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是我试图理解“bits/pixel*frame”时在百度看到的,原答有点笼统,补充记录一下
Bits/(Pixel*Frame):数据密度,bits指视频码率,pixel指像素数,横向像素×纵向像素,frame指帧率。这个参数指,视频每1帧图像中1单位像素所分配到的平均码流。后文缩写为BPF。
- 一般来说,BPF越高,单张画面的质量会越好,细节表现越真实,视频相对越清晰。(动画例外,相同BPF下动画显得比电影,游戏视频等更清晰)
- 关于对比,BPF不能完全作为标准,比如相同编码、码率、分辨率相同时,30fps的视频,BPF为0.159,而60fps的视频,BPF则是0.079,画面更流畅。
但相同编码、分辨率、帧数相同时,BPF越小,视频码率越低,画质越差。 - 视频大小同理不能作为评判标准,相同编码、BPF相同时,若帧率相同(常见为23.976fps、24fps),分辨率越高,码率越低。
简单举例来说,同样是3000kbps、24fps的两个视频,1280*720分辨率在实际观看中要比1920*1080清晰度高。
总结:BPF是视频质量三要素(码率、分辨率和帧率)的主要体现。分辨率、帧率相同时,BPF越高越好。如有不同,对比码率、分辨率、帧率,择优选择。
但有一点很迷惑。我看到Bits Per Pixel (BPP,每像素位数) 的计算公式为
(Width x Height x Framerate x BPP) / 1000 = Bitrate in kbps
引自Using Bits Per Pixel (BPP)
莫非Bits Per Pixel 和 bits/pixel*frame是一个意思?
扩展:VFR(可变帧率)vs. CFR(恒定帧率)
VFR 模式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模式,使用这个模式,可以录制这个视频最低的 FPS 帧数,比如(您设置的FPS 是 60,但是您录制的这个视频,在某一个时间段这个画面都不会动,那么选择这个模式就可以记录60帧数以下的帧数,从而节省资源损耗,录制的体积也变小)VFR(可变帧率)vs CFR(恒定帧率) - Bandic
Premiere Pro CC早已支持VFR,因此无论剪辑还是收藏,都建议优选VFR视频。
参考文章:
视频清晰度与数据密度_运维-CSDN博客
是什么决定了视频的清晰度? - 哔哩哔哩
CBR.ABR.VBR的转码清晰度有什么区别?- 哔哩哔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