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CPU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每隔几年,生产技术上来说会有新的制程商用,生产技术更是几乎每两三个季度就会更新。目前电脑CPU市场几乎是被Intel和AMD霸占。国产龙芯CPU和麒麟系统虽然已经面世有些时间,但距离大范围桌面商用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决定一个CPU性能的主要有四个因素:核心数、频率、一二三级缓存大小和核显。除此之外,当然功耗、制程、超频等出厂生产工艺也决定了CPU的性能。
核心模块自不必说,核心数越多跑起程序来越游刃有余,但是也要结合制程、功耗、主频和缓存来看,通常来说,核心和功耗、线程相对应,核心数越多功耗和线程数量就越大。虽然现在移动CPU多采用低压版本,但是cpu性能在功耗上也是可以体现出来。
缓存模块,缓存的大小是决定一个CPU 工作效率极为重要的因素,同样也是生产成本最为昂贵的一部分,缓存分为一二三级:一级缓存相当于头脑中书,二级缓存相当于书架上的书,三级缓存就相当于书房的书,那么硬盘就是图书馆了。如果想调阅一个内容,哪个快不言自明。所以也可以这么说:缓存越大性能越强。最强的服务器级CPU E7-8890 v4拥有24核心 48线程同时3级缓存为60M随之售价也要三四万。
最强的服务器级CPU 至强E7-8890 V4 24核48线程
主频,现在已经不能够单独的来评估一个CPU 的性能,因为现在睿频技术和超频技术的发展日臻成熟,在intel系列的CPU中后缀带K的为不锁倍频可超频的桌面级CPU。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里面的移动CPU只能睿频加速不能够超频,因为CPU超频会瞬间将CPU的温度升高,如果没有有效的降温措施,就会瞬间损坏CPU核心。
香港玩家用液氮冷却i7-6700k超频至7Ghz
常规CPU后缀解析图
显卡,当下的核显的性能已经超过入门级的独显,尤其是在移动办公领域内,核显更是拥有很大的市场。但是核显的显存是和系统内存共享的,如果装载内存本身不大的话,如果再没有独显的话,运行大型程序或者玩游戏就是雪上加霜了。
点击下方,关注我,获取更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