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c()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不太会相信calc()是css中的部分。因为看其外表像个函数,既然是函数为何又出现在CSS中呢?这一点也让我
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有一同事告诉我,说CSS3中有一个属性能实现自适应的布局,首先让我想到的是box-sizing,但跟我说还可以计算,这让我不得
不想起calc()。因为早先在官网和一些blog上看到相关的介绍,但一直没有深入,也没有自己去测试过。今天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彻底学习了一下
calc()。于是就有了这篇blog,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平时在制作页面的时候,总会碰到有的元素是100%的宽度。众所周知,如果元素宽度为100%时,其自身不带其他盒模型属性设置还好,要是有别的,
那将导致盒子撑破。比如说,有一个边框,或者说有margin和padding,这些都会让你的盒子撑破。我们换句话来说,如果你的元素宽度是100%
时,只要你在元素中添加了border,padding,margin任何一值,都将会把元素盒子撑破(标准模式下,除IE怪异模式)。这样一来就会相当
的麻烦,平时我们碰到这样的现象时,也是相当的谨慎,有时甚至无法解决,只能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就算你通过繁琐的方法实现了,但有于浏览器的兼容性而导
致最终效果不一致。虽然前面介绍的CSS3属性中的box-sizing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的问题,其实今天的calc()函数功能实现上面的效果来得
更简单。
什么是calc()?
学习calc()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知道calc()是什么?只有知道了他是个什么东东?在实际运用中更好的使用他。
calc()
从字面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函数function。其实calc是英文单词calculate(计算)的缩写,是css3的一个新增的功能,用来指定元
素的长度。比如说,你可以使用calc()给元素的border、margin、pading、font-size和width等属性设置动态值。为何说
是动态值呢?因为我们使用的表达式来得到的值。不过calc()最大的好处就是用在流体布局上,可以通过calc()计算得到元素的宽度。
如需转载,烦请注明出处:http://www.w3cplus.com/css3/how-to-use-css3-calc-func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