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博客答辩,科学网—有必要写一个答辩总结 - 李云斌的博文

有必要写一个答辩总结

已有 4487 次阅读

2009-6-1 17:4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答辩总结

1、    关于整体形象问题

衣冠得体大方,是学生就要有学生样子,不能穿着打扮像个老板,不合适;不能不修边幅,我们不是某些类别的人,整洁的问题要把握;第一印象要留好,自我介绍简洁明了,尽快进入正题。

2、    关于报告的表达方式问题

态 度是决定表达方式的关键因子,你心理上害怕,反映出来就是思维迟缓,容易短路,口齿不清晰,眼神缺乏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慌乱,不知所措,没有合适的连 接词等等。而且,说话的时候声音洪亮适中,少用语气词,不用感叹词,表达意思清楚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最好感觉有点挑战的意 味,让激情的血液六流遍身体每一个地方,全力以赴去准备答辩。另外,有热情不等于有一切,积极只是一个基本的态度,我们要自信,但不能孤傲,要谦逊,但不 能低三下四。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主观条件来面对问题和事情。

3、    关于报告内容问题

我认为,报告的关键性问题:背景、意义、目的,简明扼要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清晰明了,大家都知道的方法一语带过,大家了解少的方法,用技术路线图或流程图的方式解释清楚;对于有实验的朋友,实验方法要交代清楚,有没有样地,选取的样本典型性如何,实验方法的原理简单说,实验过程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说明白,尽量用白话说出来;

实验方法难免会有一些缺陷,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如何解决的。

数据处理用的是什么软件,具体用什么方法,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一语带过,不可拖泥带水。

研 究结果,这事表达你全部成果的关键,建议应该占报告的大部分,我认为60%到80%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分配比例;说结果的时候挑主要的说,挑关键的提出 来,结果总要表达一定的问题,这个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东西,其原因是什么,这事体现一个研究很重要的东西,不可忽略。

展望、 讨论和存在的问题:要少,一定不要超过10%的时间分配比例,硕士生的研究水平很难在宏观尺度上说出发展方向,只是基于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未来的研究可以 在哪个方面进行,而讨论,就是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比较,这一部分就是表达你的成果是处于一个什么水平,什么状态;而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没有完美的研 究,存在问题是正常的,可以从研究方法本身制约性说,也可以说出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有待以后完善的地方,但是不足,缺点,尽量不要说,自己夸大自己的缺点不 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4、    关于学术问题

老师的提问都是学术的问题,很少涉及私人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心遇到窘境,除非老师和 你很熟;学术的问题,就要有学术的方式回答,严谨是老师很欣赏的,因此在短时间内来完整的,有逻辑性的回答老师的问题是得高分的保证。学术问题有可能很细 致入微,这就需要细心地尽快地弄清楚问题其中的内涵,所以对自己的所要面对的学术问题提前有一个比较充分的准备,是答辩之前就应该做充分的工作。

5、    关于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老 师的提问也很少要难为人,即使难为下,也不会很难堪,除非这个学生特败类,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回答(我们这届已经有一个同学因为答辩的时候不回答老师的问题 被cut了),或者跟老师胡扯,或者等等。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态度的问题,自信而不高傲,谦虚也不卑微。我们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来面对答辩老师的问题:老师 是为你好,利用自己的学识给你提一些意见建议希望真的给你帮助;老师提问题绝不是有意刁难,老师很可能是对你研究的东西不够清晰,希望了解的详尽;老师提 问的时候是本着一种负责人的态度来说的,大可不要认为老师在揭短;回答问题千万不要绕圈圈,简明扼要是取得高分的首要因素!

6、    关于交流问题

在 答辩过程中,和老师的眼神交流很重要,让别人了解你,都是从眼睛开始的,所以眼神上一定要跟上!除此之外,也要适当照顾下观众的情绪,浅浅的一个微笑,可 能会让你的亲友团对你信心程度大大提高,那样气氛就又不一样了。答辩时候的交流,老师在提问的时候看着你的眼睛的时候千万不要不理老师,那是完全错误的, 一定要给老师信息就是:老师,你问的问题我懂了。

7、    策略

为什么叫策略,其实就是投机取巧,有些人的实验方案上是有漏洞 的,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或者逃避下,(当然这虽然不太可能,不过可以碰碰运气)就把你做明白的地方说详细了,做的有漏洞的地方说成条件限制等,当然这种小 把戏很难逃过老师们凌厉的眼睛,所以还有一个备用的策略就是弱化漏洞,说它不重要,或者说对你这研究它的影响很小。我很不建议投机取巧,但也可能成为狗急 跳墙的一种方式。

这是我作为一个答辩者总结的,当然老师有老师的角度,而且未必会从我说的这几方面入手,但是我想,态度和充分的准备,以及基本的言语表达都是必要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云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41-235472.html

上一篇:考博后记

下一篇:也谈“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