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程序,就是一段文字,告诉CPU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以C语言为例,人类编写C语言使用的是英语。
而计算机只能阅读由0和1组成的机械代码。
因此当人类编写完C语言程序之后,还需要用使用编译器,将英语程序,翻译成机械码程序。
C语言程序必须翻译为数字方可zhi'xing
上世纪80年代,个人计算机高速发展,但是用于编程并不合适,因为程序编译使用的编译器需要耗损大量内存,编程时不仅要考虑程序执行时所需内存大小,更需要严格控制程序编译时所需要的内存大小。
一旦内存溢出,计算机就会崩溃。
天才程序员Guido von Rossum一直使用C语言编写程序,使用shell语言作为胶水,调用众多的C语言程序协同完成任务。
Guido von Rossum
Guido不禁开始思考,能否有一种编程语言,既能够完成控制CPU工作,又能够像shell语言一样无需编译即可执行。甚至还可以具备胶水语言能力,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程序。
于是关于解释型语言Python的摸索开始了。
当时Guido正在参与编程语言ABC的开发工作,其语言特点是简洁明快,贴近自然语言,易学易懂。
早已失落的编程语言ABC
但是ABC的一些特点在当时却成为语言发展的拖累:
1.是自然语言痕迹过重,导致两个问题
a.程序不能扩展,迭代内容如同修改作文,需要大量修改已经完善的代码。
b.当时的程序员并不适应,虽然语言简单却不被接受。
2.特制的编译器性能需求极大,是一个巨大机器,无法在个人计算机上完成,需要单独购买如同大衣柜一样的编译器。
巨大的ABC编译器,编译程序记录在磁带
于是Guido开始研发一种符合自己期待的编程语言,具备脚本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特征。
由于Guido是蒙提蟒蛇马戏团的狂热粉丝,于是将这种新生的编程语言命名为“蟒蛇”(英语即Python)。
同名电影,似乎zhi'liang'kan'you
最终,结合了C语言和Shell语言特征,并一定程度上受到ABC语言影响的Python语言诞生了,并且具备下面一些特征
1. 解释型语言
2. 胶水语言
3. 面向对象语言
4. 免费开源
5. 扩展性强
6. 简单易学
7. 灵活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