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U自带的[缩放]工具,选中物体可以对组件、群组等图形进行等比例或非等比例缩放,但在非等比例缩放的时候就会出现如图1-1所示情况,横向拉伸,两侧的竖板就会变宽,无法做到尺寸拉长而四周边框不变的效果。

(①用缩放工具,选中物体,②沿箭头方向拉伸,③可见左右两侧的竖板从50MM变为100MM,横向物件长度变长,其他尺寸未变)
在室内设计中空调的出风口,往往受到吊顶造型和空间的限制,设置不同长度的出风口,我们希望拉伸改变其长度尺寸的时候,边框、导风叶片、中间支架等部件不变形失真。如果打散模型后对每个块进行拉伸、排列、重组,这样的操作非常费时间、费功夫,每次遇到相同情况都要重复劳动,事倍功半很是苦恼。
那么如何在SU建模中解决这个问题达到一劳永逸呢?这就是今天我要讲的课题,不是用外部插件,而是用SU自带的“动态组件”高级参数化建模功能。何为参数化?就是赋予组件一些动态函数属性,使其根据动作或者数值来调整形态,以满足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模型变化需求。
实现完美缩放其实就两步:一是科学建模,二是赋予模型可变函数属性。
接下来首先要做的是初步建模,由于手头没有出风口的实样和游标卡尺,无法得到精准的模型尺寸数据,当然我们也不是做产品级的建模渲染,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空调出风口的图片进行依葫芦画瓢建模,如图:1-2

首先根据图1-2分析出风口的组成零部件,大致分为①四周的边框②中心支架③弯叶导风板④固定边框的角码(角码有两种,一是L形角码装在边框盖板反面固定45度对角,二是长角码,固定边框的安装侧边对接处,因长角码对于移动定位模型有利,所以建模,另外的L形角码在背面,对模型捕捉定位和移动没有任何帮助,故不建模)。分解后如图1-3


现实中一般室内吊顶造型安装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大致高度也就只有200~250MM,市面上常规的空调出风口木工开口高度是130~180MM,此处以开口高度140MM为例,而空调风口边框遮盖板的宽度一般是20MM,所以我们先建一个成品尺寸为1000MM长×180MM高×40MM厚的空调出风口,如图:1-4
具体组装细节①和④交接,②和③交接,边框①要做45°对接,呈现斜边的过度,如图1-5所示。

建模完成后需要把所有群组选中[创建组件],如图1-6,在①处输入组件名称“Air Outlet CC1.0”,要注意的是在SU文件中组件的名称默认是“组件#1~N”顺延定义名称的,名称可随意定义,但不能出现重复,所以在创建动态组件的时候先想好命名规则,方便后期建立自己的图库提高绘图效率。

组件名称最好是英文名称及数字或者拼音字母及数字,对于后期动态组件的函数程序运行兼容性有很大帮助,可以避免后期程序出错。如图1-6,输入名称后②点击[创建]。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组件的坐标轴③和文件的坐标轴④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