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第
二
册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计划针对四年级六个班,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但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组成,掌握电脑的开关机操作及鼠标的各种基本操作。
2、熟练鼠标的操作,了解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学会用卡通并图,用画笔绘画、给图着色等操作,能设计制作出相对完整的、比较综合的电脑绘画作品。
3、了解键盘组成及指法规则,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及常用控制键的使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及击键习惯。
4、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章输入,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工具的使用,初步了解“文件”的“保存”方法,学会修改(修改、插入、删除)文档中的错误。
?三、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是使用新编版,内容包括:作家工作室、作品展示大舞台、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学生盲打的习惯,其中养成正确的姿势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教材结构和谐紧凑,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活泼美观,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识水平,便于小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科学的指法练习是本册教学的难点。知识点:文字输入的基本方法、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
四、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是最主要的。
五、教学进度具体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学生养成教育
1课时
第二周
文字输入小神童
1课时
第三周
文章练打字训练
1课时
第四周
我给文字整整队
1课时
第五周
文字排版训练
1课时
第六周
文本编辑巧工匠
1课时
第七周
文字化妆轻松行
1课时
第八周
文字排版练真功
1课时
第九周
巧用剪辑做画册
1课时
第十周
文字样式艺术化
1课时
第十一周
学习如何申请博客及打字练习
1课时
第十二周
文字裱在书卷上
1课时
第十三周
制作墙报小能手
1课时
第十四周
图文并茂练排版
1课时
第十五周
新年小报
1课时
第十六周
兴致勃勃看演出
1课时
第十七周
轻松制作幻灯片
1课时
第十八周
页面美化学问大
1课时
第十九周
我爱我家试身上
1课时
第二十周
切换特技趣味多
1课时
第二十一周
有趣的“龟兔赛跑”
1课时
第二十二周
我的多彩节日
1课时
第二十三周
期末复习
1课时
第二十四周
期末测试
1课时
第一单元 作家工作室
活动1 文字输入小神通
教学内容:
课本第2页至第5页
教学目标:
1.了解word程序常用的两种启动方法及程序窗口的组成。
2.了解输入法,熟练地掌握一种常用输入法,能准确的在word程序中输入中英文标点符号和字符。
3.能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解决一些学习生活中的文字输入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word程序的两种启动方法及程序窗口的组成。
熟练掌握一种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难点:熟练使用所学的汉子输入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准备:信息技术教室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丁丁所在的班级举行拨河比赛。经过一番角逐,有5支代表队闯入决赛,它们分别是红、蓝、绿、黄和白队。那么怎样才能把他们的比赛情况输入电脑中并保存下来呢?
学生思考回答。
(激情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想一想
在word程序中怎么输入汉字?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
三、跟我来
1.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来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并适时进行练习。
2.了解word程序窗口的组成。
学生看着自己计算机中打开的程序窗口,逐一了解程序窗口的组成。
3.选择输入法。
教师示范引导,适时讲解。
提问:输入法状态栏当中都有哪些按钮。
输入法按钮、输入法切换按钮、全角、半角切换按钮、中英文标点切换按钮、软键盘按钮
4. 输入汉字或词组:
用三种拼音输入法分别输入相同的汉字或词组,让学生感受各种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