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构区是幼儿园各年龄段都适宜开展的区域活动,它对水源、位置和装饰物品的要求不高,普通的建构材料在各个年龄段都可以投放,非常适合各种区角活动和搭建活动。
建构区的环境创设要注意哪些要点?各年龄段的活动可以如何开展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建构区是为幼儿提供各种拼插类、积木类、积塑类玩具,以及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等替代玩具,让幼儿通过堆叠、拼插、组合进行建构游戏的区域。
建构区的功能为: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手部的精细动作和大肌肉活动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数学 领域关于形状、空间、数量等方面核心经验的提升;发展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提升幼儿关于抗挫折能力、好奇心和专注度等方面的学习品质。
布置原则空间需求大:幼儿建构游戏持续时间长,同类材料多,在进行拼搭时,需要有一个比较宽阔的场地。
地面平整:建构作品由于造型需要,通常会放在一个平面上进行展示,所以建构区的地面或桌面要平整。
留有作品展示空间: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墙面和柜面,有效展示幼儿作品。
建构区的区域按空间布局和功能可划分为积木构建区、积塑料拼搭区、作品展示区。
积木建构区提供了形状不一、颜色各样、大小不同的木制材料,供幼儿平面搭建和立体搭建。
积塑拼搭区可以提供各式各样的塑料拼装玩具,由于这类材料的可塑性非常强,拼装的作品不易散落,深受幼儿喜爱。
作品展示区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有限的台面和墙面来呈现幼儿的作品。较小的作品建议摆放在室内柜子台面、走廊台面上,对于不易展现的作品,可以利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张贴在建构区的墙面。
来看看建构区的环境设计吧~
各年龄段建构区发展目标
技能发展
3-4
岁
○ 能拼插各类积塑玩具,学会平铺、垒高等技巧
4-5
岁
○ 熟练掌握各类建构材料的使用方法, 学会延伸、围合、错位等搭建技巧
5-6
岁
○ 学会镂空、镶嵌等搭建技巧,手指灵活,能快速实现自己的搭建计划
社会性水平
3-4
岁
○ 能在建构游戏中坚持10分钟以上,且过程中不打扰他人
4-5
岁
○ 能与同伴进行联合游戏,遇到问题会采用商量、建议的策略进行解决#遵守规则,自觉整理材料
5-6
岁
○ 能与同伴进行合作游戏,清晰自己的任务
语言发展
3-4
岁
○ 能用2—3个词语简单描述自己的作品,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
4-5
岁
○ 能较详细地介绍自己的作品,会采用商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5-6
岁
○ 在搭建过程中能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能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
科学经验
3-4
岁
○ 初步感知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感知物体的结构特征
4-5
岁
○ 会按照一定规律选择游戏材料,能辨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和空间方位
5-6
岁
○ 能根据不同材料的特征进行想象和搭建,空间想象三维立体并能表征出来
艺术发展
3-4
岁
○ 认识5种左右的颜色,能简单拼出形状,并进行想象
4-5
岁
○ 能用图画、符号进行简单的建构计划,作品具有立体感且颜色不杂乱
5-6
岁
○ 能利用线条和颜色画出自己的建构想法,能进行较为复杂的造型设计,注重颜色选择和搭配
各年龄段建构区所需材料
建构区材料具有开放性、低结构性,所以各种类型的材料基本都适宜每个年龄段的幼儿使用,为了让材料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我们作如下建议。
常见区中区材料
怎样进行建构区活动呢?我们来看一个大班的餐厅活动。

大班建构活动

活动目标
1. 尝试选择用不同材料围绕主题搭建作品。
2. 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积塑玩具若干。
2. 开放性的所有区域材料。
操作要点
1. 幼儿能够围绕主题,大胆用不同材料尝试搭建。
2. 操作过程中,可熟悉不同建构技巧。
3. 学习以合作的方式商量、讨论。
指导建议
1. 教师在游戏前,引导幼儿确认搭建主题,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
2. 教师在观察幼儿操作时,充分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适时介入。
观察记录
琦珺在建构区搭建“图书馆”二层和三层间的楼梯,二楼有一个美丽的阳台,她准备把楼梯搭在这里。琦珺用长方形2×6积塑板以错层的方式搭建楼梯,从二楼开始,一块一块通向三层,琦珺已经很熟练了,一楼通向二楼的楼梯也是她做的,她很快发现了问题:楼梯还没建到二层就已经没有足够宽度了。“还不够高,”琦珺说,“我知道了,用小一点的积塑板,2×4板。”
于是,她重新用2×4板做,但还是与刚刚一样,琦珺停下来,想了几分钟,梓灵走过来说:“要不还是做电梯吧。”琦珺把楼梯拆掉,要放弃的样子,“琦珺,不如你去看看木工区的楼梯吧。”老师给予了提示。
“是啊,去木工区看看!”琦珺仔细观察后,眼里放光地回来:“我知道了,做旋转楼梯!”琦珺拿起 2×4积塑板,小手灵活地动起来,一块板横着摆,一块板竖着摆,不一会就搭好三分之一了,琦珺的旋转楼梯转了3次弯,琦珺用手指比作小脚,在楼梯上走,一脸满意的表情。
但是,在3个转弯处,琦珺发现有些不稳定,于是,她又用砖块将楼梯支撑起来,砖块的高度琦珺试了好几次,一块一块地加,终于稳定了。“老师,你看,旋转楼梯!”琦珺高兴地跳起来。其他小朋友也围过来,睿睿用小手一阶一阶地走上去,绕几个圈:“我到二层啦!”睿睿显得很兴奋。
活动评价
幼儿在建构活动中问题解决的意识很强,在搭建楼梯时,发现了楼梯不够高的问题,她很快分析出原因,楼梯的高度与宽度有矛盾,琦珺想到解决办法,把板换成小一点的,其实2×6板和2×4板只是长度有差别,而宽度并没有差别,更换板后,还是没有成功,琦珺有些沮丧,一边的小伙伴劝琦珺放弃楼梯改做电梯,琦珺有些犹豫。此时教师介入,提醒幼儿看看木工区的楼梯。
琦珺立即行动,并有了启发,改成旋转楼梯,这种技能的迁移能力是建构活动中的深度学习,并在迁移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根据楼高,旋转楼梯旋转了3次,平缓地从二楼到三楼。
建构区活动


适合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材料有哪些?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哦~

幼儿园区域环创指导
定价:39

王秋,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任职于广州市黄埔区香雪幼儿园,副高职称。2019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一等奖获得者。广东省督导评估专家。
往期推荐1.暑假“环创宝典”在手,开学你就不用愁
2.材料要怎样在美工区发挥作用?
3.如何根据幼儿年龄段投放音乐区材料?
4.益智区这样创设,促进幼儿创造性的探索
5.与环境对话,增强角色游戏意识

好多人说找不到“幼师宝”啦!大家一定记得给我们加“星标”哦~
微信又改版,点赞和“在看”都有啦~

图书策划:黄乐
编辑:夏梦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