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字是现代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所以打字舒服很重要。不仅要打得快,还要打得舒服。
所以有必要学习双拼,短时间的投资(学习)能使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受益,每打字 1 小时就能节省 15 分钟。介四里没有挽过的船新输入方式。
输入方式
语音信息适用于比较忙、说的话较长或者只能单手打字的时候。
除了发语音以外,常见的输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 手写
是长者们或者使用普通话较少的人所常用的输入方式。
优势:能直接写出生僻字,写对字的时候准确率很高。
不足:输入速度较慢
- 语音输入
即使用输入法把所说的话转换成文字发出去。
优势:输入速度很快,而且对方看文字比听语音方便。
不足:
- 前提是需要发音比较标准。不会拼音输入的用户通常普通话也不标准,很难上手就适应;好在现在添加了对多种方言的识别。
- 使用场合有限制,在电脑使用需要配备麦克风。在办公室使用语音输入会互相影响,而且必要时都是直接发语音。所以比较适合在家的时候使用。旁边有人的时候,一些机密、私密内容不方便讲出来。
- 词库里日常用语较多,如果打的是文学作品、专业名词之类的,需要下载对应的词库,否则识别率会较低。软件识别之后需要看一遍,检查有没有错别字。
- 说错字或者思考时停顿也可能导致识别暂停或错误,还得倒回去删,这时候还是要打开键盘,恩、啊、咳咳这类词也会被加进去。如果要使用语音输入,要把句子慢慢地读,咬字清晰,然后先别管识别结果正确与否,整段打完再做一次大的修改。
- 五笔
简单地说下五笔。
小学时接触五笔,背 “王旁青头戋五一”,现在早已忘记,这句话还是查了资料才确定下来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以码字为生的人,并不需要追求极致的快。
使用五笔需要我们从拼音输入转变为笔画输入,知道那个字怎么写。这思维的转变或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上手难度较大,但重码率很低,打字很快。
拼音
拼音分为全拼和双拼。全拼就是大多数人在使用的那种。观察了一下周围的人,发现没有一个用双拼的。如果你厌倦了全拼的打字方式,可以使用双拼尝尝鲜。初学的时候,可以给输入法设置带键位图的皮肤。
本文重点介绍的是双拼。
什么是双拼?
双拼是一种建立在拼音输入法基础上的输入方法,可视为全拼的一种改进,它通过将汉语拼音中每个含多个字母的声母或韵母各自映射到某个按键上,两次按键对应一个字,按键次数少、重码率低、上手难度小,极大地提高了拼音输入法的输入速度。
先解释两个名词:
- 重码率:汉字中有很多的同音字,以至于在打字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对多的情况,如:北京(beijing)和背景(beijing);
- 按键次数:指录入一个汉字需要按键的次数。如北京(beijing)的按键次数为 7。
在全拼中,一个按键对应一个字母,每输入一个字都需要一个一个字母去按,音节越长,按键次数也就越多。
而双拼则是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将声母和韵母进行了重新排列,如:zh、ch、sh、ing、ong、ing、iang 等,使每一个声母或者韵母都唯一对应一个按键,要打出这些声母韵母仅需要分别打一个键。
双拼输入法不需要更改我们惯用的拼音输入方式,只需要从思维上转化一下,把一个拼音拆成声母和韵母。
比如说,双(shuang)拆分成 sh 和 uang 两部分,对应双拼字母 u 和 l,即只需输入 ul。减少键入次数,从而加快打字速度。
双拼方案有多种,如小鹤双拼、微软拼音 2003、智能 ABC、拼音加加、紫光双拼、搜狗双拼、自然码等方案。
各有各的好处。拼音加加容易记,小鹤畅快高效节奏感强,微软拼音在每台 windows 电脑都能直接使用。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侧重点不同。
我当初选小鹤是因为小鹤在双拼用户里人气较高。输入方式已经选这么小众的了,再选冷门的方案岂不是找不到能交流的人了么。好吧,其实我只是随意选了个方案尝尝鲜,感觉还不错,就一直用到现在。
对比其他方案后发现小鹤双拼键位设置较科学,左右手负担均衡,也不用使用分号、逗号之类的按键,按键就是常规的字母按键。但也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时候打起字来会感觉怪怪的,比如说,需要双击同一个按键的时候就不舒服。觉得不顺手还可以自定义键位。

有这么一个半官方记忆口诀:
Kuai ing Liang uang Ruan Cao Zou
快 迎 两 王 软 草 走,
Tue Qiu Yun Wei Jan Mian
特 约 秋 云 为 见 面。
Xia ua Song iong shU chI zhVi
夏 娃 怂 恿 书 痴 追,
Geng Dai Bin Niao Fen Pie Hang
更 待 滨 鸟 分 撇 航。
特殊情况:
*zh ch sh 这三个声母,对应 v i u
*单字母韵母:零声母+韵母所在键,如:啊=aa哦=oo额=ee
*双字母韵母:零声母+韵母末字母(表现形式同全拼),如:爱=ai恩=en欧=ou
*三字母韵母:零声母+韵母所在键,如:昂(ang)=ah
初学者,可以开启双拼全拼混录,也可以开启互相提示功能,学会以后就可以关掉。也可以使用小鹤双拼皮肤,如下图:

比如说打下面两个常用词:
双面:全拼是 shuangmian,双拼是 ulmm校长:全拼是 xiaozhang,双拼是 xnvh
无论是多长的拼音,都能用两个键打出来。两键一字,四键一次,很有节奏。
拿大家都熟悉的一首诗做个对比: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用全拼的话,需要输入的字母是: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
yi shi di shang shuang; ju tou wang ming yue, di tou si gu xiang.
不算标点符号与空格,共需敲击键盘 69 次。
用双拼的话,需要输入的字母是:uh qm mk yt gl, yi ui di uh ul; ju tz wh mk yt, di tz si gu xl.
不算标点与空格,只需要敲击 40 次。
双拼比全拼节省了 42% 的按键。有人可能会说:“思故乡” 我打 sigx 就出来了,岂不是更快?别忘了,双拼也是拼音,同样能使用超级简拼,按个人习惯设置一下就可以。
由于减少了按键的次数,所以速度肯定是比全拼更快的。学双拼不需要重新下载输入法,各大主流输入法里都内置了双拼方案。说到双拼的优势,它不只是减少了按键次数,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大脑的一次拆分工作,一个拼音在我们眼中不再是很多个字母,而是拆分成两部分。使用之后广州人更能区分翘舌和后鼻音了,还能学习普通话呢,马上就二甲了呢,真棒。
双拼能使打字具有节奏感,就比如说 “双拼” 这个词,双拼只需要打 ulpb,全拼是 shuangpin,前 6 后 3,打起来没有节奏。打几句话可能没有明显的感受,但是打几百字之后你就会发现打全拼真的很累。特别是在使用双拼后再去使用全拼,对比更明显。
学习的几个阶段
初学:诶,我想打字 “去饭堂”,怎么打来着?要不换回全拼吧,好痛苦。别找我聊天,不想打字。
一周后:哎哟不错喔,找到点感觉了。打字还挺快的。
一个月后:打字节奏感爆棚,有点爽。打完这些字还想打,快找我聊天吧。
安利给同学:
甲:“双拼真不错啊。”
乙:“是啊是啊,烧鸭拼叉烧超好吃。”
甲:“...... 我不是说那个双拼啦。”
熟悉双拼方案大概需要三到四天,两周左右即能上手,超越全拼速度大概需要两个月。我们也不用刻意地练习,在非紧急情况下,打字全部使用双拼,慢慢的就能向双拼转变。
进阶教程
小鹤方案可以加上辅助码、形码,进一步提高打字速度。
我目前只用基础的双拼,只在打某些生僻字的时候加入辅助码、音形,速度已经足够。毕竟输入法有 U 模式(拆分字输入)和人名模式。实在不行打词语然后删掉一个字嘛,也不用一个个找。
双拼单字 + 辅助码(笔画)建议使用单字加辅助码。词语加辅助码之后经常会有多个候选词,还是需要用眼睛看了之后选。这样还不如输入确定的单字,只有一个结果,闭着眼睛打上去。
双拼单字 + 音形(部首)
双拼其实只是打字提速的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那就是加形。
比如说打 “町” 这个字,直接输入 ding 即双拼的 dk,想要找到这个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U 模式的话输入 “u 田丁” 即可,双拼进入 U 模式是按 shift+u,即大写 U。
如果加形的话,只需在 dk 后面加上田的音形 t,即输入 dkt,候选字一下子少了很多,就能更快地找到这个字。加入双形之后,重码率甚至低于五笔,即候选字少。
打词组的时候使用普通双拼就可以了,遇到难打的字再使用单字。双拼加上辅助码、加音形,可以达到五笔的速度。有数据显示:
假如你全拼每分钟能打 60 个字,双拼能达到 80,双拼加辅助码 100,双拼加双形 120。
打字越快就能和越多小姐姐同时聊天。虽说时间就是生命,但很多时候边思考边打字是达不到极限速度的。目前我对自己打字速度要求并不高,觉得使用双拼已经足够了,留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也不错。这是我使用双拼的第三个年头了。
平时我们可以抽空在微信里使用『双拼练习』这个小程序,进行 10~15 分钟的练习,会大大提高对键位的熟悉速度。不用太多,大概一天一次就行,两个星期之后你就不用看键位图了。
不用担心学完双拼会忘记全拼,拼音水平还比不过小学生啦。临时在别人电脑打全拼可能会不习惯,输入速度较慢,切换到双拼很简单的。但要记得帮人家还原回去,不然人家会以为输入法中毒啦。
好了,如果你看完本文对双拼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我感到很开心。这是个很好的输入方案,但需要指出的是,双拼易学,加形是单字利器,但是它们都是工具。想要打字速度快,熟练掌握这个工具依旧需要去做适当的练习。
小鹤双拼官网 https://www.flypy.com/
里面有关于这输入方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