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协议和服务的差别,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4-2...

标记字段F

地址字段

控制字段

(分组)

帧校验序列FCS

标记字段F

每个分组均由分组头和数据信息两部分组成,其一般格式如图3.17所示。

8  7  6  5  4  3  2  1

(位)

1

2

3

4

通用格式标识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标识

与分组类型有关的信息(可为空)

数据(可变长、可为空)

─┬─

分组头

─┼─

数据

─┴─

图3.17 X.25分组的一般格式

分组格式中的数据部分(可以为空)通常被递交给高层协议或用户程序去处理,所以分组协议中不对它做进一步规定。分组头用于网络控制,主要包括DTE-DCE的局部控制信息,其长度随分组类型不同有所不同,但至少要包含前三个字节作为通用格式标识、逻辑信道标识和分组类型标识,它们的含义如下:

(1)通用格式标识(GFI)。由分组中第一个字节的前四位组成,用于标志分组头中其余部分的格式。第一位(b8)称作Q位或限定位,只用于数据分组中。这是为了对分组中的数据进行特殊处理而设置的,可用于区分数据正常数据,还是控制信息。对于其它类型的分组,该位恒置为“0”。第二位(b7)称D位或传送确认位,设置该位的目的是用来指出DTE是否希望用分组接收序号P(R)来对它所接收的数据做端一端确认。在呼叫建立时,DTE之间可通过D位来商定虚呼叫期间是否将使用D位来商定虚呼叫期间是否将使用D位规程。第三、四位(b6、b5)用以指示数据分组的序号是用3位即模8(B5置“1”)还是7位即模128(b6置“1”),这两位或者取“10”,或者取“10”,或者取“01”,一旦选定,相应的分组格式也有所变化。

(2)逻辑信道标识。由第一个字节中和剩余四位(b4、b3、b2、b1)所做的逻辑信道组号(LCGN)和

第二个字节所做的逻辑信道号(LCN)两部分组成,用以标识逻辑信道。

(3)分组类型标识。由第三个字节组成,用于区分分组的类型和功能。若该字节的最后一位(B1)为

“0”,则表示分组为数据分组成;若该位为“1”,则表示分组为控制分组,可以用做呼叫请求或指示分组、释放请求或指示分组。若该字节末三位(

b3、b2、b1)为全“1”,则表示该分组是某个确认或接受分组。

第四个字节及其后诸字节将依据分组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

X.25分组级协议规定了多种类型的分组。由于DTE与DCE的不对称性,所以具有相同类型编码的同类型分组,因其传输方向的不同的含义和解释,具体实现时也有所不同。为此,分组协议从本地DTE的角度出发,为它们取了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一般来说,从DTE到DCE的分组表示本地DTE经DCE向远地DTE发送的命令请求或应答响应;反之,从DCE到DTE的分组表示DCE代表远地DTE向本地DTE发送的命令或应答响应。表3.5列出了这些分组的名称、分组类型编号及参数。表中的分组类型可归纳为图3.18所示的六种格式。

表3.5

X.25 分组级分组类型

分组类型名称

分组类型编号(位)

格式

编号

DTE->DCE

DTE->DCE

8 7 6 5 4 3 2 1

呼叫

建立

清除

呼叫请求

呼叫接受

释放请求

DTE释放确认

呼叫指示

呼叫接通

释放指示

DCE释放确认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1

数据

中断

DTE数据

DTE中断请求

DTE中断确认

DCE数据

DCE中断请求

DCE中断确认

P(R) M P(S)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0 1 1 1

流量

控制

复位

DTE RR

DTE RNR

复位请求

DTE复位确认

DCE RR

DCE RNR

复位请求

DCE复位确认

P(R) 0 0 0 0 1

P(R) 0 0 1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启动

重启动请求

DTE重启动确认

重启动指示

DCE重启动确认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任选

DTE

REJ

DCE REJ

P(R) 0 1 0 0 1

①呼叫请求、呼叫指示

②数据分组

0

0

0

1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1

主叫地址长度

被叫地址长度

DTE地址

0

0

0

0

0

0

补充业务字段长度

补充业务(0~63字节)

呼叫用户数据(0~16/128字节)

0

0

0

0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P(R)  │ M │  P(S) │0

数据部分

③流量控制分组

0

0

0

0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P(R)│分类类型│1

④请求、指示分组

⑤复位分组

0

0

0

1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1

原 因│1

0

0

0

0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0

原 因

诊断码

⑥确认分组

0

0

0

1

逻辑信道组号

逻辑信道号

分组类型│0

图3.18 X.25分组格式

数据分组中的数据类型编码部分,除了用M位代替I幀中的P/F位外,其它内容与数据链路级的HDLC幀格式中的控制字段C非常类似,最末位的“0”是数据类型分组的特征位。M(More

data)位置“1”,代表还有后续的数据,即当前数据分组中的数据将以同一逻辑信道上的下一数据分组中的数据作为逻辑继续。P(S)P(R)分别称为分组发送顺序号和接收顺序号,它们的作用大致与幀格式中的N(S)和N(R)相当。但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每条逻辑道上向分组交换网发送或从交换网接收的数据流,而不只为站点子÷之间提供确认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调节每个逻辑信道上的流量,以防止对分组交换网的压力过重。实际上,P(S)或P(R)的值用以确定一个给定的逻辑信道上的“窗口”,表示信道上的允许传送多少个未被响应的分组。能传输未响应分组的最大值称为窗口尺寸,每条虚电路的窗口尺寸是在立户或呼叫建立时分配的,但序号采用3位时最大能超过7个分组,序号采用7位时最大不能超过127个分组。

与数据链路级帧格式一样,分组级也包括RR、RNR和REJ三种分组,它们被称为流量控制分组,这些分组中的类型字段只包括接收顺序号P(R),而无发送顺序号P(S)。RR用于告知对方本方正在准备从给定逻辑信道上接收顺序号为P(S)的分组;RNR用于向对方表示本方目前不能在给定的逻辑信道上接收数据分组。RNR可以通过同一方向上发送的RR分组加以清除。

另外,分组级也包括一些无编号的分组。如是中断请求分组,它不需要等待事先已发送的其它分组而能立即向外发送,甚至在对方不能接收数据时也能发送。中断请求分组只能携带一个字节的用户数据,放在原因字段中用以向对方传送中断信息或原因。

X.25中还定义了很多其它类型的分组,包括释放请求/指示、复位请求/指示、重启动请求/指示等。其中除复位请求/指示分组多下个诊断代码外,其它均与中断请求分组格式相同。这些分组都包括一个“原因”字段,用以存入引入相应动作的原因。需要说明一下复位与重启动之间的差别。复位请求是为了在数据传输状态中对虚电路进行重初始准备而设置的;而重启动则为同时释放DTE-DCE界面上所有虚呼叫以及复位所有永久虚电路而设置的。

各类确认分组仅包含三个字节,它们分别用做对呼叫、释放、中断、复位及重启动的请求或指示的确认。

3.4.5网际互连

1.网际互连原理

网际互连的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它网络上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也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要实现网际互连,必须:

(1)在网络之间至少提供一条物理上连接的链路,并具有对这条链的控制规程;

(2)在不同网络的进程之间提供合适的路由实现数据交换;

(3)有一个始终记录不同网络使用情况并维护该状态信息的统一的记费服务;

(4)在提供以上服务时,尽可能不对互连在一起的网络的体系结构做任何修改。

互连的网络在体系结构、层次协议及服务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对于异构网来说(例如各种类型的局域网)差异就更大。这种差异可能表现在寻址方式、路由选择、最大长度、网络接入机制、用户接入控制、超时控制、差错恢复方法、服务、管理方式等诸方面的不同。要实现网际互连,就必须消除差异。要事现网际互连,就必须消除网络间的差异,这些都是网际互连要解决的问题。

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的网际互连有“LAN-LAN”,“LAN-WAN”、“WAN-WAN”和“LAN-WAN-LAN”等四种型式。由于非OSI系统要与OSI系统互连,非OSI系统之间要互连,所以,网际互连并不单纯指不同的通信子网在网络层上互连。实际上,两个网络之间要互连时,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表现在OSI七层模型中的任一层上。用于网络之间互连的中继设备称为网间连接器,按它们对不同层次的协议和功能转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转发器(Repeater),在物理层间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2)网桥(Bridge)

,提供链路层间的协议转换,在局域网之间存储和转发帧;

(3)路由器(Router),提供链路层间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

(4)网关(Gateway),提供运输层及运输以上各层间的协议转换。

注意,由于术语的不统一性,有些文献中将上述的网桥、路由器和网关一起统称为“网关”,此时它可能指的网之间进行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桥路器(Router)的产品,兼有网桥和路由器两者的功能。

2.网桥

网桥是一种存储转发设备,用来连接类型相似的局域网。从互连网络的结构看,网桥属于DCE级的端到端的连接;从协议层次看,网桥属于链路层范畴,存该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它既不同于只作单纯信号增强的转接器,也不同于进行网络层转换的网间连接器。但网桥仍然是一种网络连接的方法,因为局域网本身没有网络层,只有在主机站点上才有网络层或提供网络层服务的功能。

网桥接收帧并送到数据链路层进行差错校验,然后送到物理层再经物理传输媒体送到另一个子网。在转发帧以前,网桥对帧的内容和格式不做修改或仅做很少的修改。

网桥应该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以便能满足高峰负荷时的要求。另外,必须具备寻址和路由选择的;逻辑功能。

局域网贩逻辑功能自下向上可分为物理层、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及逻辑路控制层(LLC)三层,异构局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及媒体访问控制层中,图3.19给出了一个假想的网桥的工作原理图,图中的两个局域网802.X和802.Y分别为802.3、802.4和802.5MAC标准中的一种.网络中发送的数据由802.X的MAC控制信息X、LLC控制控制信息X,然后交给LLC子层加上相应控制信息Y送到802.Y局域网中,再由对方主机接收。此时,在802.Y局域网中,数据由802.Y的MAC控制信息Y、LLC控制信息L各网络协议数据单元组成。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各种局域网有其不同的物理和数据格式,所以传输过程中还要进行转换。

a4c26d1e5885305701be709a3d33442f.png 图3.19 网桥工作原理

3.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网络层,用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地址翻译、协议转换和数据式转换等功能,一般用于广域网之间的连接或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连接。常用的路由器有用于面向连接的路由器和用于无连接的路由器两种。

面向连接的路由器用于连接两个提供虚电路服务的广域网。一种采用CCITT

X.75协议的路由器,可用于连接两个提供X.25访问的网络。

无连接的路由器用于提供数据报服务的网际互连模型中,使若干个局域网通过广域网互连。这样,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就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程局域网上的主机相互通信,局域网上的主机也可以与广域网上的主机以数据报方式通信。IP协议网际互连方式便是这种模型的实例。

4.网关

网关也称为协议转换器,用于高层协议的转换,对运输层到应用层均能支持。

若两互连网络的主机高层中仅运输层协议不同,则可以利用网关的功能在运输层间做协议转换,内容包括数据格式的重新装配、长数据的分段、地址格式的转换及操作规程的适配等。在高层协议转换的实际实现中,并不一定要分层进行,例如,从运输层到应用层的协议转换可以一起进行。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