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_设备分类对设备维护落地的意义

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企业生产必要条件之一,而设备的正常运转又需要维修,设备的维修涉及的方法及理论很多,其中可靠性维修的理论被研究的较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靠性维修的实施仍存在许多问题 。

一方面与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关,另一方面与可靠性维修的实施方法不当有关,而最基本的就是我们的设备分类,通过对设备的分类,建立基本全面的设备故障信息,让我们每一位设备人都对设备的故障有统一的认知和维修方法论,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实际情况下,针对每个工厂不同的管理制度,国家标准(GB/T 14885-94)早在1994年就有了相关的介绍,领值就这一标准做一个详细的分享。

常见设备划分

01

按资产属性和行业特点分类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年1月批准发布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4885-94)。该标准按资产属性分类,并兼顾了行业管理的需要。包括了十个门类,其中七类为设备。目前各产业部门对行业设备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①机械工业将机械设备分为6大类,动力设备分为4大类,共有10大类。其中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起重运输设备、木工铸造设备、专业生产用设备、其他机械设备、动能发生设备、电器设备、工业炉窑和其他动力设备等。

②化学工业设备可分为反应设备、塔、化工炉、交换器、贮罐、过滤设备、干燥设备、机械泵、破碎机械、起重设备和运输设备等20类。

③纺织工业设备可分为棉纺织设备,棉印染设备,化纤设备,毛、麻、丝纺织设备,针织设备和纺织仪器,毛、丝、针织、纱线染整设备类等。

④冶金工业设备由于行业特点,按联动机组加以分类。主要分为高炉、炼钢炉、焦炉、轧钢及锻压设备、烧结机和动力设备6大类。

02

按设备在企业中的用途分类

1)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是指企业中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设备,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设备。

2)非生产设备

非生产设备是指企业中用于生活、医疗、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基建等设备。通常情况下,企业设备管理部门主要对生产设备的运动情况进行控制和管理。

03

按设备的技术特性分类

按设备本身的精度、价值和大型、重型、稀有等特点分类,可分为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设备。所谓高精度设备是指具有极精密元件并能加工精密产品的设备;大型设备一般是指体积较大、较重的设备;重型、稀有设备是指单一的、重型的和国内稀有的大重型设备及购置价值高的生产关键设备。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发的《主要生产设备统计目录》,对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设备的划分作出了规定,凡精、大、稀设备,都应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进行划分。

04

按设备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分类

按照设备发生故障后或停机修理时,对企业的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与造成损失的大小,将设备划分为三类。

    ①重点设备(也称A类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修的对象,尽可能实施状态监测维修。

  ②主要设备(也称B类设备),应实施预防维修。

  ③一般设备(也称C类设备),为减少不必要的过剩修理,考虑到维修的经济性,可实施事后维修。

重点设备的划分,既考虑设备的固有因素又考虑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客观作用,两者结合起来,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切合实际。EAMic中的设备种类、级别、功能、类型等台账信息均可帮助企业完成上述分类的定义及划分。

针对不同的工厂的设备分类,在EAMic中建立完整的维修操作规程是可靠性维修的保证。目前,许多工厂企业的维修过程是:设备损坏找维修人员,维修成功后继续生产,至于维修的效率、可靠性及质量却无人管理。

事实上,有许多的维修因为可靠性不高,形成日后的故障突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设备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是中国企业在设备管理实践中形成的、融合国内外管理特点,并基于中国企业管理组织体系实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实行设备管理标准化组织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于EAMic重点用户群体之一——维修人员来说,以设备分类作为维修管理分类的依据,不同类设备的维修方式不同,通常按照设备管理分类确定各类设备的维修管理分类,以维修管理分类作为设备管理模式的划分准则,对不同分类的设备建立其相应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

1.A类设备的维修方式:采取点检定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并辅以可靠性维修的管理模式,其中预防维修、点检定修、可靠性维修的策略如下:

预防维修PM (Prevention Maintenance):根据检修的技术条件和目标要求,主要以时间为依据,预先设定检修工作内容与检修周期。

点检定修:是在点检制、预防维修的条件下,将检修负荷压到最低限、强化减少维修停机时间、实现可预测的均衡修理负荷的一种维修方式。实际应用该维修方式时往往采用可靠性维修中的主动性维修策略,即【定期恢复】【定期报废】来确定定修周期。【定期恢复】是指要求按一个“特定的工龄期限”或在“工龄期限”之前,重新加工一部件或翻修一组件,而不管当时其状态如何。与此相同,【定期报废】是指按一个特定的“工龄期限”或在“工龄期限之前”报废,也不顾其状态。定期恢复和定期报废也称为定期检修TBM(Time Based Maintenance)。

可靠性维修RCM (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是以各类故障模型为基础、以故障分析和状态监测为手段、以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的一种设备管理方式,即在功能部位或元件的可能故障对整个系统可靠性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决定是否维修的一种维修策略。它需要先建立一个设备故障模型,然后以预计的或观测到的系统性能为基础,对维修过程和活动进行控制。 

2.B类设备的维修方式:采取以预防维修为主、辅以预知维修和事后维修的管理模式,其中预知维修和事后维修的维修策略如下 。

预知维修PDM (Predictive Diagnostic Maintenance):以设备当前的工作状况为依据,通过对设备技术状态和使用状态的监测和分析,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从而确定设备是否需要检修或最佳检修时机。状态检修的目标是以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达到对设备状态的良好把握,从而使设备的维修达到最佳效果。预知维修有时也称为状态维修CBM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事后检修/故障检修BM (Break Maintenance):当故障CBM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发生时进行修理的检修方式。 

3.C类设备的维修方式:采取事后检修或故障检修的管理模式。

设备的分级管理

在设备分类基础上,明确不同类设备的管理责任级别,形成责任明确的设备部、设备科、作业现场三级管理体系。

 (1)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

负责A 类设备的管理,对A类设备进行企业级的监管,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掌握A类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况,负责A类设备的点检 (受控点检点)、监测、故障(隐患)、检修的管理及任务计划审批、作业质量监控等。指导、监督二级厂矿设备科对B类设备的管理。

(2) 生产单位设备科

负责B类设备的管理, 对B类设备进行工厂级监管,包括B类设备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掌握A、B类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况,负责A、B类设备点检(受控点检点)、监测、故障。

(3) 现场作业区

负责A、B、C类设备的点检、维护及小修理作业,采集和提供设备的技术状态和使用状态数据信息及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按管理规定履行设备管理责任。 

每台设备的管理分类和管理模式的确定,是便于明确管理策略和管理责任的一种相对合理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往往还需要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 (如故障间隔MTTF)、维修的经济性原则和各种具体的情况,对已经确定的设备管理模式及其责任人进行优化和调整,设备的管理分类调整后,其维修方式和管理责任层级应相应进行调整。

声明:文章来自网络,作者未知,如涉侵权,请留言或直接联系编辑删除

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238c0270e38f366fe861308236f0efa2.pngca800cc524355e9e7fd5095fb4554631.png

12月南京-点检员12月广州-特种设备隐患排查风险预控及生产安全防火防爆12月广州-现代设备润滑管理与密封技术12月徐州-TPM-全员设备管理与维护实务高级研修班12月徐州-现代设备管理与点检实务培训2021年计划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