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算法与实现_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

博客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算法相关实验信息、差分干涉相位图及实验结果,聚焦于合成孔径雷达算法的实际应用与呈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为一种高精度的形变测量仪器,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GB-InSAR)已经在形变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相位。由于不同时刻气象条件的不同,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的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大气延迟。通常采用基于PS技术的补偿方法,根据大气相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其进行合理的建模与估计。北京理工大学的胡程教授等,在2018年10月26日,利用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IMO体制地基雷达,在河北省迁安市首钢马兰庄铁矿开展了测量工作。对时序干涉相位图的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图像的干涉相位随距离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无法建立有效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常规的补偿方法不再适用。

8764f3fee2dc37660c30b9d57c3d6f00.png

图1 实验信息

该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于气象条件是随时间变化的,在较差天气条件(降雨、强风等)下,大气在空间上非均匀变化,导致大气相位可能表现出复杂的空变性,无法建立合理的多参数模型来模拟大气相位。针对该问题,胡程教授等开展了非线性大气相位的补偿方法研究。该工作拟发表在《雷达学报》2019年6期“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专刊 “地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非线性大气相位补偿方法”(胡程,邓云开,田卫明,曾涛),现已网络优先出版。

728a7015d88302685468f39c6a29c003.png

图2 差分干涉相位图

该文首先采用常规方法对时序干涉相位图进行大气相位补偿,根据PS点的补偿后相位序列的标准差,进行稳定PS点的选择;其次采用聚类算法对稳定PS点进行子区域划分,并提取出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然后构建Delaunay三角网连接控制点,通过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估计出所有PS点的大气相位,从而实现空变性大气相位的有效补偿。采用该文所提方法,对460幅雷达图像进行了处理,相比于常规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干涉相位图中的非线性大气相位分量。

f2be10dce1c24cbef1d13e65a37b9d1e.png

图3 实验结果

了解详细内容请点击下面 阅读原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