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1 地球和地球仪
考点热度 ★★★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该船队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最大的周长在赤道,长约4万千米。
3.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几个证据:
(1)海边看帆船;
(2)站得高,看得远;
(3)夜晚看北极星,越往北,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越高,越往南则越低;
(4)地球的卫星照片以及在航天飞船上观察地球。
二、经纬线(度)
1.经线和纬线
纬线 | 经线 | ||
图示 | |||
概念 |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 |
特点 | 线圈 |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
长度 |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4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 |
相互关系 |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 |
间隔 |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 |
指示方向 | 指示东西方向 | 指示南北方向 |
2.经度与纬度
纬度 | 经度 | |
实质 |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
图示 | ||
起始点 | 赤道(0°纬线) |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划分 方法 |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北纬,度数向北增大;以南为南纬,度数向南增大 |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向西为西经,度数向西增大 |
半球 划分 |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
3.经纬网
(1)定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考向一 经纬网定位及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1.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1)有0°经线和0°纬线的,在图中将其度数增大的方向标出来,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反之为南纬。
(2)无0°经线和0°纬线的,对于经度来说由左向右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对于纬度来说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是北纬,反之为南纬。
(3)0°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的判读
(1)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判定为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北极,纬度就是北纬(如下左图)。
(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判定为南极,找到0°经线,以0°经线为界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反之为西经;因是南极,纬度就是南纬(如下右图)。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a点在b点的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A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图可知,图中a点坐标为(30°S,90°W),b点坐标为(55°N,140°E),由于两点经度和大于180°,所以东经度位置偏西,西经度位置偏东,所以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A对,BCD错。故选A。
考向二 东西半球的划分及判断方法
1.图示法
2.数值法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不大不小看WE。”意思是:某点的经度小于2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东半球;某点的经度大于160°,不管东经还是西经,这点一定位于西半球;某点的经度在20°~160°之间的,是东经度(E)就在东半球,是西经度(W)就在西半球。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回答。
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中,向北增大的为北纬(N),向南增大的为南纬(S);向东增大为东经(E),向西增大的为西经(W)。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②③是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南属于南半球,①④是位于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向东直到160°E,①③④是位于东半球;西半球的是20°W向西直到160°E,②是位于西半球。故③符合题意。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月食现象证明了
A.地球表面地貌
B.地球自转方向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由于体积巨大不方便研究,人类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她缩小制作出地球仪作为研究地球的模型,如图完成2—3题。
2.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个规则的正圆球体
B.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C.地球的最大周长约是8万千米
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圆形
3.顺着图中箭头的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用来演示
A.地球的四季变化
B.地球的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C.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D.地球的五带划分
下图为用于制作小地球仪的乒乓球,球上已标注赤道。读图完成4—6题。
4.作为地轴的铁丝从球上穿过的两个点应该是
A.E、H两点
B.F、G两点
C.E、G两点
D.F、H两点
5.作为地轴的铁丝与地球仪的水平底座所成的角度应该是
A.90°
B.45°
C.23.5°
D.66.5°
6.地球的公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顺时针
C.逆时针
D.自东向西
某中学开展地球仪小制作活动,图为学生用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据此完成7—9题。
7.读图,地球仪上表示北极点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8.李芸慧同学总结了制作地球仪的注意事项,其中正确的是
①经线要等长、纬线不等长
②经线要是圆、纬线是半圆
③纬线要与赤道平行,所有经线要相交于南、北极点
④地轴要倾斜,与赤道垂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
A.60°E、90°N
B.90°E、60°N
C.90°E、60°S
D.60°W、90°N
10.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A.23.5°N,180°
B.66.5°N,180°
C.66.5°S,20°W
D.66.5°S,160°E
11.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结合“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判断,历届G20举办城市
A.多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B.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C.多位于南半球
D.多位于东经度
读图,完成12—15题。
12.经线甲的度数是
A.30°E B.30°W
C.45°E D.60°E
13.甲、乙两条经线位于西半球的是
A.甲 B.乙
C.都是 D.都不是
14.与经线乙能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的度数是
A.30°E B.30°W
C.150°E D.150°W
15.在不考虑任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某人从赤道上任意一点出发,分别向正南、正西、正北、正东走50公里,最后他会在
A.原来出发点
B.出发点以南
C.出发点以东
D.出发点以西
16.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位于(20°N,160°E)的一艘远洋捕拐船的求救信号。该远洋捕拐船所在位置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
①地球的自转
②黄河是外流河
③地球的形状
④地球的公转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2.(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三点都在西半球
B.①点位于高纬度地
C.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D.③点所在的经线最长
(2019河南省节选)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26°N﹣29°N,100°E﹣103°E)发生森林火灾,国家积极组织救援。据此,完成下题。
3.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凉山州大致位置的是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读某半球的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A.60°W,90°S B.90°E,60°N
C.60°W,90°N D.90°W,60°S
5.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之间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在②的东北方 B.③在④的西北方
C.②在④的东方
D.③在①的东南方
考点冲关
【答案】1.C
【解析】1.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它是地球形状的有力证明;结合题意。故选C。
【答案】2.B 3.C
【解析】2.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A错误;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故B正确;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是4万千米,故C错误;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B。
3.顺着图中箭头的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用来演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结合题意。故选C。
【答案】4.C 5.D 6.A
【解析】4.地轴是穿过地球球心,在地球仪上,地轴与赤道是垂直的,图中连接地轴的应该是E、G两点,故选C。
5.作为地轴的铁丝与地球仪的水平底座所成的角度应该是66.5°,正因为这样,太阳直射的最高纬度是23.5°,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是66.5°,故选D。
6.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在公转过程中,地球所处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故选A。
【答案】7.A 8.C 9.B
【解析】7.地球仪是人们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将地球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做成的模型,a北极占是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所有的经线都会汇集于一点,故选A。
8.关于地球仪的说法,经线要等长、纬线不等长;经线要是半圆、纬线是圆;纬线要与赤道平行,所有经线要相交于南、北极点,地轴要倾斜,与赤道垂直,故选C。
9.图中m点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的东经度,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的北纬,所以经纬度位置是(90°E、60°N),故选B。
【答案】10.C
【解析】10.20°W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66.5°S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南温带地区;C符合题意。
【答案】11.B
【解析】11.读图可知,历届G20举办城市主要分布在30°N-60°N,多分布在温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多位于北半球;故答案选B。
【答案】12.A 13.B 14.A 15.D
【解析】12.由图可知,图示区域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45°,甲所在区域是在东经度经线上,其经度是30°E,故选A。
1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从20°W向东至160°E之间是东半球,其余部分是西半球,图中甲的经度是30°E,位于东半球,乙的经度是150°W,处于西半球,故选B。
14.地球上所有的经线都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每一条经线与它相对的另一条组成一个经线圈,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方向相反,图中乙是150°W,另一个与它能组成经线圈的是30°E,故选A。
15.在不考虑任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某人从赤道上任意一点出发,分别向正南、正西、正北、正东走50公里,最后他会在出发点以西,因为纬度越高,纬线会越短,故选D。
【答案】16.A
【解析】16.从图中可知,①的位置是(20°N,160°E);②是(20°N,160°W);③是(20°S,160°E);④是(20°S,160°W);A符合题意。
直通中考
【答案】1.A
【解析】1.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且地球不停在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出现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该地理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形状有关,也反映了黄河是一条外流河;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2.C
【解析】2.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根据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判断①地坐标为(48°N,140°E),②地坐标为(44°N,150°E),③地坐标为(48°N,155°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两条穿过陆地较少的经线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180°←20°W。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长度都相等。所以图中①、②、③三点均位于东半球;中高纬度的分界线是30°,所以①、②、③三点均位于中纬度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答案】3.A
【解析】3.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选项中,A选项阴影部分的经
纬度范围约为26°N﹣29°N,100°E﹣103°E。故选A。
【答案】4.D 5.C
【解析】4.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定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点的经纬度为90°W,60°S。故选D。
5.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判定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因此,③在④的正南方,②在④的东方,③在①的东北方。①和②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上,且纬度不同,无法判定方向。

免责申明:本号音频、视频和相关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编推荐 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梳理 八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