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apache http日志,Apache服务器访问日志access.log设置

一、访问日志信息

当浏览器请求服务器时,如果在服务器上设置了访问日志,就会记录下用户的访问记录。

例如我访问本地apache所产生的一条默认的日志:

127.0.0.1 - - [03/Feb/2015:23:14:24 +0800] "GET / HTTP/1.1" 200 2

分为7个部分

(1)第一项信息是远程主机的地址,即它表明访问网站的究竟是谁。(可以要求apache查出所有的主机名字,并在日志文件中用主机名字来替代IP地址,但这种做法会极大的影响服务器记录日志的速度,从而降低整个网站的效率,不值得推荐)。然而,如果确实有必要让Apac

e找出远程主机的名字,可以使用如下指令:

HostNameLookups on

如果HostNameLookups设置成double而不是on,日志记录程序将对它找到的主机名字进行反向查找,验证该主机名字确实指向了原来出现的IP地址。

(2)上例日志记录的第二项是空白,用一个“-”占位符替代。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这一项都是如此。这个位置用于记录浏览者的标识,这不只是浏览者的登录名字,而是浏览者的email地址或者其他唯一标识符。这个信息由identd返回,或者直接由浏览器返回。(为了避免用户的邮箱被垃圾邮件骚扰,第二项就用“-”取代了)。

(3)日记记录的第三项也是空白。这个位置用于记录浏览者进行身份验证时提供的名字。当然,如果网站的某些内容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那么这项信息室不会空白的。但是,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日志文件的大多数记录中这一项仍旧是空白的。

(4)日志记录的第四项是请求的时间。这个信息用方括号包围,而且采用“公用日志格式”或者“标准英文格式”。因此,时间信息最后的“-0400”表示服务器所处时区位于UTC之前的4小时。

(5)日志记录的第五项信息或许是整个日志记录中最有用的信息,它告诉我们服务器受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请求。该项信息的典型格式是“METHOD RESOURCE PROTOCOL”即“方法 资源 协议”(我们通常进行日志监控的时候,主要也是看这项内容)。例子中METHOD是GET,还有POST、HEAD等其他类型,主要是这三种。

RESOURCE是指浏览者向服务器请求的文档或者URL。在这个例子中,浏览者请求的是“/”,即网站的根或者主页。大多数情况下,“/”指向DocumentRoot目录的index.html文档,但根据服务器配置的不同也可能指向其他文件。

PROTOCOL通常是HTTP,然后再加上版本号。

(6)日志的第六项信息室状态代码。它告诉我们请求是否成功,或者遇到了什么样的错误。大多数时候这项是200,它表示服务器已经成功的响应浏览器的请求,一切正常。(以2开头的状态码表示成功,以3开头的状态码表示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用户请求被重定向到了其他位置,以4开头的状态代码表示客户端存在某种错误,以5开头的状态代码表示服务器遇到了某个错误)。

(7)日志记录的第七项表示发送客户端的总字节数。它告诉我们传输是否被打断(即该数值是否和文件的大小相同)

二、配置访问日志

在apache的配置文件httpd.conf中,有一行是这么配置的:

CustomLog "logs/access.log" common

指定了日志的目录路径./logs/,指定了日志的格式,默认common。

common格式是通过:LogFormat "%h %l %u %t \"%r\" %>s %b" common定义的。

双引号里面的格式字符串代表特定的信息。

apache格式字符串及其含义:

%%    百分号(Apache2.0.44或更高的版本)

%a    远端IP地址

%A    本机IP地址

%B    除HTTP头以外传送的字节数

%b    以CLF格式显示的除HTTP头以外传送的字节数,也就是当没有字节传送时显示'-'而不是0。

%{Foobar}C    在请求中传送给服务端的cookieFoobar的内容。

%D    服务器处理本请求所用时间,以微为单位。

%{FOOBAR}e    环境变量FOOBAR的值

%f    文件名

%h    远端主机

%H    请求使用的协议

%{Foobar}i    发送到服务器的请求头Foobar:的内容。

%l    远端登录名(由identd而来,如果支持的话),除非IdentityCheck设为"On",否则将得到一个"-"。

%m    请求的方法

%{Foobar}n    来自另一个模块的注解Foobar的内容。

%{Foobar}o    应答头Foobar:的内容。

%p    服务器服务于该请求的标准端口。

%P    为本请求提供服务的子进程的PID。

%{format}P 服务于该请求的PID或TID(线程ID),format的取值范围为:pid和tid(2.0.46及以后版本)以及hextid(需要APR1.2.0及以上版本)

%q    查询字符串(若存在则由一个"?"引导,否则返回空串)

%r    请求的第一行

%s    状态。对于内部重定向的请求,这个状态指的是原始请求的状态,---%>s则指的是最后请求的状态。

%t    时间,用普通日志时间格式(标准英语格式)

%{format}t    时间,用strftime(3)指定的格式表示的时间。(默认情况下按本地化格式)

%T    处理完请求所花时间,以秒为单位。

%u    远程用户名(根据验证信息而来;如果返回status(%s)为401,可能是假的)

%U    请求的URL路径,不包含查询字符串。

%v    对该请求提供服务的标准ServerName。

%V    根据UseCanonicalName指令设定的服务器名称。

【补充】""修饰符可以用来指定对于已被内部重定向的请求是选择原始的请求还是选择最终的请求。默认情况下,%s, %U, %T, %D, %r 使用原始请求,而所有其他格式串则选择最终请求。例如,%>s 可以用于记录请求的最终状态,而 %

如果在“%”和变量之间放入了一个或者多个HTTP状态代码,则只有当请求返回的状态代码属于指定的状态代码之一时,变量所代表的内容才会被记录。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记录的是网站的所有无效链接,那么可以使用:

LogFormat %404{Referer}i BrokenLinks

反之,如果我们想要记录那些状态代码不等于指定值的请求,只需加入一个“!”符号即可:

LogFormat %!200U SomethingWrong

我们还可以自定义日志格式,例如:

LogFormat "%h %l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 combine

定义了combine格式  其中\"%{Referer}i\" \"%{User-Agent}i\" 是发送到服务器的求情头和Referer链接。

-------------------------------------我是分割线 -------------------------------------

Ubuntu 13.04 安装 LAMP\Vsftpd\Webmin\phpMyAdmin 服务及设置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3-06/86250.htm

0b1331709591d260c1c78e86d0c51c18.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