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算机知识科普ppt,儿童科普通信知识.ppt

儿童科普通信知识.ppt

智能手机就像一个手持小电脑一样,人们可以用手机干更多的事情了,打电话和发短信是基本的功能,还可以用手机看电影、电视、听音乐、还可以用手机查看地图。可以上网看新闻,查汽车违章信息。看看天气预报。人们也可以用手机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 20世纪7、8十年代进入了现代通信阶段,这个阶段的通信的特点是,人类不仅仅可以借助通信手段传递语音和文字信息 ,还可以传递图像、视频,也就是多媒体通信。这个阶段还出现国际互联网。它使得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春,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沟通交流,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目前我们的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主要还是人和人之间的通信。传递的是语音和图像等信息,未来的网路叫做物联网,在物联网里,可以实现人和机器之间的对话还有机器和机器之间的对话。 *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电话来控制家里的电器的开启。打个电话就可以要求洗衣机开始洗衣服,或者电饭煲开始煮饭。还可以在网上控制家里空调的温度。(30秒) * 马路上的汽车也可以相互通信,互相测量距离和车速,避免撞车。我们的驾驶将会将会更加安全。 * 我们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可以收到电脑给我们的一份健康评估报告。也可以通过网络看病。不需要到医院排队。 * 总之,未来的通信网络将会是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便捷, 更加健康,但是这样美好的未来需要由小朋友们来创造!我今天的分享就结束了,谢谢各位小朋友了。 * 通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什么是通信 通信就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一点传递至另一点的过程。 沟 通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我们想把学校的学习情况告诉远方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该怎么办呢? 电话是谁最先发明的? 最开始的电话长什么样? 电话是美国的贝尔发明的 1876年6月25日 百年电话发展史 人类的第一个电话机。 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液体发射机-?1876 百年电话发展史 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没有拨号键盘的电话 百年电话发展史 早期带有旋转拨号盘的电话 百年电话发展史 各种可视电话 按键式的电话 百年电话发展史 最早的模拟手机:大哥大 数字移动电话时代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智能手机时代 苹果和三星 在手机上看天气预报、看汽车有没有违章、看最新的新闻; 打电话、发短信、微信视频; 小朋友们知道智能手机都能做什么吗 在手机上看电视、听音乐; 在手机上看地图、导航; 在手机上办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互联网使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地球村 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未来通信能够做什么? 神奇的物联网 注意,我要超过你了 你的车速太快 ,小心撞车 宝贝,你很健康,只要多吃青菜就可以了 更加智能 更加安全 更加舒适 更加便捷 更加健康 未来需要小朋友们来创造! 尊敬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果果的爸爸,我是一名通信工程师,今天早上由我带领大家认识一下什么是通信?我们现代人是如何通信的呢? 通信这个词对我们一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大人、小孩儿,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通信,那么什么是通信呢? * 通信就是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一点传递到另一点的过程。 这句话看起来很复杂,大家想一想我们通信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沟通”。 行为就比较好说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 媒介还有文字、图像、数据 下面我们看看,通信有哪些方式?先给大家提个小小的问题 * 打电话、视频、写信---这些都是通信的方式 * 打固定电话,也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可以用手机发短信,还可以上网发邮件或者是QQ、微信聊天 * 那么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那人是怎么通信的?电话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打电话的时候声音是怎样传递给对方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以为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好处?未来的通信网络究竟是怎样的呢? * * 那电话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都经历过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人类的第一个电话机,就像一个大喇叭。贝尔就是通过这个电话大喊“沃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情找你!” * 这一组图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电话,早期的电话都是没有拨号盘的。用手摇号,而且也不能直接拨到对方的电话,需要接线员来接通。小朋友们要是有机会看以前抗战或者是解放战争的片子里面就很多,战士手摇几下,然后拿起话筒说请帮我接通谁谁谁。就是这样。 * 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就出现了旋转式拨号盘的电话,这种电话直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应用。 * 上个世纪7、8十年代出现了按键电话,右边是至今还在使用的可以有来电显示功能的电话。传统的电话只能传递语音,后来又出现了可以传递图像的可视电话。距离遥远的人,也可以面对面的说话了。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知识科普系统设计的ER图可以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用户(User)实体:表示系统的用户,包括管理员和普通用户。用户可以发布科普文章、提问问题、回答问题等操作。 2. 科普文章(Article)实体:表示用户发布的科普文章,包括标题、内容、发布时间等属性。 3. 问题(Question)实体:表示用户提出的问题,包括问题描述、提问时间等属性。 4. 回答(Answer)实体:表示用户对问题的回答,包括回答内容、回答时间等属性。 5. 标签(Tag)实体:表示对科普文章和问题进行分类的标签,一个文章或问题可以有多个标签。 6. 收藏(Favorite)实体:表示用户收藏的科普文章或问题,记录用户与文章或问题之间的关联关系。 7. 关注(Follow)实体:表示用户关注的其他用户,记录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 8. 点赞(Like)实体:表示用户对科普文章或问题的点赞操作,记录用户与文章或问题之间的关联关系。 9. 评论(Comment)实体:表示用户对科普文章或问题的评论,包括评论内容、评论时间等属性。 根据以上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设计出以下关系: 1. 用户与科普文章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发布多篇科普文章,一个科普文章只属于一个用户。 2. 用户与问题之间也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提出多个问题,一个问题只属于一个用户。 3. 问题与回答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回答,一个回答只属于一个问题。 4. 科普文章和问题与标签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文章或问题可以有多个标签,一个标签可以对应多个文章或问题。 5. 用户与收藏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收藏多个文章或问题,一个文章或问题可以被多个用户收藏。 6. 用户与关注之间也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关注多个其他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被多个用户关注。 7. 用户与点赞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对多个文章或问题点赞,一个文章或问题也可以被多个用户点赞。 8. 用户与评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用户可以对多个文章或问题进行评论,一个评论只属于一个用户和一个文章或问题。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