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有人在晒轨迹球鼠标,既然很多人评论都说这是什么鼠标,长得这么异类,给外星人用的吧?

其实使用轨迹球的人群,确实蛮少的,一般建模设计师才会去用到轨迹球,不过现如今我看到很多同行新员工,也都使用普通的鼠标居多。
而本人从大学到工作,一直用的都是轨迹球鼠标,入手的轨迹球没有十个八个,也有七八个。即使是受众面极低的异类鼠标,它也有繁多的类型,所以写这篇文章,一来是跟大伙分享一些轨迹球的故事,让更多人接受它。二来呢也想晒晒我这些年入手的“异类”轨迹球鼠标。
轨迹球的发展史

对于很多人而言,轨迹球的历史以及使用感受都会较为模糊,因为它并不贴近生活,只适用于部分商务工作人群。不了解它的消费者甚至会把它误认为是新科技鼠标产品,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你知道吗?第一台轨迹球的诞生要比所有鼠标来得早很多。

聊到轨迹球的起源,不得不从1952年,皇家加拿大海军发明了首个依靠手部运动进行光标移动的输入设备开始说起。
它实际上是将加拿大的5针保龄球放在了能够侦测球面转向的硬件上,后者再把侦测到的信息转化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但由于整个开发项目属于军事机密,所以这种设计一直未能申请专利。当然“在当时电脑并还没问世”,不过. . .不可否认的是这项技术以及原理就是创造鼠标最重要的因素!

而第一台鼠标是由斯坦福研究所的道格拉斯·恩吉巴特在1963年所研发,它被看作是现代鼠标的鼻祖。当时他也曾想到将来鼠标有可能会被广泛应用,所以在申请专利时起名叫“显示系统X-Y位置指示器”,只是人们觉得“Mouse”这个名字更加让人感到亲切(像老鼠一样拖着一条长长的连线),于是就有了“鼠标”的称呼。而第一台鼠标是用两个互相垂直的滚轮来收集两个坐标轴上(X轴,Y轴)的运动数据,它的功能也仅有(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两种简单的操作功能。

直到1968年轨迹球的到来,改变了鼠标定位方式。不但摆脱直向操作,在使用感受与便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当然,在那个时代里没有LOL,没有吃鸡,更没有淘宝天猫购物网~在电脑的世界里只有干不完的商务工作,算不完的科学运算。

而轨迹球的出现,给了那个时代的设计师或是商务人士起到了天翻地覆的工作变化,不仅工作效率提升了,就连一些难以操作的曲线设计都不需要依靠绘图工具便可轻松完成。因此尽管在未来的三十多年里(光电鼠标、光机鼠标)的出现,都没能够动摇他在电脑周边的重要地位。

它的工作原理和机械鼠标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机械鼠标又名滚轮鼠标,当拖动鼠标时会带动鼠标底部滚球转动,从而实现电脑屏幕中指针移动”。
而轨迹球鼠标在工作时首先由滚轮的运动带动X和Y方向的转轴转动,转轴上固定的多级充磁磁体也随之转动,进而促使对应的霍尔软件发出信号,屏幕上指针的移动轨迹就有这个信号确定下来。轨迹球鼠标使用时只有上面的球在运动,基座不动,这种传感信号无需接触,避免了磨损现象。像现在的Google手机、黑莓手机等都已采用了轨迹球的工作方式,普通手机的方向按键也将被轨迹球所取代。
如果说这样介绍你还觉得太专业化,那就给你打个通俗易懂的比方“你可以把它当成倒过来的机械鼠标”其内部原理也与机械鼠标有很多的类似之处。它的最大优点就在于使用时不用像机械鼠那样到处乱窜,节省了空间,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劳。相对一般鼠标,轨迹球由于其设计上的特点,有定位精确,不易晃动等优点,适合图形设计,3D设计等. . .

就如刚才所说,轨迹球在设计建模或是一些需使指针精准定位的技术活上,那肯定是技压群鼠的。当然这只是它分内工作的一部分,传统鼠标的使用必须以手腕对鼠标进行拖动,长期以来,手腕部分的压力过大,高强度大幅度的拉动鼠标会加重手腕的负担,甚至造成手腕酸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手腕病变,手掌不听使唤轻微抖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鼠标手。

使用轨迹球鼠标则可以减轻这方面的担忧,轨迹球鼠标并不会要求对鼠标进行拖动,我们是使用手指对轨迹球进行滑动从而达到拖动光电鼠标一样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保护我们的手腕。而且不需要移动鼠标使轨迹球在不平整表面或是狭隘的空间,都能自由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这些“另类”手伴们

相信很多使用轨迹球鼠标的小伙伴,都知道生产轨迹球鼠标的商家在国内还是蛮少的,不过有在生产轨迹球的商家也都是配件类商品中的大公司,比如罗技、双飞燕、宜丽客。
鄙人有幸,以上提到的这些牌子自己也都使用过,并且还入手了很多不同类型的轨迹球鼠标,以下就拿出6款个人感觉不错,且适用性强的轨迹球鼠标,分享给大家。
罗技M570

我入手的这款罗技M570,是拇指版的轨迹球鼠标,相信很多用罗技轨迹球的小伙伴,应该都认识我手上这款M570轨迹球,当时一经发售就获得了圈内的广大好评。

轨迹球都有一个核心重点设计,那就是得符合人体工学,手握感强烈,而这款轨迹球整体的外形设计以及手握感,在当时确实都获得了圈内人一致的好评。

不过用久之后发现,罗技M570整体的塑料感还是满强的,底部容易变质,而且在滚轮处用久了,长期清理,也会变得较为干涩难以操控。
食指轨迹球

轨迹球除了拇指操控,也有食指操控的类型,而我手上的这款食指版轨迹球,移动电脑光标的方式,就是使用食指进行操控的。

这款轨迹球整体的手握感也很强,除了手感好以外,在功能性上也做到了极致。
一共有10个按键,能够实行按键的自定义设置,而且还自配了自定义软件,能够轻松的进行设置。

除此之外,像什么3挡DPI调节、同时操控两台电脑这样的黑科技,在这台食指轨迹球上,都能轻松做到。

然后一共是有三种连接方式,可以无线连接、有线连接、蓝牙连接,几乎满足了各类设备的不同连接方式,功能上都快比电竞鼠标来得全面了。
魔方轨迹球

当时入手这个魔方轨迹球鼠标,纯属喜欢它搞怪解压的外形,有时候上班无聊或想事情时,就会握着它,转一转轨迹球,晃一晃遥感啥的。

还真别说,功能这块也很强大,一个魔方六个面,有五个面都是拥有实际功能的,比如遥感、轨迹球、实体按键啥的。
你可以把它变成激光笔在投影仪上进行演讲,也可以把它变成游戏手柄,玩一些遥感游戏,也可以把它变成轨迹球鼠标,连接电脑进行办公。

不过讲真,整体造型迷你,所以如果是用来轨迹球办公,根本没有任何手感可言,很难操作的。不过我前面也讲了,入手这款魔方轨迹球纯属被他搞怪解压的造型给吸引。
空中轨迹球

魔方轨迹球是空中轨迹球的一种,如果是想将空中轨迹球用在工作中,我个人建议入手这款空中轨迹球。

它整体的造型有点像飞机上的起飞摇杆,只需用手握住,蓝牙连接后就能立刻远离办公桌面,躺着也能操作电脑光标。

而这类空中轨迹球鼠标,更倾向于使用在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上,因为很多时候这些设备的使用场景很局限,如果有了无线的空中轨迹球鼠标,就能把这种局限给打破。

这款轨迹球的整体功能上,也是蛮强大的~
一共有10个按键,还搭载了多媒体遥控,像用在电视、PPT演讲上,都能轻松应对。
蓝牙的连接方式连手机也能轻松匹配,玩一些遥感类游戏。
护腕垫轨迹球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键盘下面都会放一个防止鼠标手的护腕垫,而这款护腕垫轨迹球鼠标,就是将护腕垫和轨迹球进行合并,既能放松护腕,又能起到轨迹球光标的操控,岂不美滋滋~

整体的高度和键盘差不多,然后护腕垫部位内部用的是弹性海绵,鼠标位置一共有三个操作键(轨迹球、左键、右键)基本的轨迹球鼠标功能。

使用感受嘛~我个人感觉还好而已,虽然手腕能得到压力缓解,但是轨迹球整体会偏小了一些,操控起来多多少少还是有限制。可能是我用大号轨迹球习惯了,用起这类小号轨迹球总觉得不得劲~
一体式键鼠轨迹球

最后要聊的这款黑科技集一身的一体式键鼠轨迹球,是我最近刚入手的键鼠,整体使用感受还不错。

功能太强大,我们一个一个聊,先来聊聊键盘位置吧~
键盘位置和普通的键盘大致相同,拥有108颗按键,然后按键用的是阶梯式的造型,在打字的过程中很贴合手掌,不会在快速输入的时候卡壳。

轨迹球位置有点类似我上一款护腕垫轨迹球,拥有5键轨迹球鼠标,几乎能满足我日常工作和休闲的整体使用。
然后在轨迹球的左右两侧分别是皮革制的护腕垫,整体键盘配上护腕垫还蛮大台的,也正因为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手腕在键盘上打字的同时长期触碰在皮革护腕垫上造成解乏。

那这个键鼠除了硬件功能强悍以外,软件部分也是很全面的~
通过专用的软件,可以对键盘进行5组自定义功能的设置,而且通过F1-F5自定义按键,能够快速进行自定义按键的切换。
可以选择蓝牙连接款,也可以选择线材连接款,在USB接收器或线材的收纳上,这台一体式键鼠轨迹球也很细心的将其隐藏,让使用者能够感受到键鼠的多处人性化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这次和大家分享的轨迹球知识与好物就先到这了,如果觉得还不错,别忘了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