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应该是重头戏:因为之前有个经开区管委会招聘35位工作人员的考试,要求很高,双一流人员,本科25岁以下,研究生30岁以下。看清楚条件后不由得发现:这招的都是人才呀!
看公告待遇好像没说?而且还没有编制?

这个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且听老余一一道来。先说怎么考,再说怎么样!
这个是开发区的岗位我目前最后一个考上的大呢,算上是事业单位了吧,至于公务员考试,是真的没考上,没有办法和大家分享行内规则了。目前有很多朋友对于开发区的员额制都很疑惑,更重要的是没有编制的考试究竟值不值得考呢?今天来压轴说一下这类考试。
知乎相关问题:

开发区不是一个行政区,2017年安徽省政府发文,同年8月召开新闻发布会:为了避免开发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增强单个开发区的规模和实力,将会按照“一县一区”的方式进行整合。目前简单数一数合肥的开发区:合肥经开区、高新区、新站高新区、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安徽肥西经济开发区)、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安徽长丰经济开发区)、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等等。
园区内有没有编制,待遇如何,大家可以看看一下的图片:

怎么说呢,在老余的入职培训中,人事局的领导的意思是我们整个开发区有小百的员额制人员,几十个行政编制人员,其余人员为聘用制的人员(和用人单位签合同,大概意思和之前我说的那个高新区某局聘意思一样)和部分派遣人员。其中员额制的人员参与晋升,同岗同酬,薪资随岗而变,聘用人员中心和社区按照社区一般工作人员待遇管理。至于具体能拿到多少,我暂时还不清楚,毕竟刚入职不久,但是大概了解到的是以下两点:
1. 没有像外面传言的那么高,20万30万那都太夸张了,并没有那么高,和合肥市其他的事业单位基本差不多,而且工资都在改革,基本照着全市统一标准改。
2. 是正式人员,没有编制但是在区内大家都没有编制,而且工作比市区要忙不少,基本各个单位的人员都比市区的人员数量要少一些,但是干的活不少反多。
那么接下来就说说考试内容吧,经开区已经在招考报名了。明确一下我不是经开区的,大家千万不要以我的考试内容完全对号入座,以免误导大家,仅供参考哈!笔试流程:
笔试采取闭卷形式进行。综合岗位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每科满分为100分。笔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按5:5的比例合成,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中,新闻类岗位须加试《专业能力测试》(满分100分),总成绩按3:3:4的比例合成,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专业岗位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测试》、《专业知识》,每科满分为100分。笔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按5:5的比例合成,计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笔试常规性的职测和申论,职测我看和行测差不多…很重要的是我参考这次职测难度不大,而且不是按分数权重算分的,直接是一题一分,我运气不错,数量没遇见不擅长的题型,花了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然后检查了一遍,预估自己数量和资料分析大概也就是最多错两个。但是对于常识和言语还是有点虚,没想到最后行测考了90+的高分,拯救了只有70+的申论,勉强进入内围。不过真的吐槽一下三不限的岗位真是神仙打架,…不过还有一个岗位的大神166居然还是最后补录进来的,真全是大神!申论没有大作文,四道题目,具体是啥还真的不太记得了。面试流程:
笔试之后没多久就是资格复审然后是面试,资格复审之后领取了面试通知单,然后当周周末就开展了面试,在笔试和面试之间大概等了不到半个月吧。面试当时是在年前,也是在一个小学里面组织的面试,已经接近年关了,可怜我还没件正紧的媳妇外套,就穿了一个衬衫,西裤,外面套着大羽绒服就去面试了。
进去在学校的一个多媒体候场,人很多,事先招考部门已经分好了组,每个组大概40人?我运气着实不错,抽了个倒数第三,摊在椅子上一觉睡到了中午,蹭了一顿盒饭,下午快到两点多才轮到我面试。

面试的座位大概是这样的,不过当时太紧张了,不记得确切有几个人了。题目还是三道,常规性题目,不过第一道也是自我认知类的题目,由于有所经验,所以答的还不错。不过说实话大神的确很多,面试82.5分,在面试人里面连前五也没有进。不过还好综合成绩不错,也就这么通过了。
对了,在这场考试我参加了小班的面试班培训,具体哪个辅导班就不讲了,但是还是强烈建议大家面试没有经验的话最好报一个班,重要的不是理论课几天,是实战有多少天,理论真的没有啥,就是实战把自己的气场练出来,只要不怂,面试至少能78分以上了。政审和体检:
然后就是政审和体检,和那个高新区的局聘一样,自己去社区或者上一份工作单位开具个人考查材料,然后单位统一组织,关手机,去三甲医院进行公务员体检。然后一切通过之后公示、录用、定岗,由自己的部门领导领回单位就开始工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