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安装arch linux,ArchLinux硬盘安装

这里备份我的一份Archlinux硬盘安装的资料

安装前的准备

下载ArchLinux镜像文件,因为Arch更新很快,所以我们只需下载最基本的base包就可以了,然后可以通过网络来安装最新系统。

下载grub for dos,如果你是从LINUX安装,那就不需要这一步。

将grub for dos 解压,将其中的grub.exe和grldr文件拷到Windows系统盘根目录下,例如为C盘。在C盘下建立文件夹C:\boot\grub,将根目录下的menu.lst文件复制到grub目录下,清空文件内容,并添加以下内容:

timeout 10

title DOS/Win9x/Me/NT/2K/XP on (hd0,0)

root (hd0,0)

chainloader +1

title archinstall

root (hd0,4)

kernel (hd0,4)/vmlinuz

initrd (hd0,4)/initrd.img

注意:hd0表示用的是第一块硬盘,4表示你存放LINUX镜像文件的分区,一般这里4为D盘。

编辑系统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在最后一行加入如下内容:

c:\grldr="grub"

重启计算机会就可以进入安装程序。

基本系统的安装

重启计算机后,到操作系统列表时,选grub选项,接着选archinstall这一项,开始安装。待屏幕不再有大片的英文字母滚动,我们拥有临时终端的控制权后,做如下操作:

创建一个临时目录,用来挂载iso所在fat分区:

# mkdir archiso

挂载iso所在分区到新创建目录:

# mount -t vfat /dev/hda4 archiso

注意:这里你的分区可能不像往常一样是/dev/hda4,而是/dev/sda4

挂载iso文件到/src目录:

# mount archiso/arch*0.8*.iso /src -o loop -t iso9660

开始安装:

# arch/setup

安装源的选择,选择CD-ROM

分区操作:出现主目录( MAIN MENU) 后,选 Prepare Hard Drive,接下来的目录中选择 Partition Hard Drives 进入 cfdisk 2.12 分区工具操作界面。“上下”键将高亮条移动到你所分出的空闲分区。“左右”键,选操作动作:new为新建分区,write为将新建分区写入硬盘分区表,分区操作完成后. Quit为退出 cfdisk. 回车结束分区操作,回到上级目录。(分区提示:至少两个分区,一个用来挂载 "/",一个作为 swap 交换分区。这里不用考虑分区类型,下一步将会让你选择分区类型。)

设置挂载点:选择 Set Filesystem Mountpoints ,根所文字提示 Select the patition to use as (swap,/,.....),正确选择相应的挂载分区。当出现 Patitions were successfully mounted 的时候,挂载完成。

安装包选择:回到主目录,选择 Select Packages ,一路回车(因为,我们安装的是base包,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没什么选择的余地)到回到主目录

安装软件包:主目录下选择 Install Packages 进得安装

内核安装 (一路回车,略)

启动管理器安装(个人爱好,推荐grub,现在几乎用的都是grub),安装到 /dev/hda或/dev/sda

注意:在这里提示你修改menu.lst时,记得将windows系统前的注释去掉,这样万一安装不成功你还可以进入到WIN,再想办法。默认是没有进入WINDOWS选项的。

修改/boot/grub/menu.lst,添加如下代码装windows添加到grub引导列表中:

title WinXP

root (hd0,0)

chainloader+1

boot

注:这一步可以不要,menu.lst中己经有进入WINDOWS的选项了。

到此基本系统安装完成。

配置系统

Arch的特点和ubuntu很相似,在线安装,在线升级,平滑升级到最新版本,所以对Arch来说,网络太重要了。 在安装好基本系统以后重启进入Arch的字符界面。最要紧的就是配置网络。 如果你在装基本系统时没有设置一个普通用户可以现在添加一个,首先给root设置一个密码:

passwd

添加一个普通用户:

useradd -m -G users,wheel,audio -s /bin/bash/ yourname

配置网络

如果你的IP是动态的,那么修改/etc/rc.conf成相应代码:

lo="lo 127.0.0.1"

eth0="dhcp"

INTERFACES=(lo eth0)

ROUTES=(!gateway)

如果你的IP是静态IP,编辑/etc/rc.conf如下:

lo="lo 127.0.0.1"

eth0="IP" #这里是你的IP

gateway="default gw 192.168.0.1" #这里是你的网关

重启后ping下自己看网卡是否正常,有结果证明网卡正常,可以使用。

ADSL拔号上网,在基本的安装包中己带有拔号工具re-pppoe,相关的命令有:pppoe-setup,pppoe-start, pppoe-stop, pppoe-status,第一次使用时可以先执行pppoe-setup,进行 拔号设置。

我的ADSL设置

用过了网上所有的方法,都不能自己拔号上网,最后我发现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正常拔号。

通过WINDOWS系统拔号上网,然后在网络连接中查看服务器IP,记下来,比如为:222.75.45.1。

在/etc/rc.conf文件中,将网关填成服务器IP地址。让路由用网关的IP。设置如下:

# -----------------------------------------------------------------------

# NETWORKING

# -----------------------------------------------------------------------

HOSTNAME="myhost"

lo="lo 127.0.0.1"

eth0="dhcp"

INTERFACES=(lo eth0)

gateway="default gw 222.75.45.1"

ROUTES=(gateway)

然后再执行:

pppoe-setup

其中DNS,跟据提示设置为:server,设置成功后就可以执行:

pppoe-start

现在就可以通过拔号正常上网了。

更新系统

编辑/etc/pacman.conf添加服务器地址。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快一点的服务器地址,添加进配置文件。找出相应的地方,如下添加,以下是我找的几个服务器地址。

[current]

Server = ftp://cle.linux.org.tw/pub2/ArchLinux/current/os/i686

Server = http://mirrors.lcuc.org.cn/archlinux/current/os/i686

Include = /etc/pacman.d/current

[extra]

Server = ftp://cle.linux.org.tw/pub2/ArchLinux/extra/os/i686

Server = http://mirrors.lcuc.org.cn/archlinux/extra/os/i686

Include = /etc/pacman.d/extra

[community]

Include = /etc/pacman.d/community

[unstable]

Server = http://mirrors.lcuc.org.cn/archlinux/unstable/os/i686

Include = /etc/pacman.d/unstable

我ADSL 2M带宽可以达到240k/s ^_^

更新己安装的系统至最新版本

pacman -Syu

安装xorg

安装xorg,及xorg的配置工具hwd

pacman -S xorg hwd xterm

配置xorg 利用hwd配置xorg很简单:生成xorg.conf文件

hwd -x

在/etc/X11目录中就有了一个xorg.conf.hwd文件,先测试一下文件是否能起作用

Xorg -config xorg.conf.hwd

如果屏幕出现图形界面,可以移动鼠标,说明正常。更改文件名xorg.conf.hwd为xorg.conf

mv xorg.conf.hwd xorg.conf

用startx命令试试,正常的话,会出现xterm的界面。然后退出图形界面,回到命令行.

安装alsa,让系统出声

安装alsa驱动

pacman -S alsa-lib alsa-oss alsa-utils

运行下面的命令系统会自动帮你设置好声卡

alsaconfig

将alsa加入后台运行。

#cat /etc/rc.conf

DAEMONS=(syslog-ng network netfs crond alsa)

安装KDE环境

安装KDE基本环境

pacman -S kdebase kde-i18n-zh_cn

注:在没有配置字体前不要进入X环境,否则KDE中显示的是乱码,不能显示中文。

在/etc/rc.conf中加入kdm,开机自动进入KDE桌面环境

#cat /etc/rc.conf

DAEMONS=(syslog-ng network netfs crond alsa kdm)

配置中文环境

修改/etc/rc.conf:

# cat /etc/rc.conf

LOCALE="zh_CN.utf8"

LANG="zh_CN.utf8"

HARDWARECLOCK="localtime"

#TIMEZONE="Canada/Pacific"

TIMEZONE="Asia/Shanghai"

KEYMAP="us"

CONSOLEFONT=

CONSOLEMAP=

USECOLOR="yes"

修改/etc/locale.gen:

# cat /etc/locale.gen

en_US.UTF-8UTF-8

en_USISO-8859-1

h_CN.GB18030GB18030

zh_CN.GBKGBK

zh_CN.UTF-8UTF-8

zh_CNGB2312

然后运行:

locale-gen

安装,配置字体

pacman -S ttf-arphic-ukai ttf-arphic-uming ttf-fireflysung

ttf-bitstream-vera ttf-ms-fonts xorg-fonts-75dpi xorg-fonts-100dpi

去文泉驿的网站www.wenquanyi.org下载文泉驿字体pcf版(不要用ttf版)。 目前的版本: wqy-bitmapfont-pcf-0.8.1-7.tar.gz 因为Arch默认是关闭点阵字体的,我们要打开它。 进入/etc/fonts/conf.d/目录 删除10-bitmaps.conf(它是个链接文件,原本指向no-bitmaps.conf),我这里按照上面的安装不存在这个目录。 运行:

#su - root

#cd /etc/fonts/conf.d/

#ln -s no-bitmaps.conf yes-bitmaps.conf //我这里也不需要这个步骤

在/usr/share/fonts中建立一个目录,命名为wqy-bitmapfont 代码:

mkdir /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

解压文泉驿字体包,将里面的pcf字体复制到/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目录。

tar zxvf wqy-bitmapfont-pcf-0.8.1-7.tar.gz

cp *.pcf /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

切换到wqy-bitmapfont目录。完成如下操作。执行以下命令:

#cd /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

#mkfontdir

#cp fonts.dir fonts.scale

#xset +fp /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

编辑/etc/X11/xorg.conf 在Files段里的

FontPath "/usr/share/fonts/misc"

下面添加

FontPath "/usr/share/fonts/wqy-bitmapfont"

再运行:

#fc-cache -f -v

到这里,字体就装完了

安装fcitx输入法

pacman -S fcitx

修改配置文件$HOME/.bash_profile,在其中添加如下代码:

export XMODIFIERS="@im=fcitx"

export XIM=fcitx

export XIM_PROGRAM=fcitx

fcitx &

这样当用户登陆X环境时,fcitx就可以自动运行。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