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线程等待_详解python多线程之间的同步(一)

引言:

线程之间经常需要协同工作,通过某种技术,让一个线程访问某些数据时,其它线程不能访问这些数据,直到该线程完成对数据的操作。这些技术包括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互斥量(Mutex),信号量(Semaphore),事件Event等。

Event

threading库中的event对象通过使用内部一个flag标记,通过flag的True或者False的变化来进行操作。

名称

含义

set( )

标记设置为True

clear( )

标记设置为False

is_set( )

标记是否为True

wait(timeout=None)

设置等待标记为True的时长,None为无限等待。等到返回True,等不到返回False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Event

import time

def creditor(event:Event):

print("什么时候还我钱")

event.wait()

print("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def debtor(event:Event,count=10):

print("可以宽裕几天吗?")

money=[]

while True:

print("先还你100")

time.sleep(0.5)

money.append(1)

if len(money)>count:

event.set()

break

print("我已经还完你的钱了")

event=Event()

c=Thread(target=creditor,args=(event,))

d=Thread(target=debtor,args=(event,))

c.start()

d.start()

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201943164947760.png?20193316503

可以看到creditor函数中因为event.wait( )线程进入等待状态,此时debtor线程进入运行,当满足条件时event.set( )将标记设置为True,creditor线程开始运行。谁wait就是等到flag变为True,或等到超时变为False。不限制等待的个数。

wait的使用

from threading import Event,Thread

def Wait(event:Event,interval):

while not event.wait(interval):

print("waiting for you")

e=Event()

Thread(target=Wait,args=(e,3)).start()

e.wait(10)

e.set()

print("main exit")

201943165052132.png?20193316517

主线程一开始就wait 10s,Waiting线程等待3s返回False,进入循环打印"waiting for you",重复3次,然后主线程set了,这时候Waiting线程变为True,不再进入循环。

Lock

凡是存在资源争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锁,从而保证只有一个使用者可以完全使用这个资源

现在要生产10个杯子,由10个工人开始生产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ups=[]

def worker(count=10):

print("我是{},我开始生产了".format(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flag=False

while True:

if len(cups)>count:

flag=True

time.sleep(0.05)

if not flag:

cups.append(1)

if flag:

break

print("finished.cups={}".format(len(cups)))

for _ in range(10):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args=(1000,)).start()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943165216768.png?201933165231

我们明明只需要到1000就会break,但是结果却到了1010个,这就是因为有10个线程,其中每个线程都在增加,但是增加后的数目,其他线程并不会知道(每个线程通过len函数拿到数量,但是刚拿到数字,其他线程就立即更新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锁lock来实现了,一旦线程获得锁,其他试图获取锁的线程将被阻塞

名称

含义

acquire(blocking=True,timeout=-1)

默认阻塞,阻塞可以设置超时时间。非阻塞时,timeout禁止设置。成功获取锁,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release( )

释放锁。可以从任何线程释放。已上锁的锁,会抛出RuntimeError异常

加锁的实现: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ups=[]

lock=threading.Lock()

def worker(count=10):

print("我是{},我开始生产了".format(threading.current_thread().name))

flag=False

while True:

lock.acquire()

if len(cups)>=count:

flag=True

time.sleep(0.005)

if not flag:

cups.append(1)

lock.release()

if flag:

break

print("finished,cups={}".format(len(cups)))

for _ in range(10):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args=(1000,)).start()

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201943165418383.png?201933165429

一般来说加锁后还需要一些代码实现,在释放锁之前还有可能抛出异常,一旦出现异常,锁无法释放,但是当前这个线程会因为这个异常而终止,这样会产生死锁,因此使用时要使用如下的方法:

1,使用try...finally语句保证锁的释放

2,with安全上下文管理(锁对象支持上下文管理)

计数器类,用来加,减。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class Counter:

def __init__(self):

self._val = 0

self.__lock = threading.Lock()

@property

def value(self):

return self._val

def inc(self):

try:

self.__lock.acquire()

self._val += 1

finally:

self.__lock.release()

def dec(self):

with self.__lock:

self._val -= 1

def run(c: Counter, count=100):

for _ in range(count):

for i in range(-50, 50):

if i < 0:

c.dec()

else:

c.inc()

c = Counter()

c1 = 10

c2 = 1000

for i in range(c1):

threading.Thread(target=run, args=(c, c2)).start()

while True:

if threading.active_count() == 1:

print(c.value)

break

启动了10个线程,1000次从-50到50进行加减,最后得到0,如果没有加锁处理的话,得到的结果未必是自己想要的。

锁的使用场景:

锁适用于访问和修改同一个资源的时候,引起资源争用的情况下。使用锁的注意事项:

1,少用锁,除非有必要。多线程访问加锁的资源时,由于锁的存在,实际就变成了串行。

2,加锁时间越短越好,不需要就立即释放锁。

3,一定要避免死锁,使用with或者try...finally。

非阻塞锁使用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def worker(tasks):

for task in tasks:

time.sleep(0.001)

if task.lock.acquire(False):

print("{} {} begin to start".format(threading.current_thread(),task.name))

else:

print("{} {} is working".format(threading.current_thread(),task.name))

class Task: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self.lock=threading.Lock()

tasks=[Task('task-{}'.format(x)) for x in range(10)]

for i in range(5):

threading.Thread(target=worker,name="worker-{}".format(i),args=(tasks,)).start()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201943165632719.png?201933165646

总共开启了5个线程,每个线程处理10个任务,因为在if语句里面,task.lock.acquire(False),所以每个线程只有拿到锁是True,其他的线程不会阻塞会返回False。打印"is working"。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python多线程之间的同步详解整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网站的支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Python 中,多线程编程是很常见的操作。但是多线程编程必然涉及到对共享资源的读写操作,而这很容易引起竞争条件,从而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ython 提供了 Lock 和 RLock 两种锁机制。 1. Lock Lock 是最简单的锁机制,也是最常用的锁机制。它通过 acquire() 方法获得锁,通过 release() 方法释放锁。当一个线程获得了锁,其他线程就不能再获得这个锁,直到这个线程释放锁为止。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python import threading lock = threading.Lock() def func(): lock.acquire() print('Hello, world!') lock.release()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func) t.start() ``` 这个例子中,首先创建了一个 Lock 对象,然后定义了一个 func 函数,在函数中先获得锁,然后输出一句话,最后释放锁。在创建一个线程并执行这个函数时,输出的结果是: ``` Hello, world! ``` 在这个例子中,只有一个线程获得了锁,其他线程不能再获得这个锁,所以输出的结果只有一行。 2. RLock RLock 是可重入锁,它可以被一个线程多次 acquire(),而不会发生死锁。这个锁机制可以用在递归函数中,因为递归函数可能会多次调用自身。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python import threading lock = threading.RLock() def func(): lock.acquire() print('Hello, world!') lock.acquire() print('Hello, again!') lock.release() lock.release() t = threading.Thread(target=func) t.start() ``` 这个例子中,首先创建了一个 RLock 对象,然后定义了一个 func 函数,在函数中先获得锁,输出一句话,再次获得锁,输出另一句话,最后释放锁。在创建一个线程并执行这个函数时,输出的结果是: ``` Hello, world! Hello, again! ```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 func 函数中多次获得了锁,但是由于使用的是可重入锁,所以不会发生死锁,输出的结果也是正确的。 总结: Lock 和 RLock 都是 Python 中常用的锁机制,Lock 是最简单的锁机制,而 RLock 是可重入锁,可以在递归函数中使用。在多线程编程中,使用这两个锁机制可以有效地避免竞争条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