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对环境负面影响,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摘 要: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校怎样充分利用网络特点,构筑顺应时代潮流的校园文化,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挑战。本文论述了计算机网络背景下校园文化的特点,分析其所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给出了在此背景下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负面影响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它基于校园,将师生作为主体,将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它依托高校这一载体并藉此反映和传播文化现象,属于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自身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不过却并非是在封闭环境下形成的相对静止的文化形态,发展受到社会文化推动与影响。当前伴随高校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网络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校园中,而在目前看来,计算机网络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点

信息化校园的产生,让校园文化有了全新的技术渠道,网络变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极佳平台,网络环境使得校园文化出现了一定的改变。

(一)校园网络文化变为校园文化在的一种新形式

校园网络化的最直观结果,是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产生交集,摩擦出新型校园文化,也就是校园网络文化。它属于校园文化在网络背景下的一种发展。指的是高校校园主体和互联网紧密关联产生的文化形态,有着世界性、开放性、对等性、交互性等特征,它避免了主客观分离,达到了现实和虚拟文化的并行,构筑起新型校园文化社区。

(二)网络背景下校园文化主体参与形式的平等

网络文化主要特点是虚拟交互,在虚拟环境中,网民将扮演一个虚拟的社会角色,交往趋于平面化,是标准的平等交往。学校青年学生受到影响,在价值取向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多元与个人本位化特点,这在校园网络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显著。而且,网上参与的虚拟性让在'同学“、'同乡“这些在交往上的'限制“被化解,进而让交往变得更加自由、平等[1]。

(三)主流文化影响变小、高校校园文化更具社会属性

多元价值的前提是文化交流与比较,借助网络,大学生能够认识诸多文化与价值观点,通过反思和理解,产生自身独有的价值观与文化观。因为大学生愈发依靠网络的点知识并受到教育,所以,价值的多元性发展定会导致社会主流文化对其影响的降低。随着校园信息化的不断进步,社会文化也开始更多的对校园文化产生影...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

登录会员

7079f5ff82cfac0c452faa2c1f357d20.png

773d5907648eeae6d32207c14e470447.png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