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示: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文件收集工具Flume的简介与安装,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操作Flume。
一、5步编写Agent配置文件
通过上一篇文章我们知道Flume是靠Agent来可靠处理日志数据,那么针对每一个任务,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如何进行Agent的配置,本文不做过多深入介绍,但详细内容希望大家学会阅读官方文档http://flume.apache.org/releases/content/1.9.0/FlumeUserGuide.html
里面的内容更为详实准确。
接下来我们开始创建一个Agent的配置,我们的目的是让它去监听44444端口的数据进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Flume目录下的conf中创建一个文件,例如a1.conf,然后写入配置的过程我总结为简单的5步:
#a1: agent名称
#r1: source的名称
#k1: sink的名称
#c1: channel的名称
# 第一步:为组件写一个名字
a1.sources = r1
a1.sinks = k1
a1.channels = c1
# 第二步:设置source的配置
a1.sources.r1.type = netcat
a1.sources.r1.bind = localhost
a1.sources.r1.port = 44444
# 第三步:设置sink的配置
a1.sinks.k1.type = logger
# 第四步:设置channel的配置
a1.c
Flume配置编写与Telnet测试

本文介绍了Flume的操作,包括5步编写Agent配置文件,目的是监听端口数据进入。还通过Telnet服务对Flume进行测试,涵盖telnet的安装、服务启动以及Flume的启动,最后发送信息验证Flume接收情况,完成基本测试。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6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