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培智学校公开课教学设计
宝山区培智学校公开课教学设计
年级
九年级执教者
李玉霞学号
M027学科
数学课题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来源
培智轻度数学教材第13册课时
第6课时教材
分析教材来源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数学第十三册的“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时是这节内容中的第6课时。
教材分析
“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教学内容是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节中的一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得0,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和加法混淆,乘出来的积怎样写也容易出现错误。所以被乘数中间、末尾含有0的乘法是三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分散难点,教学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一般运算方法后进行的,这样可以使难点分散,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在乘的过程中0的具体处理方法。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我是由被除数中间有0的乘法引入,然后让学生按照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的一般法则,算出420×3=1260,然后教师再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小组探讨等方法学会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学情
分析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共有学生8人,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较高,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认真完成作业。A组3人,B组2人,C组3人。A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力较强,理解能力比较强,老师教学的内容能较好地接受,有意识记比较好,所以笔算能力较强。这组的同学对被乘数中间有0的一位数乘法掌握得比较好,但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学习特点。B组学生差异性也较大,总体而言思维能力较差,接受能力、计算都比较差,但学习态度认真,基本能完成教学要求,这组学生他们在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能用计算器计算。C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但在老师的帮助下能抄写、跟读。其中一位同学是自闭症,要家长陪读,一位同学自控能力特差而且经常不来学习,所以教学上有一定难度。
学习本内容的基础能力
A组的同学对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掌握得比较好,而且笔算能力较强。B组的学生在学习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和被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时能借助计算器完成学习任务。C组的学生只能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抄写练习题。教学
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小组探讨,正确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参与,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分层
目标A组: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小组探讨,能正确运用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B组:通过观察比较、小组探讨,正确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养成积极参与,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C组:通过帮助能抄写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竖式计算。养成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教学
重点掌握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方法。教学
难点理解被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的算理。教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
1、出示练习题
402×3 =
老师提出问题:这是我们之前学的被乘数中间含有0的乘法,运用到了之前的哪句口诀?(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练习
402×3 = 1206
402
× 3
1206
完成练习后,回答老师的提问。
A组B组的学生独立回答老师的问题。
C组的学生老师回答问题二、新授
1、现在李老师把题目变一变,请看有什么变化了?
教师出示例题420×3,被乘数中的0在末尾了
提问:这道题怎样用笔算?然后让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2、然后教师再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书上也用了相同的算法,请你们看一看,看得时候想这样的问题:两题的竖式格式有什么区别?
4、教师着重强调(询问式):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乘数要写在被乘数末尾的0 前面一位的下面,被乘数的末尾的0,在积的末尾添上。
5、教师总结:被乘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然后再把被乘数末尾的0落下来。1、学生先按一般方法计算。同时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420×3=1260
420
× 3
1260
2、有其他的方法,请你上来写一写。请有其他方法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做?(小组探讨)
3、没有其他的方法,请你们看看书,书上有没有答案。学生看书时想问题,这两种方法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书上的两种方法哪种更方便?为什么?(小组探讨)
4、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投影仪,C组个别辅导)。
三、新课练习1、出示巩固练习题
620×4= 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