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da nvcc版本不一致_CUDA微架构与指令集(2)-SASS指令集概述

今天来聊一聊CUDA的SASS指令集。官方没有看到SASS的全称,有人说是Streaming ASSembly。SASS是CUDA中对应GPU的机器码的硬件指令集。CUDA中还有另一个更上层的虚拟指令集PTX(Parallel Thread eXecution)。我大概总结了两者的一些区别和联系:

指令集性质:SASS指令集与SM架构有直接对应关系,一旦硬件架构设计完成就不再改变。注意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因为一些架构的改变可能仅表现为某些指令的性能变化,但SASS指令集本身(包括编码和功能)并没有变化。典型的例子是Maxwell和Pascal两者的SASS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当然其实二者的底层硬件架构可能也是高度雷同,但毕竟是两个版本。PTX与硬件架构只有比较弱的耦合关系,它本质上是从SASS上抽象出来的一种更上层的软件编程模型,介于CUDA C/C++和SASS之间。PTX也有版本,但只与PTX本身所支持的功能有关,更类似于C99,C++11这种语言版本,与硬件架构未必有对应关系。PTX是一种抽象语言,理论上说,每个版本都可以支持任意版本的SASS指令集,而且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维护进行扩展和调整。但是由于某些PTX功能与硬件SASS指令的强相关性,导致某些特定架构上的实现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完全不支持。所以PTX除了自身的软件版本以外,也有.target语句来指定目标架构的sm版本(称为virtual architecture),相当于表示当前PTX文件只能使用某个sm支持的feature。

兼容性:CUDA C/C++程序编译完成后,一般NVCC会同时生成PTX和SASS代码,当然用户也可以指定只生成其中一种。SASS前面已经说过,是机器码的硬件指令集,编译的SM版本与当前GPU的SM版本不对应的话是不能运行的。但PTX可以被driver中的jit编译器编译成与当前GPU对应的SASS代码。这样就实现了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向后兼容。前提是driver的版本要够新,能支持当前的GPU,同时PTX文件的版本要支持那个架构。所以买了一块最新的卡,以前的程序如果内嵌了PTX还是能跑的,只是需要更新一下驱动。从功能上讲,PTX是向后兼容的。但SASS不一定,有可能前一代架构的指令由于某种原因被废弃了。比如说32bit整数的乘法,在Kepler中有IMAD指令,但Maxwell和Pascal里一般都用三个16bit整数乘法指令XMAD来实现,在Turing中又用回了IMAD指令。Maxwell和Pascal也许还有IMAD指令(也许是性能不好,不确定),但XMAD应该是前后几代都没有用了。所以SASS的功能是可以随着需求而增删的。只要PTX提供了足够的向后兼容性(也就是这个功能可以由其他指令完成),那整个程序就可以实现向后兼容。注意:PTX可以向后兼容,那能不能兼容更早的架构呢?我测试过几次,感觉是不行,一般会报209错误cudaErrorNoKernelImageForDevice,即使实际运行需要的feature在当前显卡上是能支持的。所以一般建议编译成PTX的时候,gencode的版本低一些比较好,现在CUDA 11好像最低支持到compute_30(对应sm30),意味着更早的芯片就不能跑了。

当然,PTX的兼容性也有一些成本。尽管PTX是比较接近汇编的语言,其JIT编译还是会消耗一些时间。如果Kernel运行时间本来很短,那这个成本就会相对更高。不过driver会对之前的编译结果做一些cache,所以重复运行的overhead并不大。但是这个cache一般重启后也会消失,所以下次用还是要重新编译。而如果编译时在FatBinary中已经有对应的SASS版本,就不再有jit的这个overhead了。

官方支持:PTX是NVIDIA官方支持的最底层,有相关的文档(见Parallel Thread Execution ISA)和完善的工具链(NVCC,cuobjdump,PTXAS等等),也可以在driver api中load,甚至支持cuda C中inline PTX assembly。而SASS这层只有非常简略的介绍SASS Instruction Set Reference,虽然其中也提供了一些工具如nvdisasm和cuobjdump做一些分析,但也非常局限。Debug上两者倒是差别不大,NSight功能比较完善了,现在应该是可以支持cuda C/PTX/SASS三个层级的debug。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如果需要基于PTX开发,是有完整的官方文档和工具链的,而且在官方论坛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支持。但是要基于SASS开发则基本需要白手起家,因为连基本的官方汇编器都没有。因为官方只提供了简单的反汇编器(nvdisasmcuobjdump),control codes之类也不会显示。不过有一些第三方的汇编器,如asfermimaxas等等,但因为是非官方版本,功能有限且容易出错,仅做研究用,产品代码一般并不推荐。

PTX的兼容性是NVIDIA能够进行快速架构迭代的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功能是刚性需求,性能是弹性需求。所以兼容性都是保证功能可以延续,但性能则可以根据需要调整。SASS可以根据硬件实现和市场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指令集,而PTX则在它基础上构建相对稳定的feature列表。假如某个feature价值很高,SASS可以专门为他设计一条高性能指令,即使实现这个指令开销很大也值得。但如果后来这个功能重要性下降,那就可以把这条硬件指令删掉,用其他指令来凑成这个功能,从而把这个硬件指令的开销省下来。也有的时候是找到了某个功能更好的实现方式,从而替换了原来的指令,而两者的用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在PTX层是可以完全一致的。同时,编译器的发展也为SASS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Kepler开始,NVIDIA就可以将一些控制逻辑交给编译器来做,有人称为control codes,将来会细讲。在Kepler中,每条指令是64bit,每8条指令中有一条会专门编码control codes。到了Maxwell和Pascal,则是每4条指令中有一条control codes。到了Volta和Turing架构,每条指令长度由64bit变成了128bit,这样每条指令都能够编码control codes。这些改变对大多数的用户程序几乎都是透明的,这就得益于PTX所提供的兼容性。如果说SASS要像X86那样必须完全支持先前版本的所有二进制程序,那势必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功能更新和迭代速度上显然就会受到极大限制了。

我们可以写个简单的CUDA C程序(存为cudatest.cu)来看看具体的代码生成:

#include "cuda_runtime.h"

__global__ void func(int c, int* a)
{
    int idx = threadIdx.x + blockIdx.x * blockDim.x;
    a[idx] *= c;
}

int main()
{
    return 0;
}

然后用nvcc来编译。我这里用的cuda 10.2 on win8.1,我这里已经把nvcc所在目录加到了环境变量。注意环境变量中还要有相应的C/C++编译器,比如VS的cl等,否则nvcc会报错。编译命令如下:

nvcc cudatest.cu -o cudatest -gencode=arch=compute_30,code="sm_30,compute_30" -gencode=arch=compute_52,code="sm_52,compute_52" -gencode=arch=compute_75,code="sm_75,compute_75"

这里写了很多-gencode=*,用来控制具体要生成哪些PTX和SASS代码。 arch=compute_30表示基于compute_30virtual GPU architecture,但它只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控制使用feature的子集,并不控制是否生成具体PTX代码。后面的code="sm_30,compute_30"才表示代码生成列表。其中sm_30表示基于sm_30的架构生成相应SASS代码,compute_30表示基于compute_30的虚拟架构生成相应PTX代码,这个必须与前面arch=*一致。前面也提到了PTX有向后兼容性,所以这里也可以基于compute_30生成多个架构的SASS代码,比如code="sm_30,sm_50,sm_75"等等,注意这里不写compute_30表示不再生成对应PTX代码了,也就是说其他sm版本就跑不了这个程序了。

多个-gencode=*可以支持多个虚拟架构列表,而每个都可以按这个逻辑来控制代码生成。所有的代码生成后会被打包成FatBinary,内嵌在程序中供调用。程序运行时driver会去判断是否有编译好的对应架构的SASS版本,如果没有就从可选的PTX中JIT编译一个(印象中是挑可用的最高版本)。如果是没有合适的PTX文件,比如它最低支持的是compute_50,但是我只有sm_35的卡,那运行程序就会返回209错误cudaErrorNoKernelImageForDevice注意:CUDA里很多错误是不造成CPU运行中断或抛出异常的,需要手动check返回值。运行kernel没有返回值,就只好用cudaGetLastError来检查错误,当然这里要记得要先做cudaDeviceSynchronize()

NVCC支持的选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看文档。在VS里控制代码生成比较简单,只需要把项目属性中CUDA C/C++的device下的CodeGeneration改掉就行,多个就用分号隔开。比如上面的就可以直接写compute_30,sm_30;compute_52,sm_52;compute_75,sm_75。如果只是单个cu文件要改,那就在那个cu文件对应的属性中改。

编译完成后,我们可以把生成的SASS和PTX代码dump出来看一下:

cuobjdump -ptx cudatest.exe > cudatest.ptx
cuobjdump -sass cudatest.exe > cudatest.sass

其中PTX代码节选如下。因为这里没有用到太多版本相关的feature,所以对应compute_30/compute_52/compute_75的三个版本基本就没啥变化,只是target不一样而已,所以这里我只列了一个。最前面的.version 6.5表示PTX ISA的版本,具体版本变化可以看PTX的官方文档。

.version 6.5
.target sm_30
.address_size 64

.visible .entry _Z4funciPi(
.param .u32 _Z4funciPi_param_0,
.param .u64 _Z4funciPi_param_1
)
{
.reg .b32 %r<8>;
.reg .b64 %rd<5>;

ld.param.u32 %r1, [_Z4funciPi_param_0];
ld.param.u64 %rd1, [_Z4funciPi_param_1];
cvta.to.global.u64 %rd2, %rd1;

mov.u32 %r2, %tid.x;
mov.u32 %r3, %ctaid.x;
mov.u32 %r4, %ntid.x;

mad.lo.s32 %r5, %r4, %r3, %r2;
mul.wide.s32 %rd3, %r5, 4;
add.s64 %rd4, %rd2, %rd3;
ld.global.u32 %r6, [%rd4];
mul.lo.s32 %r7, %r6, %r1;
st.global.u32 [%rd4], %r7;

ret;
}

再来看生成的SASS代码,注意这里我们先只关注反汇编后的机器代码部分(相当于常说的.text部分)。实际上为了保证模块的正常载入和kernel的运行,还需要一些其他信息,这些其实是放在对应cubin文件的其他section中,以后有机会再讲。首先是sm_30也就是Kepler架构的SASS代码:

arch = sm_30
code version = [1,7]
producer = <unknown>
host = windows
compile_size = 64bit

    code for sm_30
        Function : _Z4funciPi
    .headerflags    @"EF_CUDA_SM30 EF_CUDA_PTX_SM(EF_CUDA_SM30)"
                                                                          /* 0x2282c28042823307 */
        /*0008*/                   MOV R1, c[0x0][0x44];                  /* 0x2800400110005de4 */
        /*0010*/                   S2R R0, SR_TID.X;                      /* 0x2c00000084001c04 */
        /*0018*/                   S2R R3, SR_CTAID.X;                    /* 0x2c0000009400dc04 */
        /*0020*/                   IMAD R0, R3, c[0x0][0x28], R0;         /* 0x20004000a0301ca3 */
        /*0028*/                   MOV32I R3, 0x4;                        /* 0x180000001000dde2 */
        /*0030*/                   ISCADD R2.CC, R0, c[0x0][0x148], 0x2;  /* 0x4001400520009c43 */
        /*0038*/                   IMAD.HI.X R3, R0, R3, c[0x0][0x14c];   /* 0x208680053000dce3 */
                                                                          /* 0x20000002e04283f7 */
        /*0048*/                   LD.E R0, [R2];                         /* 0x8400000000201c85 */
        /*0050*/                   IMUL R4, R0, c[0x0][0x140];            /* 0x5000400500011ca3 */
        /*0058*/                   ST.E [R2], R4;                         /* 0x9400000000211c85 */
        /*0060*/                   EXIT;                                  /* 0x8000000000001de7 */
        /*0068*/                   BRA 0x68;                              /* 0x4003ffffe0001de7 */
        /*0070*/                   NOP;                                   /* 0x4000000000001de4 */
        /*0078*/                   NOP;                                   /* 0x4000000000001de4 */
        .....................

然后是sm_52也就是Maxwell架构的SASS代码:

arch = sm_52
code version = [1,7]
producer = <unknown>
host = windows
compile_size = 64bit

    code for sm_52
        Function : _Z4funciPi
    .headerflags    @"EF_CUDA_SM52 EF_CUDA_PTX_SM(EF_CUDA_SM52)"
                                                                                   /* 0x001c7c00e22007f6 */
        /*0008*/                   MOV R1, c[0x0][0x20] ;                          /* 0x4c98078000870001 */
        /*0010*/                   S2R R0, SR_TID.X ;                              /* 0xf0c8000002170000 */
        /*0018*/                   S2R R2, SR_CTAID.X ;                            /* 0xf0c8000002570002 */
                                                                                   /* 0x001fd840fec20ff1 */
        /*0028*/                   XMAD R0, R2.reuse, c[0x0] [0x8], R0 ;           /* 0x4e00000000270200 */
        /*0030*/                   XMAD.MRG R3, R2.reuse, c[0x0] [0x8].H1, RZ ;    /* 0x4f107f8000270203 */
        /*0038*/                   XMAD.PSL.CBCC R2, R2.H1, R3.H1, R0 ;            /* 0x5b30001800370202 */
                                                                                   /* 0x001fc800fcc207f1 */
        /*0048*/                   SHR R0, R2.reuse, 0x1e ;                        /* 0x3829000001e70200 */
        /*0050*/                   ISCADD R2.CC, R2, c[0x0][0x148], 0x2 ;          /* 0x4c18810005270202 */
        /*0058*/                   IADD.X R3, R0, c[0x0][0x14c] ;                  /* 0x4c10080005370003 */
                                                                                   /* 0x081fd860fe2007b5 */
        /*0068*/                   LDG.E R0, [R2] ;                                /* 0xeed4200000070200 */
        /*0070*/                   XMAD R5, R0.reuse, c[0x0] [0x140], RZ ;         /* 0x4e007f8005070005 */
        /*0078*/                   XMAD.MRG R6, R0.reuse, c[0x0] [0x140].H1, RZ ;  /* 0x4f107f8005070006 */
                                                                                   /* 0x001ffc00fe2007f2 */
        /*0088*/                   XMAD.PSL.CBCC R0, R0.H1, R6.H1, R5 ;            /* 0x5b30029800670000 */
        /*0090*/                   STG.E [R2], R0 ;                                /* 0xeedc200000070200 */
        /*0098*/                   EXIT ;                                          /* 0xe30000000007000f */
                                                                                   /* 0x001f8000fc0007ff */
        /*00a8*/                   BRA 0xa0 ;                                      /* 0xe2400fffff07000f */
        /*00b0*/                   NOP;                                            /* 0x50b0000000070f00 */
        /*00b8*/                   NOP;                                            /* 0x50b0000000070f00 */
        .....................

最后是sm_75,也就是Turing架构的SASS代码:

arch = sm_75
code version = [1,7]
producer = <unknown>
host = windows
compile_size = 64bit

    code for sm_75
        Function : _Z4funciPi
    .headerflags    @"EF_CUDA_SM75 EF_CUDA_PTX_SM(EF_CUDA_SM75)"
        /*0000*/                   MOV R1, c[0x0][0x28] ;                 /* 0x00000a0000017a02 */
                                                                          /* 0x000fd00000000f00 */
        /*0010*/                   S2R R2, SR_TID.X ;                     /* 0x0000000000027919 */
                                                                          /* 0x000e220000002100 */
        /*0020*/                   MOV R5, 0x4 ;                          /* 0x0000000400057802 */
                                                                          /* 0x000fc60000000f00 */
        /*0030*/                   S2R R3, SR_CTAID.X ;                   /* 0x0000000000037919 */
                                                                          /* 0x000e240000002500 */
        /*0040*/                   IMAD R2, R3, c[0x0][0x0], R2 ;         /* 0x0000000003027a24 */
                                                                          /* 0x001fc800078e0202 */
        /*0050*/                   IMAD.WIDE R2, R2, R5, c[0x0][0x168] ;  /* 0x00005a0002027625 */
                                                                          /* 0x000fd400078e0205 */
        /*0060*/                   LDG.E.SYS R0, [R2] ;                   /* 0x0000000002007381 */
                                                                          /* 0x000ea400001ee900 */
        /*0070*/                   IMAD R5, R0, c[0x0][0x160], RZ ;       /* 0x0000580000057a24 */
                                                                          /* 0x004fd000078e02ff */
        /*0080*/                   STG.E.SYS [R2], R5 ;                   /* 0x0000000502007386 */
                                                                          /* 0x000fe2000010e900 */
        /*0090*/                   EXIT ;                                 /* 0x000000000000794d */
                                                                          /* 0x000fea0003800000 */
        /*00a0*/                   BRA 0xa0;                              /* 0xfffffff000007947 */
                                                                          /* 0x000fc0000383ffff */
        /*00b0*/                   NOP;                                   /* 0x0000000000007918 */
                                                                          /* 0x000fc00000000000 */
        /*00c0*/                   NOP;                                   /* 0x0000000000007918 */
                                                                          /* 0x000fc00000000000 */
        /*00d0*/                   NOP;                                   /* 0x0000000000007918 */
                                                                          /* 0x000fc00000000000 */
        /*00e0*/                   NOP;                                   /* 0x0000000000007918 */
                                                                          /* 0x000fc00000000000 */
        /*00f0*/                   NOP;                                   /* 0x0000000000007918 */
                                                                          /* 0x000fc00000000000 */
        .....................

对比一下可以发现三个版本的SASS的一些差异:

1. 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control codes的变化,Kepler是1+7,Maxwell是1+3,两者反汇编后指令编码前没有对应指令文本的那些行,就是control codes。Turing的control codes是内嵌在每条指令中,但并没有占用完整的64bit。所以Turing的反汇编中的无文本的指令行其实有很多bit也是参与指令编码的,不都是control codes。

2. 即使对于最简单的指令NOP, Kepler中的编码是0x4000000000001de4,Maxwell是0x50b0000000070f00,Turing是0x0000000000007918,0x000fc00000000000(第二个64bit中含有control code)。所以尽管反汇编后的指令助记词没变化,但实际上ISA还是不一样的,只是支持同样的指令功能而已。

3. Kepler中的int32的乘法用的是IMADIMUL,而Maxwell中都用的三个XMAD来组合,Turing中用回了IMAD。但如果看算地址常用的形式:uint64+int32*int32,Kepler和Maxwell都用的是类似LEAISCADD指令,Turing中用的是IMAD.WIDE。这些都是同样的功能在不同版本的SASS中采用了不同的实现,而它们对应的PTX代码是一模一样的。

这次就先讲这么多吧~ 下次讲讲SASS的分类和基本的指令发射逻辑。有些东西我也没有研究得很仔细,仅供参考~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