼。。。
关于剪辑软件的问题,本人最开始用的是EDIUS,后来用PR,后来Final Cut 7,后来final Cut x,后来,Davinci Resolve15用到现在16beta版本,然后现在在学Avid Media Composer2018。。。软件虽然也重要,只要花点心思,总能会用,剪一两个片子,不懂的问群里大神,看点教程,总有办法解决的,常用才会熟练
PS附上成片
端午品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