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匿名对象
1、匿名对象:没有名字的对象
2、定义格式:new 类名();
3、匿名对象的使用场景:
(1)如果某个对象在创建之后,其方法只调用一次,就可以使用匿名对象来调用。因为使用匿名对象会节约一定的内存空间
(2)匿名对象可以作为实际参数进行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匿名对象也可以发生变化,变成有名字的对象
(3)匿名对象可以作为返回值进行返回,在返回的过程中,匿名对象也可以发生变化,变成有名字的对象
4、注意事项:
匿名对象可给成员变量赋值,但是没有必要。因为匿名对象没有声明引用,使用一次之后就无法继续使用了,所以给成员变量赋值之后,匿名对象就会变成系统垃圾被回收,所以赋值也没有任何意义。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1_NoNameInsta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People().name = "zhangsan";
new People().age = 23;
System.out.println(new People().name + "..." + new People().age);//null...0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3() {
/*
* 匿名对象可以作为返回值进行返回,在返回的过程中,
* 匿名对象也可以发生变化,变成有名字的对象
*
* */
Mobile m = productMobile();
}
public static Mobile productMobile() {
/*Mobile m = new Mobile();
return m;*/
return new Mobile();
}
/**
* 匿名对象可以作为实际参数进行传递,
在传递的过程中,匿名对象也可以发生变化,变成有名字的对象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 {
/*Mobile m = new Mobile();
updateMobile(m);*/
updateMobile(new Mobile());
}
/**
* 给手机贴牌定价
*
* 匿名对象可以作为实际参数进行传递,
在传递的过程中,匿名对象也可以发生变化,变成有名字的对象
*/
public static void updateMobile(Mobile m) {//Mobile m = new Mobile();
m.brand = "紫米";
m.price = 29;
m.show();
}
/**
* 匿名对象的使用格式示范代码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
/*Test t = new Test();
t.test();*/
new Test().test();
/*
* 茫茫多的代码
*
*
* */
}
}
class People {
String name;
int age;
}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1234567");
}
}
class Mobile {
String brand;
int pric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brand + "..." + price);
}
}
二、封装
(一)封装的概述
1、封装:隐藏事物的实现细节,对外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
2、封装好处:
(1)隐藏事物的实现细节
(2)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3)提高了安全性
3、封装的原则:
(1)隐藏事物的属性
(2)隐藏事物的实现细节
(3)对外提供公开的访问方式
(二)private关键字
1、private,关键字,含义:私有的;权限修饰符:规定了被修饰的代码在哪里可以被访问哪里不能被访问
2、可以修饰的内容:
(1)修饰成员变量
(2)修饰成员方法
(3)修饰构造方法
(4)修饰内部类
3、修饰之后的效果:
只能在本类中进行访问,本类之外的地方一律不能访问
4、private关键字的注意事项:
private只是封装思想的一种体现形式,封装还可以使用其他的修饰符来完成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2_Priv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name = "刘能";
p.age = 55;
System.out.println(p.name + "..." + p.age);*/
}
}
/**
* 人类
* */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how()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 age);
}
}
(三)Getter和Setter
1、当成员变量私有化之后,外界无法直接访问,所以需要提供对外公开的访问方式,来获取成员变量值和设置成员变量值。
2、方式:通过方法来实现
(1)方法外界可以访问
(2)方法和成员变量同属于一个类型,方法能访问自己类型中私有的成员变量
(3)外界访问方法,方法访问成员变量,从而达成间接访问
3、一般使用set方法设置值,get方法获取值
4、一般情况下,书写类,属性都要用private修饰,个别情况根据需求修改;一般情况下,私有的成员变量都有配套的get、set方法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2_Priv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 = new Person();
//p.name = "刘能";
p.setName("赵四");
System.out.println(p.getName());
p.setAge(-3);
System.out.println(p.getAge());
/*p.age = 55;
System.out.println(p.name + "..." + p.age);*/
}
}
/**
* 人类
* */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Getter和Setter,get、set方法
//set方法:用于设置值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
name = n;
}
//get方法:用于获取值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 {
if (a >= 0 && a <= 150) {
age = a;
} else {
age = 18;
}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四)set方法图示
(五)变量访问原则和this关键字
1、变量访问原则:就近原则
2、this关键字:
(1)作用:表示当前类型当前对象的引用
(2)哪个对象来调用this关键字所在的方法,this就指代哪个对象
(3)在set方法中,this该关键字在见名知意的前提下,用于区分哪个是对象的成员变量,剩下的一个按照就近原则,就是局部变量。所以在set方法中,使用this.成员变量名的变量,一定是成员变量,没有使用age的变量,就会按照就近原则去寻找。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3_Th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表示当前类型的当前对象的引用
* this:这个
* this:指代当前对象
*
* this写在方法中,哪个对象来调用方法,就指代哪个对象
*
* */
Animal a = new Animal();
a.setAge(3);
System.out.println(a.getAge());
}
}
clas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color;
private int age;//0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int age = 3;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六)构造方法概述
1、构造方法,又叫做构造函数,构造器,Constructor
2、**作用:用于给成员变量赋值!**在创建对象的过程中,会自动调用构造方法,等对象创建完毕的时候,对象中的成员变量就已经通过构造方法赋好值了。
3、构造方法的定义格式:
修饰符 方法名称(形式参数) {
方法体;
}
4、说明:
(1)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连void都没有
(2)方法名称:和所在类型的名称保持完全一致
(3)构造方法可以有return;语句,仅仅用于是结束方法,但是没有必要书写
5、构造方法的其他说明:
(1)构造方法不能手动调用,在创建对象的过程中由JVM自动调用
(2)因为一个对象只能被创建一次,所以构造方法针对于同一个对象,只能被调用一次
(3)构造方法可以重载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4_Constru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r c = new Car("红色", 4);
System.out.println(c.getColor() + "..." + c.getNum());
Car c1 = new Car();
Car c2 = new Car("黑色");
}
}
class Car {
private String color;
private int num;
/*
* 修饰符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 方法体
* }
*
* 构造方法会在对象创建的过程中由JVM自动调用,为成员变量赋值
* */
public Car() {}//空参构造
public Car(String color) {//有参构造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Car(int num) {//有参构造
this.num = num;
}
public Car(String color, int num) {//有参构造,满参构造
System.out.println("构造方法执行了");
this.color = color;
this.num = num;
}
public void setColor(String color) {
this.color = color;
}
public String getColor() {
return color;
}
public void setNum(int num) {
this.num = num;
}
public int getNum() {
return num;
}
}
(七)构造方法的注意事项
1、构造方法可以有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
如果构造方法没有参数,创建对象的时候,对象的小括号没有必要书写任何的参数,对应的构造方法,也不会为任何成员变量赋值
如果构造方法有参数,创建对象的时候,就需要根据构造方法的情况,传入对应的实际参数,构造就会在创建对象的过程中,为成员变量赋值
2、当一个类中没有手动提供任何的构造方法时,在编译时系统会为我们自动添加空参构造
3、当我们手动添加了任何构造方法的时候,系统就不再会为我们添加任何构造方法了
4、系统为我们自动添加的构造方法,会随着类的修饰符产生变化,如果类是public class添加的构造方法权限也是public,如果类什么都没写,自动添加的构造方法也是什么都不写的权限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5_ConstructorWarning {
//public Demo05_ConstructorWarn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uit f = new Fruit("红色", "甜的", 100);
Fruit f1 = new Fruit();
}
}
/*
* 在一个.java文件中,可以存在多个class但是只能有一个public class
* 每一个类都会编译生成一个独立的.class文件
* class的名称可以随意定义,在一个包中不能重复
* public class的类名必须和所在的.java文件保持完全一致 *
*
* */
class Fruit {
private String color;
private String taste;
private int weight;
//Fruit() {}
public Fruit() {}
public Fruit(String color, String taste, int weight) {
this.color = color;
this.taste = taste;
this.weight = weight;
}
}
(八)set方法和构造方法的比较
1、构造方法和set方法都是用于给成员变量赋值的。我们不希望外界直接访问成员变量,所以将成员变量私有化,通过外界访问公开的方式,通过公开的方式又访问到私有成员变量,从而达成外界间接访问私有成员变量。
2、区别:
(1)构造方法在对象创建时被JVM自动调用,用于给成员变量赋值,针对一个对象有且仅有一次执行机会
(2)set方法在对象创建之后被对象调用,用于给成员变量赋值或者修改值,针对同一个对象可以调用无数次
3、场景比较:
(1)set方法一般使用更加灵活和频繁
(2)构造方法针对同一个对象有且仅有一次调用机会,可以为成员变量进行赋值,使代码更加简洁。一旦对象创建出来,就不能继续针对这个对象调用构造方法了
(九)创建对象的内存理解
1、创建对象的时候,成员变量经历了三个初始化的步骤:
(1)默认初始化
(2)构造方法初始化
(3)显式初始化
2、三者顺序:默认初始化 > 显式初始化 > 构造方法初始化
3、图示: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6_NewInstanc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olice p = new Police(99);
//默认初始化 > 显式初始化 > 构造方法初始化
System.out.println(p.getAge());
}
}
class Police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22;
public Police() {
System.out.println("空参构造执行了");
}
public Police(int age) {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三、静态
(一)静态概述
1、没有静态:如果所有对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值,没有静态的情况下,每个对象都有一份这样的数据,分别随着每个对象开辟在堆内存中,如果后续这个属性值要修改,那么所有人的属性都需要挨着修改,十分不利于后期维护;并且每个对象中都有一份这个数据的话,每个数据都需要独立的存储空间,十分浪费系统资源
图示:
2、有静态:如果所有对象,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值,那么在这个属性值的顶以上加上一个static,就会让该变量从原本对象的空间内,改为存储在方法区的静态区中,从每个对象都有一份变成了所有对象共享一份,其中任何一个对象对这个属性值作出修改,其他的对象独到的都是修改后的内容,就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将原本每个对象中开辟空间,变为了在方法区的静态区中只开辟一块空间,节约了系统资源
图示:
(二)静态变量的特点
1、static,关键字,含义:静态。被static修饰的成分,就是静态的
2、静态:不会随着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3、加载时机: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4、静态变量优先于对象存在。
5、静态变量被所有当前类型对象共享。
6、代码层面:
(1)可以通过对象访问,格式:对象名.静态变量名
(2)可以通过静态访问,格式:类名.静态变量名
(3)总结:静态变量可以通过对象或者类名的方式来访问。在不创建对象的前提下,仍然可以访问静态变量。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09_StaticFie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System.out.println(st.num);
System.out.println(StaticTest.num);
}
}
class StaticTest {
static int num = 111;
}
(三)静态访问的注意事项
1、静态方法:在方法的声明上加上static关键字进行修饰,就是静态方法
2、静态方法不能访问非静态变量
原因:静态成员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优先于对象存在,当静态方法存在的时候,对象很可能还没有创建,非静态变量又是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创建的,所以静态方法不能访问非静态变量
3、静态方法不能访问非静态方法
原因:因为静态方法存在的时候,对象都很有可能不存在,而非静态方法有需要对象来调用,所以静态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
4、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this
原因:this指代对象,而静态优先于对象存在,静态方法如果要去执行,对象很可能还没创建,this就指代不到任何内容
5、总结:静态不能访问非静态
6、静态方法的调用格式:
(1)对象名.静态方法名
(2)类名.静态方法名(推荐)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Demo10_StaticMetho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MethodTest s = new StaticMethodTest();
//s.test2();
StaticMethodTest.test2();
}
}
class StaticMethodTest {
int num = 10;
static String str = "abc";
//非静态方法只能由对象来调用
/*
* 1.非静态方法既能够访问非静态变量,也能够访问静态变量
* 2.非静态方法能既能够调用非静态方法,也能够调用静态方法
*
* 结论:非晶态方法什么成分都能调用
* */
public void show1() {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str);
show2();
test2();
}
public void show2() {
System.out.println("show2方法执行了");
}
/*
* 1.静态方法只能调用静态变量
* 原因:非静态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创建在堆内存中,而静态方法随着类的加载而存在,优先于对象
* 静态方法存在的时候,非静态变量很有可能还不存在,所以无法访问
* 2.静态方法只能调用静态方法
* 原因:因为静态方法存在的时候,对象都很有可能不存在,而非静态方法有需要对象来调用,
* 所以静态方法不能调用非静态方法
*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 {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str);
//show2();
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 {
System.out.println("test2方法执行了");
}
}
(四)静态变量和非静态变量的区别
1、概念上,所属不同:
(1)非静态变量属于对象
(2)静态变量属于类
2、内存空间不同,存储位置不同:
(1)非静态变量随着对象存储在堆内存中
(2)静态变量随着类创建在方法区的静态区中
3、内存时间不同,生命周期不同:
(1)非静态变量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创建,随着对象的消亡而消亡
(2)静态变量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亡而消亡
4、访问方式不同:
(1)所有非静态成员都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
(2)所有静态成员既可以通过类名来访问,也可以通过对象名来访问
(五)主方法的解释
1、主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2、public,关键字,权限修饰符,含义:公共的、公开的,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访问
主方法由JVM自动调用,语言和语言之间的相互调用,需要使用最高的权限
3、static,关键字,含义:静态
主方法由JVM自动调用,设置为静态可以不用对象调用,并且在调用main方法的时候也来不及创建对象,所以只能用静态;JVM是C语言写的,C语言面向过程,没有对象,所以也只能是静态
4、void,关键字,含义:无返回值类型
主方法由JVM自动调用,JVM是C语言写的,C是面向过程,并且就算有返回值返回,返回给虚拟机也没有任何意义
5、main,不是关键字,含义:主要的
在JVM中,需要执行某个类的时候,只执行main方法,在JVM的代码中,已经将要访问的方法,作为程序的唯一入口写死了。我们在代码中起名字的时候,不要写main
(六)工具类的编写
1、工具类:在一个类中,没有成员变量,定义的全部都是经常使用的功能的方法,当我们需要使用这些功能的时候,直接拿来使用即可,就不用再重复定义了
2、名称:ArrayUtils
3、作用:提供操作数组的常规的各种方法
4、功能:
(1)数组的遍历
(2)获取数组最大值
(3)获取数组最小值
(4)交换数组中指定两元素的位置
(5)反转数组
5、方法都是静态的,不需要创建对象就可以调用,创建对象浪费系统资源。希望外界也不能创建对象——方式:构造方法私有化。
代码示例
public class ArrayUtils {
//为了让外界使用类名调用,我们可以限制外界创建对象
//1.创建对象的时候,对应的构造方法会被自动调用
//2.使用private修饰构造方法,外界无法访问,外界也就不能创建对象
//3.当手动书写任何构造,系统就不会再自动添加任何构造,杜绝了外界一切创建对象的可能
private ArrayUtils() {}
//数组的遍历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获取数组最大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max < arr[i]) {
max = arr[i];
}
}
return max;
}
//获取数组最小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in(int[] arr) {
int min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min > arr[i]) {
min = arr[i];
}
}
return min;
}
//数组两元素的交换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ndex1, int index2) {
int temp = arr[index1];
arr[index1] = arr[index2];
arr[index2] = temp;
}
//数组的反转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 (int i = 0, j = arr.length - 1; i < j; i++, j--) {
swap(arr, i, j);
}
}
}
(七)帮助文档制作
1、在工具类编写好之后,编译生成一个.class文件,但是.class文件人类无法阅读,我们如果使用别人的.class文件时,就需要有配套的使用说明,就是帮助文档
2、文档注释:用于给代码生成帮助文档的注释
3、帮助文档注释的书写:需要结合注解
(1)注解:在将来生成帮助文档的时候,可以解析为特定的格式
(2)作者:@author
(3)版本:@version
(4)从那个版本开始:@since
(5)参数:@param 参数名称 对参数的解释
(6)返回值:@return 对返回值的解释
4、生成帮助文档:javadoc -d ArrayUtilsDoc -author - version 源代码文件
代码示例
/**
* 此类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操作数组的方法,诸如:数组的遍历、数组最值的获取、数组的反转等
*
* @author Zihuatanejo
* @version 1.0
*
*/
public class ArrayUtils {
//文档注释:alt + shift + J
//为了让外界使用类名调用,我们可以限制外界创建对象
//1.创建对象的时候,对应的构造方法会被自动调用
//2.使用private修饰构造方法,外界无法访问,外界也就不能创建对象
//3.当手动书写任何构造,系统就不会再自动添加任何构造,杜绝了外界一切创建对象的可能
private ArrayUtils() {}
/**
* 数组的遍历
*
* @param arr int类型一维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Arr(int[] arr)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i] + " ");
}
System.out.println();
}
/**
* 获取数组最大值
*
* @param arr int类型一维数组
* @return 数组的最大值
*/
public static int getMax(int[] arr) {
int max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max < arr[i]) {
max = arr[i];
}
}
return max;
}
/**
* 获取数组最小值
*
* @param arr int类型一维数组
* @return 数组的最小值
*/
public static int getMin(int[] arr) {
int min = arr[0];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if(min > arr[i]) {
min = arr[i];
}
}
return min;
}
/**
* 数组两元素的交换
*
* @param arr int类型的一维数组
* @param index1 待交换位置元素的索引
* @param index2 待交换位置元素的索引
*/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ndex1, int index2) {
int temp = arr[index1];
arr[index1] = arr[index2];
arr[index2] = temp;
}
/**
* 数组的反转
*
* @param arr int类型的一维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reverse(int[] arr) {
for (int i = 0, j = arr.length - 1; i < j; i++, j--) {
swap(arr, i,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