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2009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语音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2009年2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晓阳。

书    名

计算机网络技术

作    者

吕晓阳等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页    数

284 页

定    价

28 元[1]

开    本

16开

ISBN

7113094864, 9787113094867

计算机网络技术内容简介

编辑

语音

本书在选材上参考了目前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同类教材和最新科研成果,并充分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特点,力求新、精、准,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复杂的原理陈述,深入浅出,易读易懂,便于操作。本书共分8章:第1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数据通信的相关知识,第3章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第4章介绍局域网,第5章介绍网络互连知识,第6章介绍Internet基础与应用,第7章介绍网络操作系统,第8章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第9章介绍相关的实训操作,每章最后都准备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供学生课后练习与思考。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社会上各类计算机网络爱好者自学的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图书目录

编辑

语音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

1.2.1 计算机网络定义 2

1.2.2 计算机网络结构 2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功能 3

1.3.1 网络分类 3

1.3.2 网络功能 4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5

1.4.1 总线形 6

1.4.2 星形和树形 6

1.4.3 环形 7

1.4.4 网形 7

1.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8

1.5.1 计算机网络在个人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8

1.5.2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8

1.5.3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9

1.5.4 计算机网络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9

本章小结 9

习题 10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11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1

2.1.1 基本术语 11

2.1.2 通信技术指标 13

2.2 数据传输方式 14

2.2.1 串行与并行通信 14

2.2.2 串行通信方法 15

2.2.3 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 16

2.2.4 同步方式 17

2.3 数据编码技术 17

2.3.1 模拟信号编码 17

2.3.2 数字信号编码 19

2.3.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20

2.4.1 频分多路复用 22

2.4.2 时分多路复用 22

2.4.3 波分多路复用 23

2.4.4 码分多路复用 23

2.5 数据交换原理 24

2.5.1 电路交换 24

2.5.2 报文交换 25

2.5.3 分组交换 25

2.5.4 高速交换技术 27

2.6 传输介质 28

2.6.1 同轴电缆 28

2.6.2 双绞线 29

2.6.3 光纤 30

2.6.4 无线介质传输 31

2.7 差错控制技术 33

2.7.1 差错控制技术概述 33

2.7.2 奇偶检验 34

2.7.3 循环冗余检验(CRC) 35

本章小结 37

习题 37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通信协议 39

3.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与网络协议 39

3.1.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9

3.1.2 OSI参考模型相关的基本概念 42

3.2 TCP/IP体系结构 44

3.2.1 OSI 与 TCP/IP 体系结构的比较 44

3.2.2 TCP/IP应用举例 45

3.3 物理层 45

3.3.1 OSI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45

3.3.2 物理层实例 46

3.4 数据链路层 47

3.4.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 47

3.4.2 数据链路层实例 47

3.5 网络层 48

3.5.1 网络层路由的概念 48

3.5.2 网络路由实例 48

3.5.3 IP数据包分析 49

3.5.4 IPv6简介 51

3.6 传输层 52

3.6.1 传输层的基本概念 52

3.6.2 传输层实例 53

3.7 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7

3.7.1 会话层 57

3.7.2 表示层 57

3.7.3 应用层 57

3.8 TCP/IP协议数据包分析实例 58

本章小结 60

习题 60

第4章 局域网 62

4.1 LAN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62

4.1.1 总线结构 62

4.1.2 环形拓扑 63

4.1.3 星形拓扑 63

4.1.4 其他类型拓扑结构 64

4.2 局域网的IEEE 802标准 64

4.3 局域网的网络体系结构 64

4.3.1 局域网分层模型 65

4.3.3 LLC地址 66

4.3.4 LLC协议 67

4.3.5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68

4.4 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 69

4.4.1 ALOHA协议 69

4.4.3 IEEE 802.3标准 75

4.5 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 78

4.5.1 令牌总线的MAC协议 78

4.5.2 令牌总线的物理层规范 80

4.6 令牌环和IEEE 802.5标准 81

4.6.1 令牌环网的工作特点 81

4.6.2 令牌环的MAC协议 81

4.7 高速局域网技术与无线局域网技术 85

4.7.1 高速以太网 86

4.7.2 光纤环网和FDDI 87

4.7.3 ATM局域网 89

4.7.4 无线局域网 92

4.8 综合布线技术 95

4.8.1 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95

4.8.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95

4.8.3 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业标准 96

4.8.4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 97

4.8.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97

4.8.6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 99

4.8.7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99

本章小结 100

习题 100

第6章 Internet基础与应用 123

6.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123

6.1.1 Internet的定义 123

6.1.2 Internet的组成 125

6.1.3 Internet的管理 125

6.2 Internet的通信原理 126

6.2.1 TCP/IP协议 126

6.2.2 IP地址 129

6.2.3 域名系统 131

6.3 Internet的连接与测试 133

6.3.1 局域网接入Internet 133

6.3.2 公用电话网接入Internet 134

6.3.3 其他方式接入Internet 137

6.3.4 连接测试 140

6.4 Internet的主要服务 141

6.4.1 WWW服务 141

6.4.2 FTP服务 146

6.4.3 远程登录 149

6.4.4 电子邮件 150

6.4.5 新闻组 154

6.5 Internet的新技术 159

6.5.1 IPv6 159

6.5.2 Internet 2 161

本章小结 163

习题 163

第7章 网络操作系统 166

7.1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166

7.2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简介 167

7.3 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安装 167

7.3.1 与硬盘相关的基础知识 167

7.3.2 文件系统 168

7.3.3 安装的主要步骤 168

7.3.4 Windows Server 2003启动过程 169

7.3.5 系统维护和性能监测 171

7.4 活动目录 174

7.4.1 相关的基本概念 174

7.4.2 活动目录的基本概念 175

7.4.3 活动目录的安装 175

7.4.4 组织单位 179

7.5 用户管理 180

7.5.1 用户账户的概念 180

7.5.2 内置的用户账户 180

7.5.3 建立域用户账户 181

7.5.4 建立本地用户账户 182

7.6 组的管理 183

7.6.1 组的类型 183

7.6.2 组的使用准则 184

7.6.3 组的建立 185

7.7 DNS服务器 188

7.7.1 DNS工作原理 189

7.7.2 DNS服务的安装 190

7.7.3 DNS服务器的配置及测试 190

7.8 IIS服务器 193

7.8.1 IIS与WWW服务 193

7.8.2 Web服务与客户端程序 193

7.8.3 IIS组件的安装 194

7.8.4 Web服务器的配置 197

7.9 FTP服务器 200

7.9.1 FTP服务器的配置 200

7.9.2 创建虚拟目录 201

7.10 邮件服务器 202

7.10.1 邮件服务器的安装 202

7.10.2 邮件服务器的管理 204

本章小结 205

习题 205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207

8.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207

8.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207

8.1.2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208

8.1.3 构成网络安全威胁的因素 209

8.1.4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目标 210

8.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212

8.2.1 信息加密技术 212

8.2.2 数字签名技术 215

8.2.3 防火墙技术 216

8.3 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安全设置 217

8.3.1 定制Windows Server 2003 217

8.3.2 正确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218

8.3.3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账户 218

8.3.4 网络服务安全管理 220

8.3.5 设置审核策略 222

8.3.6 其他安全相关设置 223

8.3.7 使用IPSec 224

8.3.8 使用安全配置向导 227

8.4 网络管理技术 230

8.4.1 网络管理技术的概念 230

8.4.2 网络管理技术的分类及功能 230

8.4.3 网络管理协议 231

8.4.4 网络管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33

本章小结 234

习题 234

第9章 网络技术实训 236

实训1 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的连接 236

实训2 局域网组建与应用 241

实训3 网络连接测试与Internet应用 246

实训4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 253

实训5 用户账号的管理 259

实训6 DNS服务器的配置及测试 263

实训7 Internet信息服务器 267

实训8 网络安全管理 273

附录A 实训报告模板 280

参考文献 28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豆瓣

.豆瓣[引用日期2020-02-15]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现有省、市港口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基础上,借鉴新 一代的感知-传输-应用技术体系,实现对码头、船舶、货物、重 大危险源、危险货物装卸过程、航管航运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 有效传输和按需定制服务,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及人员提 供高效的管理辅助,并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水运信息服务。 建立信息整合、交换和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支撑 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 交通的要求,搭建高效、弹性、高可扩展性的基于虚拟技术的信 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平台低成本运行,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现以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为手段,以港航智能 分析、科学决策、高效服务为目的和核心理念,构建“智慧港口”的发展体系。 结合“智慧港口”相关业务工作特点及信息化现状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具体建设目标为: 一张图(即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在建设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上,建设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次接入和叠加规划建设、经营、安全、航管等相关业务应用专题数据,并叠 加动态数据,如 AIS/GPS/移动平台数据,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 "一张图"。系统支持扩展框架,方便未来更多应用资源的逐步整合。 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基于港口(航管)执法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统一的执法区域 管理和数字化监控平台,通过加强对辖区内的监控,结合移动平 台,形成完整的多维路径和信息追踪,真正做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 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 对区域港口与航运业务日常所需填报及监测的数据经过科 学归纳及分析,采用统一平台,消除重复的填报数据,进行企业 输入和自动录入,并进行系统智能判断,避免填入错误的数据, 输入的数据经过智能组合,自动生成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报 表,包括字段、格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同时满足扩展 性需要,当有新的业务监测数据表需要产生时,系统将分析新的 需求,将所需字段融合进入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平台的统一平台,并生成新的所需业务数据监测及决策表。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以港航应急指挥心为枢纽,以各级管理部门和经营港 口企业为节点,快速调度、信息共享的通信网络,满足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和过程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 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围绕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充 分考虑各航运(港政)管理处内部管理的需求,平台采用“全面 整合、重点补充、突出共享、逐步完善”策略,加强重点区域或 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行环境的监测监控,完善 运行协调、应急处置通信手段,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以“统筹协调、综合监管”为目标,以提供综合、动态、实 时、准确、实用的安全畅通和应急数据共享为核心,围绕“保畅通、抓安全、促应急"等实际需求来建设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整合和利用航运管理处现有相关信息资源,以地理 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 技术为支撑,结合航运管理处专网与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构建航 运管理处与各部门之间智慧、畅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 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考虑航运管理处安全法规及安全职责今后的变化 与发展趋势,应用目前主流的、成熟的应用技术,内联外引,优势互补,使系统建设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可维护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