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阵列建立分区,在Linux上创建磁盘阵列———RAID-5

RAID(廉价磁盘冗余数组)简称磁盘阵列,把多个硬盘组合成一个逻辑扇区,使多个性能较差的硬盘在性能方便,达到甚至超过价值更高、容量更大的硬盘。并增加了数据集成度、容错功能、处理量、容量。本篇博客只介绍最常用的RAID-5

RAID-5概述

在RAID5中,至少需要3块硬盘,因为需要差错校验,所以实际的硬盘大小应该是硬盘数减一,减去一块空间奇偶校验的硬盘。每块硬盘最好容量相同,RAID5会根据每块硬盘最小的一块硬盘容量将数据拆分,平均分配给每块硬盘,如下图所示:

427f8f04d30818591907fa24234c9552.png

案例:在Red Hat Linux6.5上创建RAID-5

RAID模块为kernel支持模块,默认的配置文件为/etc/mdadm.conf,是系统kernel默认读取的

(1)首先在Linux安装4块硬盘,/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每块硬盘20G

(2)硬盘装好后,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否则无法使用

(3)使用mdadm命令将4块硬盘创建为raid5卷# mdadm -C /dev/mdo -a yes -l 5 -n 4 -x 0 /dev/sd[bcde]

-C表示(create)创建raid

-l表示(level)raid的级别

-n表示(number)设备的数据

-x指定初始阵列的富余device数目

9d639a500197a3d01479a024ee3486d1.png

(4)通过mdadm -D /dev/md0查看RAID创建情况

b84823677ee74d52b6866f7362722c1c.png

(5)使用fdisk /dev/md0 重新对新的/dev/md0进行分区,分区后效果如图所示

e582ec815730430e1b2fd4a1521806b8.png

(6)创建完后别忘了对分区进行格式化# mkfs.ext4 /dev/md0p1

(7)将raid卷挂载到目录下

2003f92e18f09e6eb74372429815c18b.png

(8)添加到默认挂载文件中,让其随系统启动自动挂载# vim /etc/fstab

c4a21fde46c97853733a1b9720b19cd6.png

这样,RAID-5磁盘阵列就建好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