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 开发_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安卓的官方压力触控有戏了

上周,谷歌方面正式推出了Android Q Beta 2以及其通用系统镜像(GSI),让更多的第三方机型能够提前体验到这一全新版本系统Android Q的魅力。与此同时,有海外开发者在一份谷歌公布的Android Q开发文档中,发现了一项名为“Deep Press”的新功能,将会允许通过重压屏幕来完成更多的操作。

  • 谷歌捡起了苹果丢下的功能

关于“Deep Press”的描述,很难不让人想起大名鼎鼎iOS上的3D Touch功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Android的官方压感触控功能终于要来了。没错,在2015年的iPhone 6S之前,华为Mate S就已经抢先首发了压感触控功能,此后也有魅族Pro 6系列等Android机型采用了这一技术,但是这些都是各大OEM厂商的自主行为,而作为“盟主”的谷歌,从Android 7.0到9.0的数年间,都选择了对其视而不见。

da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然而3年多时间过去了之后,对于压感触控技术,iOS与Android阵营的态度却来了个大对调。大规模应用3D Touch的苹果,在去年秋季发布的“低端机”iPhone XR上,直接取消了这个功能;而谷歌则极有可能在即将发布的Android Q上,对这一技术进行官方支持,因此也不得不说确实相当值得玩味。

3D Touch或者压力触控简单来说,就是在点击、滑动等基本操作之外,增加一个按压屏幕的选项,同时提供震动反馈,让用户感觉屏幕真的可以按下去。在iPhone 6S之后的产品之中(不含iPhone XR),键盘重按滑动光标、手电筒调亮度、支付宝微信重按弹出付款码、朋友圈浏览图片、微信快速消掉未读信息等,都是3D Touch所提供的便捷操作体验。

dc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压感触控之所以会有“3D”之称,其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与传统的Multi-Touch (多点触控)屏幕有着明显区别。多点触控屏幕的点按、滑动等操作交互,是基于二维平面进行的,而压感触控则是三维的,增加了垂直于屏幕方向的交互选项,通过纵向维度来识别按压力度的大小。而Android的“长按”,则侧重于“时间”而非物理按压力度。

在iPhone 6S上,苹果内置了一个由若干个电容模块组成的压力传感器,再搭配显示模组与盖板玻璃贴合之后,形成一个具有韧性的面板。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来识别不同按压力度下所造成的屏幕显示模组细微形变差异,来感知按压力度的大小。

dd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手机知道用户的按压力度,但是因为垂直方向上的力度和细微形变不容易被人体量化感知,因此用户也很难判断自己操作的力度是轻是重。因此苹果方面也在此基础上,提供触觉反馈的Taptic Engine线性马达通,过线性马达的多级微振动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式力度反馈,让使用者知道自己的按压操作到了哪一个层级,以形成完整的交互过程。

  • 3D Touch并没有被多数用户买账

事实上,在iPhone 6S推出3D Touch功能之后,这项技术很是火了一阵,甚至很多消费者因为iPhone SE不支持这项功能,转而购买iPhone 6S。不过3年的时间过去了,3D Touch开始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认为,是苹果近年来最失败的创新。

df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除了在iPhone 6S发布会上推出了关于3D Touch的宣传片之外,苹果仿佛忘记了自家的这项创新,花样繁多的宣传片中,再也没有出现过3D Touch的身影。甚至3D Touch在iPhone XR上,也被“Haptic touch”这样的触觉反馈代替。其实并不是说3D Touch本身有问题,而是对于苹果这样能够维持足够高溢价的企业而言,3D Touch组件的硬件成本并不是阻碍,最核心的问题是其认为大多数用户根本不需要3D Touch。

当然,手持iPhone的你可能会反驳说,压感触控真的很方便,我都离不开了。但是对于更广维度的大量用户而言,缺乏引导以至于深藏在iOS内部的3D Touch,让初次上手的用户也基本无法感知。

e1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并且压力触控在游戏应用上,也并没有达到苹果期待的效果。在2015年的iPhone 6S发布之后,App Store上就出现了一批仅供iPhone 6S的游戏,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支持压力触控功能,开发者希望通过不同程度的压感,能够实现更丰富的操作。但是在实际体验上的表现并不算好,压感变化带来的操控精度缺失让大多数玩家头痛,所以这一设计也很快在游戏中消失了。

更加致命的一点是,3D Touch呼出的二级菜单肯定是由APP开发者自定义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个APP呼出的功能都不一样,如果用户要熟练使用3D Touch,就必须记住每个App呼出的二级菜单是什么。但在手机交互中最直观的,应该是视觉+触控,而不是记忆+长按,如果是长按,那么每个App长按出来的结果应该具有高度统一性,用户才能在每个APP之间使用这个功能,可各个APP之间功能的差异,也决定了每个二级菜单不可能一致,因此也陷入了体验死循环,而这与3D Touch所宣称的提高效率、节省时间等特性,却又恰恰相反。

  • 机器学习拯救一切?

如果Android Q的压力触控延续了此前3D Touch的理念,那么即使在Android Q上有了官方支持的这一功能,在未来的Android手机上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却依然不大。一方面是苹果的前车之鉴,让Android厂商有了顾虑,另一方面则是额外的压力传感器(Taptic Engine)会造成硬件成本的提升,这对于如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显然并不那么讨喜。

压力触控的人机工程学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一般,并且苹果已经用这么久的时间证明了这一卖点很难说服消费者。因此如果Android对其进行官方支持,那么出现在需要堆料的旗舰机上是极有可能的,但是在中低端产品上则不太会有厂商去做这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e3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既然苹果已经用3D Touch证明了压感触控更多是一种“制造问题型的解决方案”,谷歌又为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有部分开发者的看法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众所周知,谷歌Pixel系列最引以为豪的就是通过算法,让单摄拥有了媲美多摄的虚化效果,而在开源算法之后,越来越多的Android手机也都拥有了“前置虚化”这一技能。

因此,如果Android Q的Deep Press不是基于屏幕感应层的压力触控,而是像谷歌相机算法那样通过人工智能,也就是机器\深度学习,基于接触面积来识别用户手指按压的力度的话,也就是用机器学习来代替用户学习的成本,则或将让这一功能有望在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上使用,并且不会被屏幕元器件所限制。

e4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那么机器学习技术能够解决这一点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无论是高通骁龙855,还是华为麒麟980等旗舰级主控都带有NPU,或者类似的AI计算单元。通过基于手指接触面积的分析,也不难让APP理解用户在什么的状态下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因此或许谷歌是这样想的,3D Touch这项酷炫的功能为啥被苹果玩坏了,原因就是用户的发现和学习成本太高。但如果依靠自家出色的机器学习技术,让机器代替用户来学习,一方面会使用户的学习成本降低,同时也顺应了目前AI在手机端发力的趋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更快的快充要另外掏钱买?别气,这是为你好

快充头要单独买,这可能并不是什么“阴谋”。

如何同时获得阿里和腾讯两家的投资?

能同时被阿里和腾讯投资,需要满足那些条件。

e6de31a0-7a16-eb11-8da9-e4434bdf6706.jpe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