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seenter 延迟_那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延迟满足”,你用对了吗?

PART1 那个“不听话”的孩子

记得有次带暖暖去买水彩画笔,我带她去货架前,让她自己选,她看了会儿选了一个36色的。我想起之前姥姥给她买的是个128色的,就问,你不选一个多一点颜色的吗?她想了想说,这个够了。

带暖暖出去结账的时候,收银台旁边有一个很小男孩,大概3岁的样子,脸哭得通红,抱着一个小火车的玩具哭个不停。

小男孩的父母站在身后,大声说:“就不给你买,不能你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开了这个头,就没完没了。”

孩子还是不依不饶地哭,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

大概是发觉周围人都在看,父母有点不好意思,抬起头解释说:“说了给买彩笔了,能画画,多好啊。成天就要玩具,有什么用,这可不能惯坏了。”

回去的路上暖暖问我:“我觉得那个弟弟就是想要小火车,为什么他爸爸妈妈要给他买彩笔呀?”

我说:“可能他爸爸妈妈觉得彩笔更有用,或者那个小弟弟已经有小火车了,换一个礼物吧。”

暖暖想了一下,还是很疑惑的说:“可是......小弟弟明明就不喜欢彩笔啊。”

我没说话。

其实我能理解刚刚那个小男孩的父母,有可能确实孩子小火车玩具很多,有可能是真的希望他能喜欢画画,也有可能是希望建立一种家庭规则。他们这样做大概是想让孩子“延迟满足”,以此来帮助孩子培养自控力,做事有规划。

但“延迟满足”的方式真的是最好的方法吗?

36bfc0e6ee4d6d4184eb347a26862437.png

PART2 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长大后什么样?

说到“延迟满足”,大概大家都会想到最著名的那个“棉花糖实验”。

从1963年开始,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先后在600名3-6岁孩子之间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第一批有32个孩子参加,最大的5岁8个月,最小的只有3岁半,他们被要求在充满诱惑力的棉花糖前做出选择: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去吃掉面前的棉花糖,那么15分钟之后会被额外奖励一块棉花糖。如果没坚持住吃掉了,那就没有额外的奖励了。

米歇尔教授离开之后,房间内的摄像机记录了孩子们面对诱惑的各种真实表现——有一部分孩子,在教授离开之后立即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

一部分孩子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试图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手盖住眼睛,或者目光转向其他的地方,或者踢桌子玩;

还有的孩子试图去闻一下,舔一下,或者偷偷咬一口,希望教授回来之后仍有奖励。

c3a4f34c2b8dbdf48fb5d3f81b3b71c8.gif

时间到了。差不多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真的坚持了15分钟,并且得到了额外的奖励。过了十八年(1986年),实验小组回访了这一批获得额外奖励的孩子,发现他们很多方面比同龄的孩子表现优秀。

1990年又有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当年实现“延迟满足”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在SAT的考试中成绩比同龄人更加优秀。

在2011年的时候,第三次跟踪调查发现,那一批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已经步入中年,在事业生活方面,的确相对来说比较成功。

这个棉花糖延迟满足的实验,是近代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以至于提到发展心理学里的“自控力”的时候,老师们必定都会讲到它。

而在传播的过程里,这个实验也被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成功来自自控力。

这句话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哭声免疫””延迟满足”一起,被用于很多训练孩子情绪管理和自控力的家庭教养中。

比如:几个月的孩子就被训练自己入睡,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孩子喜欢一个玩具,不能立马就买给他;孩子哭了不能立马抱立马问,必须要先自己一个人待一会,冷静一下。

但这样的孩子,真的就变得能自律,能自控了吗?我有一个朋友,是典型的“延迟满足”养大的孩子。她告诉我说,从小她哭了她妈妈从来不抱她,要求她自己先好好想一想。想要一个洋娃娃或者一个公主裙她妈妈从来不会当下给她买。有时候她妈妈也会送她礼物,但都是妈妈挑好的,不是她最想要的那一个。

她说:"有一次吃过晚饭,我跟妈妈去散步,特别想要吃一根雪糕,我觉得咬着雪糕跟妈妈手牵手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可妈妈对我说,你这次期末考好了,妈妈给你买一袋冰激凌。那次考试我考得很好,妈妈真的兑现了承诺买了一袋子冰激凌,可我真的没那么兴奋,我想要的不是冰激凌本身啊。”

我这位朋友如今是一位企业的项目总监,能力超强,收入可观,时间也相对自由,按理说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状态,但她给人感觉总有点紧绷,总是把自己陷在工作里,不敢休假,不愿意打扮,在感情的总是患得患失,她自己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觉得我配不上那些美好的生活,我不够好。

当然,我朋友的故事只是一个个例,但是我始终觉得,那些从未得到过满足的孩子,也许从来没有体会过当下拥有的快乐,他们在童年那些期待一次次落空的时刻,该有多失望啊。

a840cf60045a9029f6007e1a2d2a2f56.png

PART3 延迟满足,到底满足了谁?

所以,棉花糖实验的结果是错的吗?我不这么认为。能完成“延迟满足”的人,能拥有自控力的人,确实更有能力克服人生的困难,更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相当一部分人对“延迟满足”是有误解的!棉花糖实验中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在4-6岁的年龄范围,最小的孩子也有3岁半。

而4岁之前被迫接受延迟满足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善,来自身边的安全感也尚未建立完善,这个时候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反而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丧失。

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时无刻的爱。我们永远无法挽回,长时间不回应孩子的需求所造成的后果,以至于失去他们对我们的信任和依赖。

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在稳定和安全环境中的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和自控力,而经常不被满足被欺骗的孩子,则很难有自控力。

如同后来约克大学的斯图尔特.尚卡尔教授认为的那样,棉花糖实验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实验了孩子们面对诱惑而控制自己本性的抗压行为。看上去有趣,实际上挺残酷的。

我们来想想,那么小的一群孩子,面对着充满诱惑力的棉花糖,却被告知如果等待十五分钟会有更多的奖励。

有的孩子很着急,伸手想要拿糖,却又纠结于内心深处对更多奖励的渴望,于是压抑自己的本性,继续纠结地等待,以至于一边崩溃地大哭,一边无望地等着。

这种带有强迫性的权威和控制力,来自于身边的大人,而不是来自于孩子内在的自驱力。

让孩子崩溃大哭的那些压力,来自大人。

4c8fe4cff582423e3faf79fe5d550ec7.png

PART4 如何帮孩子建立“自我延迟满足”的品质?

真正的“延迟满足”,应该是“自我延迟满足”,而不是被“延迟满足”,而“自我延迟满足”往往来自于孩子的“满足”。其实,孩子是极易被满足的。

在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中,2-4岁的孩子,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孩子最需要的,是非常亲密的亲子关系来获得自主意识和自我的认可,而不是“等一等”的训练。

只有建立了充足的安全感之后,那些需要告知孩子的底线和规则,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规矩和边界感。童年首先要充满爱与被爱,其次才能填进去各种相对公平的规矩。这才是完整的童年。

当然,并不是孩子要玩具就要买玩具,要星星就要给星星,只是延迟满足需要建立在孩子有自主权的基础上。

比如:孩子可以选择要一个抱抱,还是要一个人待一会。

比如:孩子有权用自己的压岁钱或零花钱选择满足当下的愿望,或者累积起来完成更大的心愿。

我曾看到过一句话特别喜欢:你以为很多事是可以重复的,还有下一次,但你错了。包括你儿时的万花筒或纸飞机,抄作业或买糖果,早就是此生的最后一次。

小时候我们那么想要的洋娃娃,现在才抱在怀里,真的还能跟当时的心情一样吗?

所以,即使孩子临时想要一个小火车玩具,在有条件给予的情况下,满足一次又何妨呢?难道孩子真心的笑脸,不比一个“威严的规则”来得更重要吗?

节制地给予,远比完全控制更能让孩子信任和追随我们。我相信,能时常得到满足的孩子,反而不会怀抱着一个玩具执着到不撒手,如果是,我想他是真的喜欢吧。

而那些被曲解的“延迟满足”,和被权威笼罩着的各种“规矩”,真的会伤害孩子的童年。那些不被给予物质的缺乏,孩子长大后或许会用其他方式索取,而童年缺乏的安全感,或许会用一生中的很长时间来找寻。

d7f2753d54861378200bbda0a28a4041.png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我深以为然。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