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2周终于解决这个问题了,网上的资料比较散乱,在这里总结下:
1.如果可以使用inband_tag方式的话,可以不用进行操作2,直接nand write就可,具体参照下面网站操作:
https://blog.csdn.net/boysic/article/details/82178386
2.在uboot上增加烧录yaffs2文件系统的命令:nand write.yaffs2,如下网址,亲测有效,我的uboot版本是2010.06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1-05/35982p5.htm
3.给内核打补丁,这个在网上下载yaffs2的源码就可以(也可以下载我使用的yaffs2源码),已经自适应支持2kb和512b的nandflash,make menuconfig选中 Lets Yaffs do its own ECC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0384703/12874014
4.接下来就是文件系统制作了,我的是2kb+64nandlfash,使用的下面网站中的mkyaffs2image的命令,有需要可以下载;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0384703/12874557
也可以自己修改,只要注意mkyaffs2image.c中的ecc校验方式要和内核中的ecc校验方

本文详细记录了在Linux环境中配置YAFFS2文件系统的过程,包括如何在Uboot中添加烧录命令,内核打补丁以支持不同类型的NAND Flash,以及文件系统制作的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OOB布局、ECC校验方式和Uboot烧录时的限制对挂载成功的影响。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