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公众号的缘由还是为了总结大学四年的种种经验而起。不过都是在去单位坐公交车时零零散散的记叙,难免有些逻辑混乱,还请包涵。至于为什么是“上”,是因为就业的经验只能开个头,剩下的待到今年转正,明年拿到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再来补充罢。
众所周知,我本科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专业,在这四年我学到了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并且的的确确能够内化于自身,为后面的事业编考试做足了铺垫。
可能有人常能听见“中文不是一个万金油专业吗?中国人还用学中文?”之类,令中文系学子气到不行的问题。不过在我就业时所报考的国家企事业单位来看,中文系和其他专业一样,也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国级事业编、部级事业编、市级事业编、区级事业编(含教师编)的一些岗位都是招收中文系或加上法律系、新闻系的,或者只招中文系的。并且中文系在考事业编(公务员)笔试时简直是良机尽占。其中的言语理解、申论对于中文系来说就是白拿分的题目。
在考某国级事业编时,进入面试的五个人里,除了我是中文系出身,其他都是考过国考且学校排名在top 100的双一流硕博非中文系研究生。本科中文系能跻身于其中,大抵也是证明了中文系在面对事业编考试时得天独厚的实力罢?仔细想想,被我刷掉的top 100的双一流硕博研究生还有多少呢?最后的面试落败一方面因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学历相较于其他四位考生过于寒酸。且暂按下不提。再回到四年大学生活的总结上,我给各位中文系同窗的经验就是“多读经典,多练文笔”。只有多读经典,才能做到工作写材料时言之有物;只有多练文笔,才能做到读硕时写报告时心中有数。中文系四年下来,读什么、怎么读,决定了毕业后你的水平是高是低,是深是浅。其差距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天差地别。而在读经典书目时,我的建议是“细度文本,再看论文,后落纸头”。在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考研时光中,面对经典作品,我首先就是先读文本。可能文本有些艰拗晦涩,甚至巴掌摸不到头脑。不过先不要害怕,读一遍文本,让自己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其次就是将知网引用量前十的论文下载下来,仔细研读,找到其中的观点抄在本子上。这样的效果就是使我们能够整体把握住文本的内在含义,抓到文本重点。至于为什么是10篇,是因为5篇太少盖不住重点,15篇太多你也没有这个精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在笔头,整理思路再写一遍。将你整理出来的论文要点按照顺序整理一遍,如果能够再加上自己的观点,那么这本书就真的算是“读过”了,而不至于读后即忘。
考研失败的原因主要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部分。客观条件就是一年前的今天大纲改掉2/3,整个人直接心态爆炸。主观原因还是自己准备不够充分。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故一直采用的是“围绕真题再扩充”的复习方法。其的确有利有弊。好处就是,通过真题的复习可以立刻感知到真题动向,把握住这些年所考察的重难点,非常具有针对性。缺点也显而易见,正是因为针对性,导致一些重点被我划到了“非重点”(是重点可不一定会考,所以背的一般,了解的即可),导致改完大纲以后例如《琵琶记》等一干知识点需要重新重点背诵,工作量太大,整个人直接崩盘。且语言学是我的弱项,改完大纲以后只好跑到另一个专业备考。临战换将,兵家大忌。导致后期复习兵败如山倒,甚至十月已经预见到未来。
再谈大学四年的生活。我们可以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生组织,或者跟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我这四年,前两年一直在和院团委(原院团总支)和校团委的宣传部一起写公众号推送,写新闻稿子。其好处就是认识了许多同学、许多优秀的学生干部,并且培养了专业外化至实践的能力。对日后就业时的申论写作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大学也在面临着一个《埃涅阿斯纪》中的问题,言而言之就是:生活与学习工作该如何分配。埃涅阿斯在面对狄多时放弃了爱情而选择后者。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取舍呢?这个是我大学四年做得最失败的调节。大学不可能一直闷在象牙塔里学习,也不可能天天飞在后面。至于经验就留给各位书写了。
前面也提到了就业的一些经验,下面展开来说说经验(以下经验主要针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在说就业经验前我先提一句:至少在北京地区,按照国家公务员考试来复习,事业编单位考试内容基本就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中行测的考察内容主要是高中以下的知识,大家肯定都是学过的。所以大家可以直接通过做真题、刷真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先不计时做几套,看看自己哪一个模块比较薄弱。找到薄弱模块以后,针对重模块进行重点复习(粉笔APP挺好用的)。以数理关系为例,最开始我的做题速度是十五道题一晚上,正确率还极低。但是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已经可以达到三十分钟十五道数理关系,正确率维持在十道以上。待到模块解决以后,再掐时间做,提高每道题的做题效率,做到两个小时可以完成一百三十道题。申论部分基本没有太多困难,材料题答案基本都在材料里,最后作文题多练练熟悉手感就可以了。事业编考试基本与国考考察范围相同,不过可能会加上一些跟岗位相关的自主命题。出题人会减少试卷中国考的题量,增加专业知识的部分。例如某市级事业编在行测中削减了统计题和数理关系的部分,增加了新闻学的相关内容(也不难,扯就完了)。再例如某部级事业编在申论中削减了材料题,增加了一道材料作文(其实也是整理资料抄就完了)。
再到面试部分,我所面试过的五家事业单位,从国级事业编到区级事业编(含教师编面试部分),基本考察方式都是结构化面试,会问你两道至四道不等的问题。这个其实也好复习,买一本国家公务员面试的真题册,每道题都做,并且总结分析。基本上面试的时候不紧张,和你一起面试的里面没有研究生就过了。我所通过的部级事业编和教师编都是因为没有硕士一起竞争,面试放松一些就没有问题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说到放松,我面试部级事业编前根本没翻书,还在复习六级英语和教资考试呢。根本不想复习结构化面试。)
至于教师编考试的经验,我大抵是没有的。如果勉强总结出一条,那就是:多问正在做教育的学长学姐或者学校教师。我能考进教师编,全是凭借着学姐的不懈支持才达到的。
就业以后去单位,我建议准备以后记事本。在前期我没有意识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好多事情都差点儿忘在脑后。开始在记事本记录以后,基本上事情都不会忘了。
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目前最大感受就是“严慈相济”这句话。对待孩子们,一定要坚持“严慈相济,又严才有慈”,不然后面的管理班级工作会举步维艰。
最后,我想说:如果你向往中文系,请你坚持梦想。只要你好好学习,后面的路会平坦起来。
兰红波碧忆潇湘
一个有故事的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