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盘会消失,凡是能转的最后都会消失:盘点电脑硬盘发展史

原标题:凡是能转的最后都会消失:盘点电脑硬盘发展史

电脑磁盘问世至今已有超过62年的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很多规格转瞬即逝成为过往的云烟,小编整理了几个不为大众所知的稀罕货,请大家一睹为快吧!

2寸软盘:

很多朋友还收藏有3.5寸软盘(下图蓝色),不过比它更迷你的2寸软盘(下图白色)恐怕很多人都不曾见过。富士在1989年发明的2寸软盘存储容量720K字节,可能连一张你的自拍照都存不下。

2c5f389e1580d86fbf3dbab786f72612.png

CF硬盘:

CF存储卡规范中也有一个可以支持ATA协议的版本,1992年日立制造了1GB容量的CF硬盘,体积跟小仓鼠差不多。如今CF标准虽然已经随着SD卡的普及而式微,但依然活跃在一些单反相机中,只不过现在的存储卡全都使用闪存介质,而不是当年的机械盘片了。

3747263d5f77e81deee07b8680ed82a3.png

MO光磁盘:

问世于1988年的MO光磁盘的外观与软盘非常相似,但存储密度要高出很多,容量可以达到软盘的数百倍。MO盘用来存储数据的依然是磁性软盘部分,不同的是,它在通过激光加热盘片后才能满足磁头写入数据的需要。MO盘后来被更廉价的CD-R刻录盘取代。

9ac58f85583427dbcc97122a07bf6ede.png

佳能光卡:

第一眼看到它你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张太阳能板,其实这是佳能在上世纪90年代研发的2MB容量光卡,它就像不会旋转的光盘,主要用于医疗信息储存,仅存在了很短的时间。

84ff12f134ba7a5ec4bb33643e0f7602.png

下一个消失的会是谁?

耗死了光存储,2.5/3.5寸机械硬盘能够沿用至今的确非常不易。不过下一个被淘汰的很可能就是它了。

78adfe417c48a7341044e6422bcd6f12.png

尽管机械硬盘制造商还在试图通过重拾MO盘时代的光辅助磁记录技术来延寿,机械式的磁盘能够压榨的潜力已是非常有限。取代机械硬盘的必然会是使用闪存的固态硬盘。

c5bf946f3022668cf3b204ff1b24212d.png

东芝在1987年发明了NAND闪存,经历SLC、MLC、TLC的发展,从半导体制程微缩到3D堆叠技术诞生。固态硬盘的主流容量已经从2008年时的32GB、64GB,发展到如今的480GB、960GB。

92da6e7398b8d691a1386275bb064318.png

前不久在旧金山举办的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东芝宣布了96层3D QLC闪存的位密度达到8.5Gb/mm2,单个闪存管芯的容量为1.33Tb。

19e4ba0cd4b9849e9d1ec0d4bfa877e4.png

e96a0c5ae97991dfbcbe1beee5f96076.png

而在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东芝也照顾了闪存的性能需求,下一代128层堆叠3D TLC闪存将应用四闪存平面设计,闪存写入性能将达到64层3D TLC的2.3倍。

ac083bac46f4aaa73518270d369bf44d.png

现在一块入门固态硬盘的价格比机械硬盘还要便宜,200元左右就能买到东芝原厂的TR200 240GB固态盘,而一颗500GB的机械硬盘的价格还在300元以上。虽说每GB容量的成本还是机械盘有优势,但是在考虑性能和容量需求之后,就不难理解机械硬盘正在被淘汰的趋势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