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符号大全_GD&T | 位置度公差的理解过程

12.21-22,GD&T(几何尺寸和公差),苏州,确定开课​mp.weixin.qq.com
16369c98a3e3d82af7e84218bbdf4722.png

b907d7606747a5f1ec23d4bb5217b2e8.png

位置度公差是最常见的形位公差之一,如何准确理解位置度公差对我们充分理解图纸要求及设计意图非常重要。以下是本人对于位置度公差的理解过程(或思维过程)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里我将对位置度理解过程分为如下七步:

第一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形状

第二步:理解修正符号,确定补偿公差

第三步:按基准建立参照基准体系

第四步:确定公差带在参照基准系统内的方向和位置

第五步:识别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

第六步:考虑同步要求的影响

第七步:确定测量方法和评估依据

1b42afc60c3d08b25eb07342bed131a3.png


我们就下面这个例子中两组孔的位置度来逐步说明整个理解过程。

edb94f16f4cb685bb49dc04020fc20a0.png

第一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和形状。公差带大小及形状是由公差框格中的公差值来确定的,公差值的大小就是公差带的大小。就位置度而言,公差带只有三种形状:两平行平面,一个圆柱或一个球,具体形状则由公差值前有无直径符号φ或球面直径符号Sφ来确定,如果公差值前有直径符号,它的公差带就是一个直径等于公差值的圆柱;如果公差值前有球面直径符号Sφ,它的公差带就是一个直径等于公差值的球;如果公差值前没有任何符号,它的公差带就是相距公差值的两平行平面。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6个φ8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1的圆柱,而4个φ12的孔的位置度公差带是直径为0.2的圆柱。

第二步:理解修正符号,确定补偿公差。修正符号都是紧随着位置度公差值出现。位置度公差可以由MMC,LMC或RFS等修正符号来确定位置度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如果公差值后没有任何符号,则默认为RFS状态,也即公差带的大小与被测孔的实际尺寸无关,此时要求无论被测形体的实际尺寸是多少,位置度公差值都是形位公差框格内规定的公差值,因此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共同构成的边界随着实际尺寸的变化而变化,无法形成一个固定的边界。

如果公差值后面带MMC符号(即圈M符号),则表示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公差值只适用于被测形体在MMC时,当被测形体的实际尺寸从MMC向L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被允许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此时位置度公差值随着被测形体的实际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个公差的一起作用下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边界,这个边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实效边界VC。孔在MMC时,它的VC就是它的内部边界,而轴在MMC时的VC就是它的内部边界。

如果公差值后面带LMC符号(即圈L符号),则表示公差框格内的公差值只适用于被测形体在LMC时,当被测形体的实际尺寸从LMC向MMC偏离时,该偏离量将被允许补偿到位置度公差带上,此时位置度公差也值随着实际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在它们的一起作用下同样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边界即实效边界VC,孔在LMC时,它的VC就是它的外部边界,而轴在LMC时的VC就是它的外部边界。(关于边界的理论请参考本人前面的文章《GD&T边界的理解及应用》)

上图中两个位置度公差均是MMC状态,因此它们的公差带的大小只适用于孔在MMC时的位置公差。比如对φ8的孔来说,当它的实际尺寸在MMC时(φ8),它的位置度要求为φ0.1,当它的实际尺寸在LMC时(φ8.25),就得到了最大的位置度公差补偿量φ0.25(φ8.25-φ8),因此此时允许的总位置度公差带就变成了φ0.1+φ0.25=φ0.35, 位置度公差与尺寸公差一起构成了它的实效边界为:φ8-φ0.1= φ7.9。同样道理,对φ12的孔来说,当它的实际尺寸在LMC时,允许的位置度公差最大,可以达到φ0.6,而它实效边界则是φ12- φ0.2= φ11.8。

第三步:按基准建立参照基准体系。参照基准体系是由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参照基准按序指定基准形体来建立的。基准形体与模拟基准形体的关系就约束了零件的自由度。图中两个位置度的参照基准体系相同,均由基准A和B指定的基准形体建立,其中基准A基准形体是零件的端面,其理想的模拟基准形体则是与端面最高点达到最大接触的一个理想平面,这个理想的基准平面与端面的配合关系就约束了零件的三个自由度(两个旋转自由度及一个平移自由度);基准B的基准形体是零件的外圆,它的理想模拟基准就是与零件外圆达到最大接触的一个最小理想圆柱,零件的外圆与这个理想圆柱的配合关系作为第二基准时约束了零件的两个自由度。这样通过基准A和B定位后,零件就只剩下绕B轴旋转的一个自由度。由于这两组孔都是绕轴均匀分布的,因此无需约束这个旋转自由度。需要注意的是,基准形体符号后面也可以用MMB,LMB或RMB的修正符号来修正,由此带来了对模拟基准形体的不同要求。图中B基准形体是带MMB修正符的,因此它模拟基准就是基准形体B的MMB边界φ80.2。当基准形体B的实际尺寸向它的LMB(φ80.0)偏离时,将允许有基准的偏移(漂移),允许的偏离量就是基准形体的实际边界与MMB边界的差值。(至于基准漂移对位置度公差的影响,我们可以另行专题讨论)

第四步:确定公差带在参照基准系统内的方向和位置。位置度公差带应位于由基本尺寸定义的相对于参照基准形体的被测形体的理论正确位置,应根据参照基准的优先顺序逐步确定。要定义一个形体的位置度,首先必须用理论尺寸来定义它在参照基准体系中的理论位置,这个理论位置也就是位置度公差带的位置。本例中6个φ8的孔的6个位置度公差带应整体与A基准平面平行,并由理论尺寸8定位(即相距A基准面8mm),所有六个圆柱公差带的中心轴线均应相交于B基准轴线,并沿B基准轴线径向均匀分布(60°夹角);而四个φ12的孔的四个位置度公差带绕B轴径向均匀分布,其中心线交于B轴,交点距A基准20mm,并与A基准平面成30°角。

第五步:确定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形位公差框格的标注方式决定了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如果形位公差框格放在形体的尺寸或箭头引起的说明下面,或将形位公差框格侧面或端面与尺寸形体的尺寸线的延长线相连,则表示被测要素是尺寸形体的中心要素;如果形位公差框格用带箭头的指引线直接与形体相连或把形位公差框格侧面或端面与形体的延长线相连,则表示被测要素是被测形体的表面要素。另外如果形位公差框格下有BOUNDARY的注释,则表示被测要素是指形体的周边轮廓。对于位置度来说,一般我们控制的都是被测形体的中心要素,或是不规则尺寸形体的轮廓要素。本例中的两个形位公差框格均标注在尺寸的下面,它表示被测形体的被测要素是孔的中心,因此它要求的是孔的中心轴线位于在理论位置的公差带内。

第六步:考虑同步要求。满足同步要求的条件是:1)参照基准相同,2)基准的顺序相同,3)基准的修正符号相同。所有满足同步要求条件的形位公差应在同一基准体系内同时满足。同步要求实际上增加了各个被测形体间的相互关系的要求。当我们在评估图纸上的一个形位公差时,应考虑是否与其它形位公差符合同步要求的条件。本例中的两个位置度的参照基准,基准顺序及修正符号均相同,因此它们符合同步要求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两个位置度公差同时评价,同时满足。如果用检具测量的话,就是要求我们对这两个位置度在一次装夹后同时评判。

第七步:测量方法及评估依据的确定。经过前面六步的分析,我们对位置度的具体要求已经很清晰了。最后一步的目的是找出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评价这个位置度以能更深入地理解它。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用形位公差清晰地定义了一张图纸却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测量方法来评价它,那这种设计也是失败的。位置度的测量方法只有两种:功能检具或计量型测量。我们知道,当位置度公差在MMC时,它与尺寸公差一起构成它一个实效状态边界,满足这个边界条件的零件都是合格的,因此可以用一功能检具来测量评估。在RFS时,由于不能构成一个固定的边界,因此无法用功能检具,只能用计量型测量测出它的实际位置,计算与理论正确位置的差异来得出它的实际位置度,这个时候如果基准是MMB,我们还需计算基准的偏移量对位置度的影响,所以说RFS时位置度的测量比较复杂,测量成本也较高。那么LMC呢?前面讲过,位置度公差在LMC时它与尺寸公差也构成了一个VC固定边界,但这个边界是位于材料的内部的,因此我们无法用功能检具来测量。

从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我们已经了解了基准形体及其边界状态,公差带的大小形状及其修正符号,公差带的位置及被测要素,并且我们也知道了这两个位置度要满足同步要求,这样我们就可设计一个功能检具来同时测量这两个位置度。基准形体A可以用一平板来作为它的模拟基准形体,而基准形体B的模拟基准形体是它的MMB边界,就是一个垂直于基准形体A的一个内径为80.2的套筒。零件按A,B定位后可以旋转,并在B的模拟基准形体内微量窜动。检测这两个位置度的检测销是两组分别位于它们的理论正确位置的具有固定尺寸的销子,这两组销子的相对位置固定。第一组六根用于评估φ8的孔的销子直径是它VC边界,即为φ7.9,第二组四根用于评估φ12的孔的销子的直径则为φ11.8,要求零件一次装夹后,两组销子能同时完全进入零件的相应孔内。

以上是对位置度公差的理解过程,其它形位公差的理解过程大致与这个过程类似。任何复杂的形位公差,经过这七步的分析后一般都能得到较为全面透彻的理解。当你理解了形位公差的具体含义及要求,并且知道了如何来评价这个形位公差后,就能真正地理解设计意图了。

希望对大家能有点参考价值。也希望指正和批评。

38a0435668ab290c24f9afa74378998f.png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Y14.5 - 2018 是关于尺寸与公差标注的标准。gd则是表示计算尺寸的最大允许偏差。 根据ASME Y14.5 - 2018的标准,尺寸与公差标注是为了确保机械零件的制造和组装符合预期要求,并保证零件之间的互换性。标准包含了一套用于标注尺寸和公差符号和方法,以便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制造。 在这个标准中,gd代表的是“最大允许偏差”。偏差是指零件的实际尺寸与其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gd则定义了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当进行零件制造时,必须确保其实际尺寸在该允许范围内。 ASME Y14.5-2018标准还包含了其他标注符号,如直径、角、平行等,用于标示各种尺寸的要求。通过正确使用这些标注符号,制造人员可以了解到零件尺寸和公差的要求,并能够根据这些要求进行操作和制造。 总而言之,ASME Y14.5 - 2018标准是一个用于尺寸与公差标注的规范,旨在确保机械零件符合规定的尺寸和公差要求。gd作为其中的一个标注符号,表示的是计算尺寸的最大允许偏差。通过正确使用该标准和其他相关标注符号,制造人员可以保证零件的精确性和可互换性。 ### 回答2: ASME Y14.5-2018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一项关于尺寸和公差标注的标准。这个标准的中文版是ASME Y14.5-2018中文版,它定义了一套统一的标注规范,用于在机械零件和工程图纸上标注尺寸和公差信息。 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设计、制造、装配和检验过程中,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和公差都能够准确地得到控制和表达。标准中规定了一系列标注符号和规则,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尺寸和公差要求。 尺寸标注是指在工程图上用数字、字母和符号来表示零部件的实际尺寸。公差标注是指在尺寸标注后面用符号和数字表示所容许的上下浮动范围。尺寸和公差的标注是通过在尺寸线和尺寸带上添加标注符号和标注文字来实现的。 ASME Y14.5-2018中文版标准还包括了关于公差控制、公差值的选择、最大材料条件和最小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它还详细描述了使用Geometric Dimensioning and Tolerancing(几何尺寸与公差)方式进行标注的规范和要求。 总的来说,ASME Y14.5-2018中文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它为机械零件的尺寸和公差标注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可靠性。 ### 回答3: ASME Y14.5 - 2018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制定的关于尺寸与公差标注的标准,该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工程师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如何正确地标注产品的尺寸与公差。 ASME Y14.5 - 2018标准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指南,帮助工程师们在图纸上明确标注产品的尺寸和公差要求。这些规定和指南涵盖了尺寸和公差的定义、符号、线条和箭头的使用、尺寸链以及公差值的表示方法等方面。 尺寸标注部分包括了直径、长、宽、高等尺寸的标注方法。公差标注部分则包括了公差值的表示方法,如最大公差、最小公差以及公差带等概念,以及公差带的符号表示方法。这些标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产品的可互换性和功能性。 ASME Y14.5 - 2018还提供了各种复杂几何特征的标注方法,如圆柱、平行、垂直位置等。通过这些标注方法,工程师们可以清楚地说明产品各个特征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总而言之,ASME Y14.5 - 2018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工程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供了统一的标注方法,帮助工程师们明确产品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并确保产品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