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 oracle export 命令使用浅解 的文章中介绍了 oracle 的 exp 命令用来导出数据,导出的二进制文件如何使用,怎样才能导入到数据库中呢?答案就是通过 oracle 的 imp 命令。
该命令的很多参数和上一篇中介绍的 exp 是相对应的,所以两篇可以对比着来看。
1. 认识 imp 命令
Imp 命令可以通过输入各种参数来控制导出的运行方式,执行参数时格式如下:
IMP KEYWORD=value 或 KEYWORD=(value1,value2,...,valueN) ,例如 IMP SCOTT/TIGER IGNORE=Y TABLES=(EMP,DEPT) FULL=N 。要想查看 imp 支持的所有参数,可以通过执行
Imp help=y 来查看参数的详细情况。虽说是详细情况,但是等你查看了就知道了,其实一点都不详细,要不然我也就没必要再写这边笔记博文了。
2. 参数详解
USERID : 用户名/ 口令。该参数在imp 命令中位置必须是第一个, 用户名 / 口令。格式为 用户名 / 密码 @ 待连接的数据库。具体参考第三节中示例。
BUFFER : 数据缓冲区大小。定义了插入数据的缓冲区的大小,单位是byte, 该值越大, Import 进程执行插入次数就越少,从而提高导入效率。BUFFER 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应用、数据库规模,通常来说,设为百兆就足够了。
FROMUSER : 所有者用户名列表。待导入的二进制文件的中的shcema 信息,如果导出的文件包含多个用户,那么该参数设定时为多个用户的子集,或者全集。如果指定了文件包含用户中的一部分,则本次导入操作只会导入已经指定的部分用户的数据。
TOUSER: 用户名列表。与FROMUSER 对应的参数,指定导入的目标用户列表。因为这个参数的存在,可以使我们轻松的把一个用户下的数据导入到另一个用户下,只需执行一个相应的touser 就可以了。前提是该用户确实存在。
FILE : 输入文件。待导入的二进制文件,如果不指定的话,默认采用EXPDAT.DMP 。如果导出时设定了最大转储文件大小的话,我们得到的可能是多个文件,这时候可以指定多个文件名,如:FILE= (file1.dmp,file2.dmp ……)。
TABLES : 表名列表。指定要导入的表名。可以是多个表名,多个表名时采用如下格式:tables=(test_tab_1,test_tab_2) 。如果是在linux 或者unix 下的话,括号需要进行转义。如:tables=\(test_tab_1,test_tab_2\) 。
IGNORE : 忽略创建错误。默认为N ,及不会忽略创建时的错误。比如在导入一个表时,目标表已经存在,那样就会导入失败,并提示错误。如果我们将IGNORE=Y ,这样就不会出现该错误了,但是你就得做好表被追加数据的心理准备了。即使重复了,也不会报错,会直接导入到表中。
RECORDLENGTH: IO 记录的长度。指定文件的byte 长度。
INDEXES: 是否导入索引。
COMMIT : 提交数组插入。默认值是N ,表示导完一张表之后进行提交。如果设置为Y ,则每次缓冲区满了之后就进行提交一次。这样可以减少占用的回滚段大小。建议设置为Y.
ROWS: 导入数据行。默认为Y ,即导入表中的记录。设置为N 的话,则只会导入表结构。
LOG : 屏幕输出的日志文件。
CONSTRAINTS: 是否导入文件中包含的表的constraint 内容。
GRANTS : 是否导入权限。
STATISTICS: 统计信息。统计导入过程的相关信息,可选项包括 ALWAYS , NONE , SAFE , RECALCULATE 。
以上只是列举了imp 的基本常用参数。要午休了,就写这些吧,基本也就够了。
3. 举例
下面是一个导入命令的示例,可以参考一下。如下:
Java代码
imp scott/scottpwd@mydb file=/data/test.dmp.tmp buffer=100000 fromuser=user1 touser=user1 commit=Y tables=\(etl_test_0,etl_test_1\) ignore=Y indexes=N rows=Y grants=Y constraints=Y log=/data/imp.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