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建筑物工程
典型泵站工程
(1)引渠、前池及进水池
①引水渠
引水渠连接赵王河,将涝水引入泵站前池,总长29.5m,断面为矩形,渠底宽15.94m,渠底高程18.00m,翼墙顶高程24.20,渠道挖深6.00m,引水渠渠底采用平坡。在引水渠末端,前池前端设清污机段,清污闸长12.50m,为C30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共3孔,每孔净宽为4.50m,底板顶高程为18.00m,墙顶高程为24.20m,底板厚为1.00m,中墩厚1.0m,边墙厚为1.00m。
②清污闸
在引水渠末端,前池前端设清污机段,清污闸长12.50m,为C30钢筋混凝土U型结构,共3孔,每孔净宽为4.50m,底板顶高程为18.00m,墙顶高程为24.20m,底板厚为1.00m,中墩厚1.0m,边墙厚为1.00m,清污闸总宽17.50m,拦污栅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0°。清污闸后接长17.40m渠道,渠道位于转弯段,中心线转弯半径为15.0m,角度为55°,渠底顶高程为18.00m,两侧为悬臂式挡土墙。转弯段设导流墙,墙厚0.8m,墙长7.20m,墙顶高程21.00m。典型挡土墙样式详见下图。

③前池及进水池
前池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陡坡段,宽度15.50m,长12.0m,底板顶高程由18.00m渐降至15.00m,墙顶高程24.20m,坡比为1:4,底宽为15.50m,与进水池进口连接,两侧为悬臂式挡土墙+空箱式挡土墙。进水池长6.0m,进水池及前池底板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50m,下设C15素混凝土垫层,厚0.10m。两侧为扶壁式挡土墙。为适应变形,底板分缝,分缝采用错缝形式。为防止发生渗透破坏及满足底板抗浮稳定要求,进水池底板设反滤排水孔,排水孔直径5cm,孔距1.0m,呈梅花形排列。进水池翼墙结构见下图。

(2)主厂房
泵站进水孔为3孔,宽度4.50m,高度2.85m,为水泵的进水流道;主泵房为湿室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厂房沿垂直水流向布置,厂房内共安装设3台56ZLB-100型水泵,配电动机功率250kW,泵站总装机750kW。3台泵作一字型排列,安装间布置在主厂房左(东)端。机组间距5.5m,主厂房底板总长15.00m,基础(底板)总宽23.50m;厂房总宽22.70m。水泵层底板顶高程15.00m,电机层底板高程24.30m;
主厂房的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泵站主厂房内设10t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1台,根据机组外形尺寸和厂房布置,起重机跨度为7.5m,主要设备均在主厂房内起吊,水泵泵体均可由电机孔吊出。
为防止垃圾进入流道,每孔进水流道设一道拦污栅(与检修门共槽),机组检修时关闭,流道尺寸4.50×2.85m(宽×高)。检修桥顶高程24.00m,检修门吊轨固定在从主厂房排架柱向上游伸出的悬臂梁上。
主厂房上部为单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跨度为7.5m,高度为10.30m。建筑面积208.39m2(不含地下厂房面积);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副厂房
副厂房建筑面积412.2m2;采用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层高4.8m;内设10KV配电室、电容器室,室内外高差0.30m。二层由中央控制室、保护室、低压配电室、报警控制室、通讯室等房间组成层高5.5m。一层副厂房与主厂房有机连接共设3处直通室外的出口,门宽3m一扇、1m两扇。室内设疏散楼梯一部,宽1.3m,二层报警控制室设一部室外应急楼梯。
(4)出水池
泵站出水池平面呈矩形布置,水平段长9.00m,出水池净宽15.50m,出水池总宽22.90m,底板宽23.50m,兼副厂房基础,底板顶高程19.00m,顶板顶高程为22.30m。出水池底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厚0.80m,下设C15素混凝土垫层,厚0.10m。副厂房底板顶高程与主厂房平,为24.30m;副厂房底板采用梁板式,出水池顶板与副厂房底板之间的空间为电缆层,出水池后接穿堤涵洞。出水池每两台机组中间设导流墩,墩厚1.0m,墩长3.70m。出水池与主厂房之间设止水。
(5)出口涵闸及出水渠
出水池后接小清河穿堤涵洞,穿堤涵洞为C30钢筋混凝土双孔箱涵结构,洞径2.5m×2.5m(宽×高),涵洞长13.5m,洞身分缝处设止水。小清河堤顶高程为25.01m,堤身采用壤土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5。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采用拍门或快速闸门断流的泵站,其出水侧还应设置事故闸门或经论证设置检修闸门,故在穿堤涵洞出口设置闸门。当排涝泵站开启排涝时,开闸泄水;否则关闸挡水,防止河水倒灌及运行时事故检修。
穿堤涵洞后接出水涵闸,为钢筋混凝土涵闸结构,涵闸每孔净宽2.5m,闸门及涵洞净高2.5m,共设2孔,总净宽5.0m。闸室顺水流方向长9.0m,闸底板高程19.00m,厚度1.0m,边墩厚0.8m,中墩厚1.10m。设有2扇2.5m×2.5m钢闸门,闸上设有机架桥及启闭机房。
水流出穿堤涵闸接13.86m长度钢筋混凝土U型槽,后接1:5.682坡度的钢筋混凝土段,即进入小清河主河槽。坡脚设2m深齿,河道内设2m深抛石防冲槽,顺小清河水流方向长35.70m,垂直于小清河水流方向长10.00m,与河底衔接采用1:2坡度。为防止冲刷破坏,穿堤涵闸两侧15m范围内的堤内边坡及10m宽的滩地均采用150mm厚的C30预制板进行衬砌,下设碎石垫层厚150mm,砂垫层厚100mm,土工布300g/m2。
(6)防渗设计
泵站主厂房底板底高程13.90m,主要位于Ⅰ-③壤土顶部,黄褐色、褐黄色,呈可塑~硬塑状态。含铁锰质斑点,随黏粒含量与粉粒含量的不同,局部相变为黏土或轻壤土。姜石分布不均匀,含量一般小于5%,直径一般小于10mm。该层分布连续,层厚8.30~11.30m,层底高程1.25~2.47m。Ⅰ-③层壤土的渗透变形型式为流土,出口无保护条件下允许比降建议值:Ⅰ-③层壤土水平段0.28,出口段0.45。
其入渗点位于小清河内堤脚,穿堤涵闸出口翼墙处,站上、站下最高水头差3.71m,主厂房底板顺水流方向长15.00m,出水池底板长9.7m,穿堤涵洞及涵闸总长度23.000m,主厂房底板、出水池底板、穿堤涵洞、涵闸之间设分缝,但设有止水,故总渗径长度47.70m,计算平均渗流坡降值为0.077,远小于地基允许渗流水力坡降值0.45,可以保证地基渗透稳定性。为进一步防止在渗流出口发生渗透破坏,以
及预防进水池底板抗浮失稳,在进水池底板上设反滤排水孔,排水孔直径5cm,孔距1.5m,呈梅花形排列。
(7)安全防护设计
泵站在引渠、清污闸、清污桥、前池及进水池、检修桥,泵站站主副厂房及出口机架桥、U型槽等凌空部位,均设置护栏。主副厂房内洞口等部位均设置盖板、篦子等安全设施。
典型桥梁工程
沙河大桥位于干流设计桩号32+505处,沙河村的北侧,横跨小清河干流,同时连接小清河干流两侧堤顶道路和河道两侧现状道路。该桥位处小清河5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1.85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3.17m,设计左堤堤顶高程24.97m,设计右堤堤顶高程24.97m。桥梁设计宽度7.0+2×0.5m=8.0m,设计桥跨5×30m=150m,斜交角0度。该桥建设规模为大桥,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汽车荷载等级均采用公路-Ⅱ级。桥梁净宽7.0m,两侧各设置0.5m宽防撞护栏,桥梁横坡为1.5%。
(1)上部结构设计
上部结构采用30m装配式预应力小箱梁,梁宽2.4m,预制板长29.92m,预制板高1.6m。采用防撞护栏形式。桥面铺装采用采用30m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防水层+100mm厚C50桥面现浇层。在桥头和分联处设置D-80伸缩缝。支座选用氯丁橡胶支座。采取防震落梁措施,空心板端头设置抗震锚栓,并在墩台上设置横向挡块。
(2)下部结构设计
1)盖梁
盖梁长度根据桥梁宽度、桥板布置、伸缩缝和挡块尺寸确定。干流桥梁桥墩盖梁长度分别为7.6m和11.60m,桥台盖梁长度分别为8.0m和11.60m。盖梁高度根据桥梁宽度和桥梁跨径初拟尺寸,通过桥梁通软件进行验算,由于盖梁高度与墩柱位置有关,盖梁高度和墩柱位置一并确定。干流桥梁桥墩盖台梁高度初拟尺寸为1.5m。
通过以上计算最终确定盖梁尺寸和墩柱位置,干流桥梁桥墩盖梁高度1.5m,宽度2.0m;桥台盖梁高1.5m,宽度1.8m。
2)基础
干流桥梁以沙河大桥为例进行计算,桥墩单桩轴向设计值为4500kN,桥台单桩轴向设计值为3950kN。桥墩台长度按照33m进行试算,计算得桥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为5230kN,桥台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为4200kN,满足要求,桩长采用33m。
(3)桥头连接设计
1)桥头搭板设计
顺桥向,桥头设置搭板,搭板搁置在桥台盖梁牛腿上,搭板厚度30cm,长度6m,宽度与桥面净宽同宽。搭板下设置垫层5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2)引路设计
桥面高程与路面高程不一致时,桥头两侧设置引路,以纵坡5%与道路连接。引路路面结构从上到下依次为:80mm厚沥青混凝土+透层油1.0kg/m2+300mm厚5%水泥稳定碎石,台后回填土压实度要求不小于0.96。引路两侧设置平缘石。
3)护砌设计
桥台处边坡采用浆砌块石进行护砌,干流桥梁上游护砌长度80m下游护砌长度100m。边坡护砌结构形式为30cm厚M10浆砌块石护砌+10cm厚2~4cm碎石垫层+10cm厚0.5~2cm碎石垫层+10cm厚中粗砂垫层。齿墙采用C25埋石混凝土,底宽0.8m,高2.0m,齿墙前部设置5m长的水平护砌段,护砌型式采用50cm格宾石笼+10cm厚2~4cm碎石垫层+10cm厚0.5~2cm碎石垫层+10cm厚中粗砂垫层。
典型倒虹工程
小李家滞洪区分洪口门工程共分两部分,其中南滞洪区推荐采用临时爆破方式;北滞洪区新建穿小清河左堤及南水北调干渠倒虹1座,设计分洪能力29m3/s,洞身共3孔,单孔净尺寸2.0m×2.5m,钢筋混凝土结构,进口设3孔、2.0m×2.5m平面钢闸门,倒虹洞身顶高程底于南水北调输水渠底2.0m以下,全长117m。倒虹工程由进口连接段、进口涵闸、倒虹洞身、出口连接段组成。
进口连接段:用10m长护坡、护底连接分洪渠道,护坡为厚0.12m混凝土连锁块、护底为M10浆砌石,下设0.1m厚碎石垫层。新开挖分洪渠道底宽9.0m,底高程17.0m,边坡1:2.5,渠深3.0m。
进口涵闸:进口涵闸共3孔,单孔净尺寸2.0m×2.5m,设固定式拦污栅。涵闸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6m,底板厚0.7m,边墩厚0.7m,中墩厚1.0m,墩厚逐渐收缩至洞壁尺寸。涵洞段长3m,闸室段长3m,底板高程同渠底高程。
墩顶设机架桥,机架桥顶高程24.91m,上设启闭设备和启闭机房。
倒虹洞身:洞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洞身下设C15素混凝土垫层,洞身周边设截渗环、洞身间分缝处设垫梁,底板顶高程同渠底高程。
出口连接段:包括C30钢筋砼消力池U型槽、M10浆砌石海漫及0.12m厚混凝土连锁块护坡、抛石防冲槽等。消力池长8m,池深0.5m,下设反滤结构。海漫总长10.0m,后接5m长抛石防冲槽,边坡总长15m,坡度1:2.5,下设0.1m厚碎石垫层;后接分洪渠道。
典型口闸工程
支流口闸功能为支流排涝和干流防洪。考虑到尽可能快的下泄涝水,闸底板高程不宜过高。义和闸按照现状河底高程确定。
根据水力计算确定的闸孔规模,义和闸为3孔,单孔净宽6m,拟采用整体式闸室结构。
闸室结构:闸室采用大、小底板分离式结构形式,大底板厚1.50m,宽7.30m,小底板厚1.0m,宽6.0m,大、小底板之间设止水。

翼墙结构:,本次设计推荐采用扶壁式挡墙。
义和闸位于干流桩号139+560处,主要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等组成。上游防冲槽段长8m,深2m。上游护底为C20混凝土灌砌石结构,顶高程4.50m,长10m,厚0.4m。铺盖段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高程4.50m,长10m,厚0.5m。上游翼墙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顺水流向长20m,墙底高程4.50m,墙顶高程9.20~12.38m,墙顶设防护栏杆。上游护坡长15m,为C20混凝土灌砌石结构,厚0.30m,护坡底部设有深1.0m、宽0.6m齿墙,护坡顶部设有深0.6m、宽0.4m齿墙。
闸室段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共3孔,单孔净宽6m,总净宽18m,三孔一联整体式结构。闸室段顺水流向长15m,闸底板顶高程4.50m,墩顶高程12.40m。
闸底板厚1.0m,中墩厚1.2m,边墩厚1.0m,闸室总宽22.4m。闸墩顶设排架,上部设机架桥和启闭机房,机架桥顶高程20.40m。闸室上游侧设检修桥,下游侧设交通桥,桥宽为净6+2×0.5m。闸室设1道工作闸门和1道检修闸门,工作闸门采用露顶平面钢闸门,启闭设备为双吊点固定卷扬式启闭机。上游侧设1套检修门,检修闸门采用叠梁式检修闸门,启闭设备选用双速移动式电动葫芦。
消力池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35m。消力池首端设1.0m宽平台,平台后接1:4斜坡段,斜坡段长19.4m,斜坡段后接14.6m长水平段。消力池顶高程4.50m,池底高程-0.35m。消力池底板厚0.8m,下游端齿坎厚0.8m。消力池水平段底板设排水孔,间距2m,梅花形布置,排水孔范围内设反滤层。下游翼墙顺水流向长45m,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
海漫后接抛石防冲槽,长10m,深3.0m。下游护坡长10m,采用C20混凝土灌砌石结构,护坡厚度0.30m,下设有0.1m厚碎石垫层,护坡底部设有深1.0m、宽0.6m齿墙,护坡顶部设有深0.6m、宽0.4m齿墙。
典型穿堤涵闸工程
(1)拆除重建涵闸
涵洞由进口连接段、洞身、涵闸、出口连接段组成,分为单孔、两孔,共两种形式。
进口连接段:用12m长护坡、护底连接原渠道,下设碎石垫层,分为两节。首节长5m,底宽同原渠道;第二节长7m,底宽由原渠底宽渐变为洞身过水宽,护底下设反滤,护底高程同原渠道底高程,边坡坡度1:2.5。
洞身段:洞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孔数及尺寸由原洞身规模及水力计算、结构计算确定。洞身下设C15素混凝土垫层,洞身周边设截渗环、洞身间分缝处设垫梁,底板高程同渠底高程。洞周采用复堤土料回填,压实度不小于0.95,复堤至设计堤顶高程,堤顶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涵闸段:涵闸为C30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6m,底板厚0.7m,边墩厚0.7m,中墩厚1.0m,墩厚逐渐收缩至洞壁尺寸。涵洞段长3m,闸室段长3m,底板高程同渠底高程。墩顶设机架桥,上设启闭设备。
下游连接段:包括C30钢筋砼消力池U型槽、M10浆砌石海漫及0.12m厚混凝土连锁块护坡、抛石防冲槽等。消力池长8m,池深0.5m,下设反滤结构。海漫总长10.0m,后接5m长抛石防冲槽,边坡总长15m,坡度1:2.5,下设0.1m厚碎石垫层;后接原排水渠道。
(2)加固接长涵闸
接长涵闸由洞身接长段、出口连接段组成,涵闸规模维持现状。
洞身接长段:洞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孔数及尺寸与原洞身规模一致。洞身下设C15素混凝土垫层,底板高程同现状洞底高程。洞身设截渗环,洞周采用复堤土料回填,压实度不小于0.95,复堤至设计堤顶高程,堤顶路面设计见堤顶路部分。出口连接段与拆建涵闸一致。
典型提灌泵站复建工程
(1)非复航段
提灌站主厂房分两种类型,其中流量0.2m3/s和0.4m3/s的主厂房长10.6m,宽5.5m;流量0.65m3/s和1.1m3/s的主厂房长12.3m,宽6.5m,主厂房内设宽度为1.2m的巡视平台,巡视平台高程比现状滩地高程高0.5m。厂房内均布置2台机组,泵房采用C30钢筋砼结构,边墙厚均为0.5m,底板厚度为0.6m,下设0.1m厚的C15素砼垫层。主厂房与出水池采用钢管连接,出水池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长6.05m,宽4.0m和长7.1m,宽4.0m,出水池设于堤外,顶高程低于堤顶高程0.5m,采用C30钢筋砼结构,出水池出口设消能连接段,与现状灌溉渠道衔接。
(2)复航段固定泵站
复航段固定泵站本工程只包含泵站后的连接及穿堤部分,结构形式与非复航段一致。
(3)复航段移动泵站
移动泵站穿堤工程由堤内蓄水池、穿堤涵管、泄水槽及出口连接段组成。蓄水池为C30钢筋砼结构,长2.91m,宽1.62m,净高1.02m,壁厚0.3m,底板厚0.3m。穿堤涵管为混凝土承插管,直径600mm,管底面高程高于小清河设计洪水位0.1m,管底下设0.3m厚水泥土垫层。穿堤涵管出口为M10浆砌石泄槽,槽深0.8m,底板厚0.3m。泄槽后接M10浆砌石消能及连接段,总长5m。
(4)管道埋深和覆土要求
按照《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规定,对管道的埋深、管沟横断面、管道基础及地基处理等进行设计。提灌站穿堤钢管敷设方式为直接地埋式开挖施工,最小管顶覆土深度为1.0m,压实度不小于0.95。
(5)钢管制造及要求、防腐蚀设计
管材选用涂塑复合钢管,基管为螺旋钢管,焊接连接,钢管、管件材质为Q235B。钢管、管件的内、外防腐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除锈前应对管道表面所有可见油污、尘土等污物进行擦拭和清洗,并视污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和工艺。除锈等级应达到《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GB/T8923.1-2011中规定的Sa2.5级。内表面锚纹深度应达到40~100um,外表面锚纹深度应达到50~90um。钢管、管件的内防腐采用热熔结环氧树脂粉末防腐处理,执行标准《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16),内涂层厚度≥0.45mm。
钢管、管件的外防腐采用三层结构挤压聚乙烯防腐,执行标准《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17),其外防腐层自内向外及涂层厚度要求分别为:第一层环氧粉末涂层厚度≥150μm,中间胶粘剂层厚度≥170μm,外层聚乙烯防腐层最小厚度厚度≥2.9mm;焊口及不能采用挤压聚乙烯防腐的,采用环氧底漆和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弯管采用热收缩带)处理措施,环氧底漆厚度不得小于150μm,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
典型节制闸改扩建工程
节制闸扩建工程选取扩建橡胶坝方案。
(1)原节制闸改建部分
拆除原节制闸右岸上下游挡墙、边坡及部分护底,保留右闸墩;海漫下游段增设格宾石笼防冲槽。
(2)橡胶坝布置
为满足现状节制闸排涝需求,根据分洪道子槽扩挖方向,本次设计在原节制闸右侧新建橡胶坝1孔,橡胶坝宽16.0m,橡胶坝最大挡水高度为加大输水位。扩建后,经计算新、老两闸在除涝水位工况下,满足除涝分洪流量要求。当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滩地与闸孔(坝)联合行洪,根据分洪道部分过流能力分析,满足50年一遇分洪流量行洪要求。新建橡胶坝顺水流方向上依次为上游连接段、橡胶坝段、下游连接段。
(3)工程布置(以大张橡胶坝为例)
上游连接段主要包括铺盖、护坡和上游翼墙。铺盖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结构,顺水流方向长25.0m,垂直水流方向与节制闸现状铺盖连接,厚0.4m。上游连接段右侧按顺水流方向依次为10.0mC30预制混凝土连锁块护坡和15.0m长C30钢筋混凝土悬臂翼墙。预制混凝土连锁块护坡厚0.15m,坡度1:3。左侧为C30钢筋混凝土裹头,裹头与节制闸边墩上游端连接,裹头顺水流方向长15.0m,墙顶设石栏杆,裹头兼作橡胶坝取水井。
橡胶坝采用堵头式充水坝袋,双锚固布置,橡胶坝净宽16.0m,共1孔,坝高3.5m,坝顶高程7.99m,挡水高度3.35m,挡水位7.84m。橡胶坝顺水流向长15.0m,边墩厚0.7m,左边墩背水侧为空箱结构,兼做充排水泵房。
橡胶坝段下游端设交通桥与原交通桥连接,桥面净宽4.5m,因原节制闸交通桥桥下净空不满足分洪道子槽除涝水位的要求,需将原交通桥桥面抬高,抬高后桥面高程与橡胶坝上交通桥桥面高程相同。
下游连接段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消力池为C30钢筋砼结构,长15.0m,池深0.6m,底板厚0.5m,下设排水孔及反滤层。C30钢筋砼海漫长15.0m,厚0.5m。格宾石笼防冲槽长10.0m,最大厚度1.0m,下设1层300g/m2土工布。下游连接段右侧为15.0mC30钢筋砼翼墙和100.0mC30预制混凝土连锁块护坡。
护坡厚0.15m,坡度1:3。左侧为C30钢筋混凝土裹头,裹头与节制闸边墩下游端连接,下游裹头顺水流方向长20.0m,墙顶设石栏杆。

(4)橡胶坝上交通桥设计
闸上交通桥荷载等级为参照公路-Ⅱ级,桥面总宽5.5m,净宽4.5m,交通桥共1孔,净跨16.0m,桥面高程10.34m。桥梁跨径17.4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空心板板长为17.36m,板宽1.24m,预制板高0.95m。桥梁采取防震落梁措施,即在空心板两端头铰缝处设置防侧向位移的防震锚栓。本桥空心板结构体系为简支结构。桥面铺装采用150mm厚C40防水混凝土桥面现浇层;桥面双向横坡为1.5%,由桥面铺装的高度变化形成。支座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GYZ-200×42mm。支座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的规定。支座预埋钢板采用Q235B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的规定。全桥共设置设2道D40伸缩缝,设在边墩处。两侧防护设施采用石栏杆。
典型分水闸重建工程
(1)分水水位和闸底高程
分水水位按分水闸原设计水位确定,闸底板顶高程按照本次治理后的河底高程确定。
(2)工程布置
工程布置以樊家林分水闸为例。
樊家林分水闸位于分洪道桩号3+894处,设计分水流量5m3/s。闸室布置在输水渠道左岸大堤处,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结构,闸孔净宽2.0m,闸室内设一道平板钢闸门,卷扬式启闭机。闸室上游连接段为C30钢筋砼U型槽长16.5m,槽净宽为2.0~12.0m,下游消力池采用C30钢筋砼结构,长13.0m,池深0.6m,消力池厚0.5m。消力池下游接15.0mM10浆砌石海漫,海漫厚0.3m,海漫两侧为M10浆砌石扭曲面,长1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