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小伙伴在第一次购买了自己的全套装备以后都想赶紧拿着自己的板子去滑雪场放肆两把,但是在上雪之前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该怎么安装固定器呢?我该怎么选择固定器距离以及角度呢?下面让烧白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怎么决定固定器距离?
二、安装固定器的距离是指从哪到哪的距离?
三、固定器距离定了以后就不用再调整了吗?
四、怎么选择固定器的角度?
五、固定器需要经常拆吗?
六、固定器的具体安装调节方法。
(别人给你调的不一定适合你,特别是间距是一个很个性化的习惯,再厉害的大佬都没法调出最适合你的站位,只有你自己可以!)
一、怎么决定固定器距离?
滑雪圈有很多种说法,有说身高乘以0.29、0.27的,有说测量脚底到膝盖的长度和肩宽的,也有说测量小臂长度的等等。这几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太过于笼统了,没有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和使用者的实际感受。
烧白比较推崇的两种测量方式(最好结合使用):
1. 原地起跳摸高,尽最大力量起跳,自然落地以后双脚就不要挪动了,测量出双脚中心点的距离。这个距离也就是你固定器需要安装的距离。

2. 测量地板到膝盖的距离为自然站姿距离,再在自然站姿距离上根据自己的滑行风格增加距离(后面视频有详细说明)
这两种方式测出来的距离一般是自己最舒服最自然的状态,第一次使用也会比较舒服,在这个基础上再根据之后滑行的具体感受和需求去加宽变窄也更加的科学。不容易让新手被数字所固化。第一种方法容易受主观情绪影响,第二种方法忽视了腿型的问题(毕竟我们不像老外个个腿都是细长直,我们很多人都有O,X型腿的问题),所以最好结合使用,在这两个方法测出的范围里去尝试最适合自己的距离。
**烧白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你第一种方法测出来间距是54cm,第二种方法测出来是50cm,然后你是玩公园的,那就是50+6=56cm,你就可以上午用54cm,下午用56cm,最终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选择舒服的那个。换个固定器距离5分钟就搞定了。
二、安装固定器的时候是从哪到哪的距离?
因为我们测双脚距离的时候用的脚中心距离,所以固定器距离也是两个固定盘中心的距离。后脚固定器可以向后偏移(a>b),但是前脚固定器不要向前偏移(a<b)!这是重心的问题。双向板尽量还是对称调节(a=b)。

三、固定器距离定了以后就不用调了吗?
当然不对,玩单板最忌讳的就是刻板,玩的就是个性,一定不要把自己固化了。如果你感觉板子太笨重,自己操控起来很困难,滑着也很累,下次就可以将固定器调窄2cm;如果你感觉板子过于灵活了,滑行不稳,不妨下次将固定器调宽2cm。多尝试会让你对单板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怎么选择固定器角度?
新手给大家两个建议±15度或者±12度,也就是最常见的鸭式。当然前脚0-20度,后脚0--20度都是可以的,如果自己舒服的话。鸭式可以说是最能锻炼基本功的站姿。想跳得更高可以试试把后脚固定器角度调小。烧白比较喜欢用15,-6,自己慢慢摸索的,不建议大家模仿,自己找到自己最舒服的角度比较重要。

理论上来说学会换刃以后想往滑行方向发展的同学就可以转一顺站位了(前后脚都>0度),但是并不建议大家这么快就转。一顺站位的优势主要在于更快的速度和更快的换刃,你都还在畏惧速度的阶段还是鸭式更加适合。当控刃能力雪感都有长足进步以后,那时的你也已经可以控制比较快的滑行速度再转平行式不迟。一顺站位角度越大会用到越多的侧向发力,所以也往往需要硬度更大的鞋子。

五、固定器需要经常拆吗?
如果要存放好几个月不使用雪板,建议拆下来,至少要把螺丝拧松,螺丝吃力状态下板子的内部张力多多少少会对内部结构造成一些影响。不拆固定器打蜡的话也很容易让板底吸蜡不均。
固定器的螺丝是可以反复拆装的,但是方法要得当。
固定器安装方法:
固定器实际安装非常简单,大致就是到处拧螺丝。
1. 在正式将固定器上到板子上之前,先拿出雪鞋,如果是固定器底垫可以调整长短的,先对比一下鞋子放上去的效果,基本让鞋底平面与固定器底垫完全贴合,鞋头翘起来那部分不用贴合。(一般来说鞋子和固定器尺寸买对了是不用去调的)

2. 将鞋子在固定器上穿好,确保前后绑带中心刚好是在鞋子的中心点上,前后绑带一般都得调一下,很简单,绑带侧面的螺丝松开就能调节绑带长短。

3. 然后就是背板,通常来说背板是不用去调的!而且背板是固定器结构里面最不好调的。跟底垫一样,一般尺寸匹配对了都不用去调。但是但是,肯定还是会有特殊情况,你需要看看系紧固定器绑带以后,鞋子鞋舌是不是大致在固定器的前后中心位置,如果偏离得比较多,那就得调节背板了。将固定器侧面后绑带附近的螺丝拧下来,将背板向前推或往后拉。

背板角度根据自己需求决定需不需要调节,背板垂直时脚踝压力最小灵活度最高,背板前倾有助于后刃的立刃但是就牺牲了脚踝的灵活度,看个人习惯,可以都尝试尝试。往前倾的角度,从上往下看不要进固定器底垫,与底垫相切就合适了。

4. 然后就可以将固定器安装到板子上了:

测量好自己合适的间距以后,在板上测出该间距需要使用的对应前后孔位,一般来说,你买的板子尺寸合适的话,你测量的间距刚好会在板子的推荐孔位区域内。超出推荐区域问题也不大,但是最好在推荐区域内,这最符合板子的设计,不管是板子的弹性分布还是弧线走向。

然后就是找角度,所有的固定器底盘都是有刻度的,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角度。之后找准确定的角度和距离拧螺丝就完了,并不是多难的事情。
下面给大家一些安装时实用的tips:
- 如果你的固定器螺丝是union这种有垫片的,且像contact或者ultras这种减震层很厚的,左上角的那颗螺丝先不要装垫片。四颗都拧紧以后再把左上角的拆下来装上垫片拧紧。

2. 拧螺丝时遵循对角线原则,拧几下之后拧对角线的螺丝,再拧剩下两颗到差不多的位置,再拧最早的那颗,依次到拧紧位置。
3. 虽然说螺丝要尽量拧紧,但也不要用全自动的机器拧,至少要保证下次还能拆下来,过于紧也容易伤到板底。
4. 老是有固定器松动问题的同学可以试试螺纹胶。
5. 拧螺丝时最好是使用PH-3或者PH-2的螺丝头,防止滑丝,这个大家应该都懂。拧的时候还是要多注意,一定要避免滑丝。
6. 安装好以后各个结构都拉一拉,确保没有松动的地方,有松动会影响发力。
这个是详细的膝盖测量法,腿直的同学这个方法的测出的间距就很好,腿有点弯的同学参考前面。

喜欢本文的同学麻烦给烧白一个赞吧!您的支持是我坚持的动力。大家可以加我微信,烧白的公众号和讨论群也已经成功建立了,正在茁壮成长当中,欢迎大家加入!微信:shaobaiski,公众号:烧白滑雪(要进群的朋友记得说一声想进群)
https://u.wechat.com/MPuxlVoXqBKfUbaiUy9-QwU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