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一门学科,入门的时候都需要跨过一道门槛,都会有很多小问题不断的围绕着你,而这些小问题最终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消散。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降低有机化学入门的门槛,解答一些常见的疑惑,希望能够为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带来一些收获,少走一些弯路。另外有些小伙伴到了高二可能有些遗忘了高一的基础知识,本文也许可以帮你捡起来。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如何入门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现在依然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是选择了学习化学的同学也必然要经历入门有机化学的一个过程。但是纵览整个高中课程,其实你会发现,只要迈过了这道门槛,有机化学学起来是相当容易的,谈不上有什么难度,在高考中多数有机题目可以看做是送分题。
首先,入门有机化学时需要深入的理解甲烷模型、乙烯模型和苯模型,因为我们后面学的所有有机物都是从它一点一点推理出来的,可以说,你把甲烷模型深刻的理解了,有机化学就入门一半了。
如下图所示的甲烷构型。教材上讲到的我就不多说了,大家一定要熟记甲烷的构型、键角、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等。

我要提到的是,这个碳原子,它成了几个键?这个问题简直不要太简单,当然是四个。再问一下,为什么是四个?仔细想一想也能答出来的。碳的最外层是4个电子,要想达到稳定的八电子稳定结构,就得再得四个电子,而恰巧一个氢可以提供一个电子,四个氢过来就正好满足了碳原子的需求。在深入思考一下,为什么四个氢不是平面四边形(正方形)而是正四面体呢?这就需要考虑分子的稳定性了,我们需要简单考虑一下原子和原子之间的受力。如果是平面正方形的话,在平面内,每相邻的两个碳氢键之间都是90°,而相对两个碳氢键,则是成180°角,这样四个氢之间的受力就会不均匀;或者假设这个平面分子躺在一张纸上,那么这张纸的正上方和正下方是空的,如果这个分子是稳定的,那么如果固定一个碳和一个氢,这个分子是不会动的,然而事实上,原子间是有引力和斥力的,另外的三个氢原子都会向这张纸的上侧和下侧移动,渐渐的变成正四面体。可能上面说的稍微复杂了一些,但你要理解,只有达到平衡,分子才会稳定,对于甲烷分子来说,四个键角都是一样的时候(四个氢互相的受力相同并且与碳的受力都相同的时候)才会变得最稳定,而不是有90°又有180°。
当然,前面都是基于理论上的解释,而事实上我们是看不到甲烷分子的,因为分子实在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用最精密的显微镜我们都看不到,但是想要证明甲烷的正四面体并非难事,这个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都是讲过的,就是把甲烷进行二氯取代(用两个氯来代替其中的两个氢),如果是平面正方形的话,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分子(两个氯相邻或相对),而如果是正四面体的话,你就看看上图,想象着把其中的两个白球换成红的,是不是无论怎么换,这两个红球都挨着,也就是说这种结构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一样的结构。事实上通过实验已经证明过了,得到的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这就能够证明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
好了,到这里呢,如果上面的你能看懂了,就能够证明甲烷的结构你已经理解的差不多了,简单整理一下:1.每一个碳原子能够连接四个单键;2.以一个碳原子为中心,以单键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这里提示一下,四个原子相同才是正四面体);3.单键可以沿着键轴旋转,但是无论怎么转,5个原子只有3个能够在一个平面内,包括中心碳,另外2个永远在这个平面外;4.两条化学性质:能燃烧,易取代(取代反应的实验应该好好看一看)。
甲烷说完了,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乙烯模型。同样,教材上讲到的不多说,大家还是一定要熟记乙烯的构型、键角、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等。

乙烯和甲烷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乙烯分子中存在了一个碳碳双键,碳碳双键同样是有机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讲到这里我总喜欢和学生先说一件事情,就是不管是单键、双键还是后面要讲到的三键,你可以数一数每一个碳原子,都一定还是连四个键(双键算两个,三键算三个),如果这个会了,不断的把甲烷和乙烯中的氢用碳来替换,碳的个数随意,其他地方用氢补足四个键,然后按照这个规则继续往下接,你现在就已经可以写出很多很多比较简单有机物了。
接下来说一下乙烯的模样,正如上图所示的,不看那两根凸出来的碳碳双键,你就能看出来,这六个原子都是在一个平面上的,而不管这几个氢不论被什么原子取代,它们都会一直安静地躺在这个平面内(可能就像你现在躺在床上看手机一样,哈哈皮一下很开心)。所以这个时候我也一定会和学生说,只要你见到碳碳双键,那一定至少有6个原子在一个平面上了。
这个时候是个引入“官能团”这个名词的好时机,所谓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并不是所有的有机物都一定有官能团,也可能有些有机物有好几个官能团。比如碳碳双键就是一个典型的官能团,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有机物中出现了碳碳双键,那么碳碳双键就是它的官能团(之一)。那为什么要引入官能团这个词呢,因为它能够直接决定一个有机物的一些性质,以碳碳双键为例,只要化合物中出现了碳碳双键,那么这个化合物中碳碳双键那一部分就一定具有碳碳双键的一切性质(构成一个大平面,能与氢气、氢卤酸、水、卤素单质等发生加成反应)
乙炔这里简单说一下就好了,碳碳三键同样是一个官能团,不同的是乙炔中只有四个原子,且四个原子在一条直线上,且只要出现碳碳三键,那么至少有四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另外,碳碳三键的化学性质和碳碳双键的性质很类似,只不过碳碳三键在加成的时候消耗物质的数量是碳碳双键的二倍。
最后呢,笔者要说的就是最后一个基本物质苯,苯和前面几个物质不太一样,这里提到了一种新的与碳相关的键(官方名词叫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话不多说先上图。


苯(C₆H₆)是由六个碳和六个氢构成的,小伙伴们可以看到这里面每个碳只连了三个键,这就是为什么我刚刚提前说了一下这个键的名字,小伙伴们跟我一起再念一遍 —— 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ok,这样你就知道了,所以小伙伴们在遇到某一个有机物中出现一个这样的环的时候,我们就单独把它拿出来研究就行了。
上面两个图是比较接近苯环真实的样子的,但是我们在表示苯的时候总不能把模型整个画出来吧,所以,下面这个图里的两种方法就提供给大家。

右边的那种表示方法需要特殊提醒:苯环里面没有碳碳双键!但这种表示方法是对的!不用纠结,数双键个数的时候不算苯环里面的双键就行。
除此之外,苯环还具有一些特性:1.苯环一共十二个原子,全部在同一平面内,且与碳相连的六个氢原子不论被谁取代,他永远都在这个平面内。还是那句话,见到苯环一定至少十二个原子共面。2.苯(Benzene,C₆H₆)一种碳氢化合物即最简单的芳烃,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因此带有苯环的烃成为芳香烃,带有苯环的有机物成为芳香化合物。3.苯的化学性质:易取代,能氧化(燃烧),难加成(仅氢气)。4.苯环不是官能团(这个有点奇怪,记住就是了),苯环也能够使物质呈现出这种结构所特有的性质,就是说这个物质中含有苯环结构,那它就会显现出苯环的化学性质。
好了,这篇文章就到此为止了,希望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收获,在化学的学习中能够少走一些弯路。谢谢!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