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linux系统从开机到登陆界面的启动过程

linux系统从开机到登陆界面的启动过程

简述:

1.开机BIOS自检

2.MBR引导

3.grub引导菜单

4.加载内核kernel

5.启动init进程

6.读取inittab文件,执行rc.sysinit,rc等脚本

7.启动mingetty,进入系统登陆界面

 

来个简图: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601126?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超详细描述linux系统从开机到登陆界面的启动过程

对于linux系统的初学者来说,理解并掌握linux系统启动流程能够使你够深入的理解linux系统,还可以通过系统的启动过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

 关于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POST(加电自检)–>加载BIOS(Basic Input/Outpu System)–>确定启动设备(Boot sequence)、加载Boot Loader–>加载内核(kernel)初始化initrd–>运行/sbin/init初始化系统–>打印用户登录提示符

 

 

 

下面让我们逐步剖析说明系统启动过程:

 

 1、POST开机自检

 linux开机加电后,系统开始开机自检,该过程主要对计算机各种硬件设备进行检测,如CPU、内存、主板、硬盘、CMOS芯片等,如果出现致命故障则停机,并且由于初始化过程还没完成,所以不会出现任何提示信号;如果出现一般故障则会发出声音等提示信号,等待故障清除;若未出现故障,加电自检完成。

 

 2、开机自检完成,查找可启动设备,加载主引导目录(MBR)

 开机自检完成后,CPU首先读取位于CMOS中的BIOS程序,按照BIOS中设定的启动次序(Boot Sequence)逐一查找可启动设备,找到可启动的设备后,去该设备的第一个扇区中读取MBR,那么MBR是什么哪?它又有什么作用哪?

 

   MBR存在于可启动磁盘的0磁道0扇区,占用512字节,它主要用来告诉计算机从选定的可启动设备的哪个分区来加载引导加载程序(Boot loader),MBR中存在如下内容:

 

   (1) Boot Loader 占用446字节,存储有操作系统(OS)相关信息,如操作系统名称,操作系统内核位置等,它的主要功能是加载内核到内存中运行。

 

   (2) Partition Table 分区表,占用64字节,每个主分区占用16字节(这就是为啥一块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啦^_^)

 

   (3)分区表有效性标记占用2字节

 

     CPU将MBR读取至内存,运行GRUB(Boot Loader常用的有GRUB和LILO两种,现在常用的是GRUB),GRUB会把内核加载到内存去执行。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628949?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由上图可以看出,内核文件存在于/boot目录下,但是在GRUB加载内核时,连/还没有被加载,它是怎么在磁盘上找到内核的哪?我们来查看一下GRUB的配置文件可以找到答案。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650983?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在/boot/grub/grub.conf中可以看到 root (hd0,0)这一行实际上是指定了/目录的所在的位置,但这个根并不是真正的根,而是/所在的位置,可以理解成/boot是处在(hd0,0)/boot,而这里的(hd0,0)指的是第一个磁盘的第一个分区,GRUB不是通过文件系统来访问内核的,以因为此时内核还没有启动,不存在文件系统,而是直接访问     第一个磁盘的第一个分区(通过MBR中的分区表来识别分区),而识别MBR中的分区的文件系统,则是由GRUB通过加载自身携带的系统文件来实现的,这些文件在/boot/grub目录中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707821?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大家可以看到,红色标出的地方就是GRUB可以识别的文件系统的类型了。事实上,总结一下,grub启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第1阶段   BIOS加载MBR中的GRUB(GRUB第一阶段的文件),而GRUB只有446字节,无法实现太多功能,所以利用该阶段的文件去加载1.5阶段的文件(/boot/grub/下的文件)

 

第1.5阶段用来加载识别文件系统的文件,识别完系统后才可以找到/boot目录。

 

第2阶段  寻找内核并加载到内存中。

 

下图是GRUB启动过程中所用的的文件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73099?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3、加载内核,初始化initrd

 GRUB把内核加载到内存后展开并运行,此时GRUB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内核将会接管并完成 探测硬件–>加载驱动–>挂载根文件系统–>切换至根文件系统(rootfs)–>运行/sbin/init完成系统初始化。但是,问题来了,要访问根文件系统必须要加载根文件系统所在的设备,而这时根文件系统又没有挂载,要挂载根文件系统有需要根文件系统的驱动程序,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啊!为解决这个问题,GRUB在加载内核同时,也把initrd加载到内存中并运行,那么initr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哪?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74229?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initrd展开后的文件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754517?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linux中/下的文件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806306?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initrd文件其实是一个虚拟的根文件系统,里面有bin、lib、lib64、sys、var、etc、sysroot、dev、proc、tmp等根目录,它的功能就是讲内核与真正的根建立联系,内核通过它加载根文件系统的驱动程序,然后以读写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至此,内核加载完成。

 

4、运行/sbin/init,进行系统初始化

内核并加载进内存运行并以读写方式挂载完根文件系统后,执行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init首先运行/etc/init/rcS.conf脚本,如下图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826121?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可以看到,init进程通过执行/etc/rc.d/rcS.conf首先调用了/etc/rc.d/rc.sysinit,对系统做初始化设置,我们来看看这个脚本都是做了些什么哪?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838209?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事实上init执行/etc/rc.d/rc.sysinit的初始化将会做很多设置:

 

       1、获得网络环境

 

              2、挂载设备

 

              3、开机启动画面Plymouth(取替了过往的 RHGB)

 

              4、判断是否启用SELinux

 

              5、显示于开机过程中的欢迎画面

 

              6、初始化硬件

 

              7、用户自定义模块的加载

 

              8、配置内核的参数

 

              9、设置主机名

 

              10、同步存储器

 

              11、设备映射器及相关的初始化

 

              12、初始化软件磁盘阵列(RAID)

 

              13、初始化 LVM 的文件系统功能

 

              14、检验磁盘文件系统(fsck)

 

              15、设置磁盘配额(quota)

 

              16、重新以可读写模式挂载系统磁盘

 

              17、更新quota(非必要)

 

              18、启动系统虚拟随机数生成器

 

              19、配置机器(非必要)

 

              20、清除开机过程当中的临时文件

 

              21、创建ICE目录

 

              22、启动交换分区(swap)

 

              23、将开机信息写入/var/log/dmesg文件中

 

      init执行完/etc/rc.d/rc.sysinit后,将会执行/etc/inittab来设定系统运行的默认级别: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911882?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如上图,linux中共有[0-6]七个运行级别,而我自己系统的默认运行级别是3. 设定完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以后,接着调用/etc/rc.d/rc脚本,这个脚本接收默认运行级别参数后,依脚本设置启用或停止/etc/rc.d/rc[0-6].d/中相应的程序,如下图,看一下我系统运行默认级别(级别)3下的内容吧

https://img-blog.csdn.net/20180704153926533?watermark/2/text/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2NoYW5nZXhoYW8=/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

 

 

如图示,/etc/rc.d/rc[0-6].d/下的文件在系统初始化阶段,以S开头的将被启动,以K开头的将被关闭,文件名K/S 后面的的数字代表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优先执行。

 

最后,将执行/etc/rc.d/rc.local脚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一些执行命令或者脚本写到其中,当开机时就可以加载。

 

 5、打印登录提示符

 系统初始化完成后,init给出用户登录提示符(login)或者图形化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和密码登陆后,系统会为用户分配一个用户ID(uid)和组ID(gid),这两个ID是用户的身份标识,用于检测用户运行程序时的身份验证。登录成功后,整个系统启动流程运行完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现有省、市港口信息化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基础上,借鉴新 一代的感知-传输-应用技术体系,实现对码头、船舶、货物、重 大危险源、危险货物装卸过程、航管航运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 有效传输和按需定制服务,为行政管理人员和相关单位及人员提 供高效的管理辅助,并为公众提供便捷、实时的水运信息服务。 建立信息整合、交换和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支撑 体系,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绿色循环低碳” 交通的要求,搭建高效、弹性、高可扩展性的基于虚拟技术的信 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平台低成本运行,实现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现以感知港口、感知船舶、感知货物为手段,以港航智能 分析、科学决策、高效服务为目的和核心理念,构建“智慧港口”的发展体系。 结合“智慧港口”相关业务工作特点及信息化现状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具体建设目标为: 一张图(即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在建设岸线、港口、港区、码头、泊位等港口主要基础资源图层上,建设GIS 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依次接入和叠加规划建设、经营、安全、航管等相关业务应用专题数据,并叠 加动态数据,如 AIS/GPS/移动平台数据,逐步建成航运管理处 "一张图"。系统支持扩展框架,方便未来更多应用资源的逐步整合。 现场执法监管系统 基于港口(航管)执法基地建设规划,依托统一的执法区域 管理和数字化监控平台,通过加强对辖区内的监控,结合移动平 台,形成完整的多维路径和信息追踪,真正做到问题能发现、事态能控制、突发问题能解决。 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系统 对区域港口与航运业务日常所需填报及监测的数据经过科 学归纳及分析,采用统一平台,消除重复的填报数据,进行企业 输入和自动录入,并进行系统智能判断,避免填入错误的数据, 输入的数据经过智能组合,自动生成各业务部门所需的数据报 表,包括字段、格式,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同时满足扩展 性需要,当有新的业务监测数据表需要产生时,系统将分析新的 需求,将所需字段融合进入日常监测和决策辅助平台的统一平台中,并生成新的所需业务数据监测及决策表。 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以港航应急指挥中心为枢纽,以各级管理部门和经营港 口企业为节点,快速调度、信息共享的通信网络,满足应急处置中所需要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和过程监控等通信保障任务。 设计思路 根据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的总体框架、 设计思路、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围绕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充 分考虑各航运(港政)管理处内部管理的需求,平台采用“全面 整合、重点补充、突出共享、逐步完善”策略,加强重点区域或 运输通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运行环境的监测监控,完善 运行协调、应急处置通信手段,促进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以“统筹协调、综合监管”为目标,以提供综合、动态、实 时、准确、实用的安全畅通和应急数据共享为核心,围绕“保畅通、抓安全、促应急"等实际需求来建设智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整合和利用航运管理处现有相关信息资源,以地理 信息技术、网络视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 技术为支撑,结合航运管理处专网与行业数据交换平台,构建航 运管理处与各部门之间智慧、畅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 慧港口信息化平台。 系统充分考虑航运管理处安全法规及安全职责今后的变化 与发展趋势,应用目前主流的、成熟的应用技术,内联外引,优势互补,使系统建设具备良好的开放性、扩展性、可维护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