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im-v3.0.1 PC/Mobile 实例详解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layIM是一款基于layui框架的即时通讯系统,支持个人聊天和群组聊天。v3.0.1版本对PC和移动端支持进行了优化,介绍了其核心功能、使用方法和应用实例。本文将通过代码示例和具体步骤,帮助开发者了解如何在项目中集成和使用layIM,并自定义扩展功能。
layim

1. layIM系统概述与设计理念

在我们深入探讨layIM的内部机制和集成细节之前,首先让我们对layIM做一个简单的了解。layIM是一个为Web应用设计的即时通讯系统,它旨在提供简洁、稳定、高并发的通信解决方案。该系统的设计理念着重于易用性、扩展性和性能优化,同时考虑到现代Web应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layIM的设计目标是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即插即用的即时通讯解决方案,它能够在不同项目中快速集成,同时保留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特定需求。它支持文本、图片、文件等多种消息类型,并通过WebSocket协议实现实时消息传递,确保了高效的通信性能。

在设计上,layIM遵循模块化原则,使得每个功能块都能独立开发和维护。开发者可以轻松扩展新的消息类型或功能模块,而不必担心破坏现有系统。此外,layIM还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和注释的完整性,让社区成员能够更快地理解和参与到项目贡献中来。

下一章,我们将详细探讨layIM的核心功能,深入理解它的多设备支持、实时通信机制以及消息类型的设计细节。

2. 核心功能细节

2.1 layIM多设备支持

2.1.1 设备兼容性的实现原理

为了实现layIM在不同设备上的兼容性,开发团队需要确保layIM支持主流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从技术上来说,这涉及到跨浏览器测试和适配,确保JavaScript代码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运行。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layIM可能使用了以下几种策略:

  • polyfills :对于那些只在新版本浏览器中存在的功能,可以使用polyfills来模拟这些功能在旧版浏览器中的行为。
  • feature detection :通过检测浏览器的功能而不是仅仅基于浏览器版本来决定是否执行特定的JavaScript代码。
  • CSS媒体查询 :使用CSS媒体查询来适应不同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确保在移动设备和桌面设备上都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 响应式设计 :确保界面元素在不同尺寸的设备上都保持良好的布局和可用性。

代码块示例:

// 示例:使用Modernizr检测特定的CSS特性
if (Modernizr.mq('only all and (min-width:30em)')) {
  // 设备支持特定的CSS媒体查询,可以根据条件执行不同的功能
}
2.1.2 多端同步机制与策略

实现多端同步需要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进行高效的数据通信。服务器端会记录所有的消息和事件,并在客户端连接时进行状态同步。为了确保高并发下的数据一致性和实时性,layIM可能采取了以下策略:

  • WebSocket协议 :使用WebSocket进行全双工通信,实现实时推送消息给所有在线设备。
  • 长轮询机制 :当WebSocket不可用时,采用长轮询作为备选方案,保持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实时连接。
  • 消息队列 :服务器端对消息进行队列管理,保证消息的顺序和不丢失。
  • 状态同步 :在用户切换设备时,通过同步历史消息和会话状态来保证用户体验的连贯性。

代码块示例:

// 示例:使用WebSocket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const socket = new WebSocket('wss://example.com/im');

socket.addEventListener('open',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Connection to the server established');
});

socket.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vent) {
  const data = JSON.parse(event.data);
  // 处理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消息
});

// 发送消息到服务器
function sendMessage(message) {
  const messageJSON = JSON.stringify(message);
  socket.send(messageJSON);
}

2.2 layIM实时通信机制

2.2.1 实时通信的底层协议解析

实时通信是IM系统的核心。layIM采用的底层协议通常会基于TCP/IP协议,使用WebSocket或类似技术实现长连接。在这一层,数据传输需要高效且稳定,以保证消息能够即时地传递给用户。

为了保证通信的安全性,通常会使用SSL/TLS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消息的格式通常是基于JSON或者Protocol Buffers等序列化格式,以便于前后端的数据交换。

代码块示例:

// 示例:JSON消息格式
{
  "type": "message",
  "from": "user123",
  "to": "user456",
  "content": "Hello World!",
  "timestamp": 1617066977
}
2.2.2 消息推送与接收的优化策略

消息推送和接收的优化策略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体验。为了避免延迟,layIM可能实现了消息队列和消息压缩算法来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同时服务器会进行智能负载均衡,确保消息能够快速到达用户端。

此外,客户端的资源使用情况和网络状态也会被考虑进优化策略中。例如,如果客户端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消息会在设备重新联网时被推送。如果用户的网络不佳,可以适当降低消息推送的频率。

代码块示例:

// 示例:消息接收函数
function receiveMessage(message) {
  const messageData = JSON.parse(message);
  // 根据消息类型进行处理
}

2.3 layIM消息类型详解

2.3.1 文本、图片与文件的消息格式

layIM支持多种消息类型,包括文本、图片和文件等。每种消息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数据结构和处理流程。

  • 文本消息 :通常包括消息发送者、接收者、消息内容和时间戳。
  • 图片消息 :除了包含文本消息的基本字段外,还会有图片的URL或二进制数据。
  • 文件消息 :与图片消息类似,不同的是需要处理文件类型、大小等额外信息。

代码块示例:

// 文本消息格式
const textMessage = {
  sender: 'user123',
  receiver: 'user456',
  content: '这是一条文本消息',
  timestamp: 1617066977
};

// 图片消息格式
const imageMessage = {
  ...textMessage,
  contentType: 'image/jpeg',
  contentUrl: 'https://example.com/image.jpg'
};

// 文件消息格式
const fileMessage = {
  ...textMessage,
  contentType: 'application/pdf',
  contentUrl: 'https://example.com/file.pdf',
  fileName: 'report.pdf',
  fileSize: 1024 * 1024 // 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
};
2.3.2 自定义消息类型的实现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layIM支持自定义消息类型。开发人员可以按照特定的格式发送和接收自定义的消息内容。自定义消息通常包含一个类型标识符和一个数据字段。

  • 消息类型标识符 :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消息。
  • 数据字段 :可以是JSON对象,用于携带任何类型的数据。

代码块示例:

// 自定义消息格式
const customMessage = {
  type: 'custom',
  data: {
    // 自定义的数据内容
  }
};

自定义消息类型的实现为layIM的应用带来了更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消息的扩展,从而丰富应用的交互和功能。

3. layIM实例文件结构

3.1 layIM基础文件

在探讨layIM实例文件结构之前,需要明确的是,了解这些基础文件对于掌握layIM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基础文件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所在,它们定义了layIM的业务逻辑与界面展示。

3.1.1 layui.js的作用与扩展性

layui.js 是layIM项目中不可或缺的文件之一。它是一个轻量级的JavaScript框架,主要用于模块化开发。在layIM项目中, layui.js 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模块化机制 :它允许开发者将代码拆分成多个模块,并在需要时按需加载,这样可以避免全局污染,并提升项目的可维护性。
  • 组件支持 layui.js 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如弹框、面板、表单等,这些组件可以与layIM结合使用,增强用户界面的交互体验。
  • 扩展性 :开发者可以基于 layui.js 的扩展机制,开发自定义模块,并无缝集成到layIM中。
// layui模块化加载示例
layui.use('layim', function(layim){
    var layimid = layim.init({
        // 初始化参数
    });
});

在上述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 layui.use 方法加载了 layim 模块,并初始化了layIM。每个模块化加载方法都执行了回调函数,回调函数的参数即为当前模块的实例。

3.1.2 layim.js的模块化设计

layim.js 是layIM的核心文件,它实现了layIM的通信逻辑与界面渲染。该文件的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通过定义各种模块与组件,使得layIM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 消息模块 :处理消息的发送、接收、显示等逻辑。
  • 用户模块 :管理用户状态,包括在线、离线状态以及用户信息的处理。
  • 事件模块 :定义和管理layIM事件,允许开发者自定义事件处理逻辑。
// layim.js中定义的一个模块示例
var layimid = layim.get('message', {
    // 配置项
});

代码中 layim.get 方法用于获取模块实例,可以指定模块名称如 'message' 来获取对应的消息模块。

3.2 layIM样式与示例文件

3.2.1 layim.css的样式定制与应用

layim.css 文件负责定义layIM的样式,包括消息框、头像、发送按钮等UI元素的视觉样式。此文件的设计允许用户进行样式定制,以满足不同的视觉需求。

  • 颜色变量 :使用SASS或LESS等预处理器编写的样式文件,可以通过修改颜色变量来自定义主题颜色。
  • 布局控制 :通过修改样式文件中的布局相关CSS规则,可以调整组件的布局方式。
// layim.css中定义颜色变量的示例
$color-primary: #1296db; // 主题颜色

// 使用变量
.message-box {
    background-color: $color-primary;
}

上述SCSS代码定义了一个颜色变量 $color-primary ,并将其应用到了消息框的背景色上。

3.2.2 示例文件的作用与学习路径

示例文件通常包含了layIM的具体使用场景和功能演示,是学习和了解layIM功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这些示例文件,开发者可以快速掌握layIM的API使用、事件处理以及常见功能的实现。

  • 功能示例 :每个示例文件展示了layIM的特定功能,如消息类型展示、自定义消息处理等。
  • 学习路径 :示例文件往往按照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排列,适合从基础到进阶的逐步学习。
<!-- 示例文件中可能包含的代码 -->
<div class="layim-demo">
    <div class="send-btn">发送消息</div>
    <!-- 其他界面元素 -->
</div>

<script src="layui.js"></script>
<script src="layim.js"></script>
<script src="layim.css"></script>
<script>
    // 示例代码逻辑
</script>

3.3 layIM资源文件分析

3.3.1 资源文件的组织与管理

layIM的资源文件包括JavaScript文件、CSS样式表、图片资源等。这些文件的组织与管理对维护项目的结构清晰和后期迭代升级至关重要。

  • 文件结构 :资源文件应根据类型进行分类,如将JavaScript文件放在 js 目录,样式文件放在 css 目录。
  • 版本管理 :合理使用版本号或哈希值,可以帮助开发者跟踪资源文件的更新和缓存问题。
/project
    /static
        /js
            layim.js
            layui.js
        /css
            layim.css
        /img
            icons/
            avatar/

上图是一个简单的资源文件结构示例,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资源文件被放置在了各自的目录下。

3.3.2 第三方库文件的引入与依赖处理

在开发过程中,layIM可能会依赖一些第三方库文件,如jQuery、Bootstrap等。合理地引入和处理这些依赖,可以避免潜在的冲突和性能问题。

  • 依赖管理 :使用包管理工具(如npm、yarn)可以帮助管理项目的依赖,保持版本的一致性和项目的可维护性。
  • 模块加载器 :使用Webpack等模块加载器可以按需加载第三方库,避免全局污染。
// 通过npm安装并引入jQuery
var $ = require('jquery');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CommonJS规范中的 require 方法来引入jQuery库,使得其不会影响全局变量。

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layIM实例文件结构的组织方式,每个文件的定位与作用,以及如何管理和使用这些资源文件。这对于开发者在搭建和优化项目时提供了详实的指导信息。

4. layIM集成步骤

在开始集成layIM之前,你需要熟悉JavaScript和HTML,因为layIM主要是通过这两者来实现的。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如何集成layIM到你的项目中。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引入layIM的资源文件,并进行配置。然后,我们将讨论如何创建layIM实例并监听事件。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根据你的需要进行自定义功能开发。

4.1 layIM的资源引入与配置

4.1.1 静态资源的引入方法

在你的HTML页面中,首先需要通过 <script> 标签引入 layui.js layim.js layui.js 是Layui框架的核心, layim.js 是layIM的通信模块,这两个文件是必不可少的。

<!-- 引入Layui框架 -->
<script src="path/to/layui.js"></script>
<!-- 引入layIM模块 -->
<script src="path/to/layim.js"></script>

请确保将 path/to/ 替换为实际的存放路径。

4.1.2 初始化配置的参数解读

在引入了必要的资源文件后,你需要初始化layIM。这可以通过调用 layui.use 模块加载器来完成,并传入 layim 模块。

layui.use('layim', function(layim){
    // 这里会执行初始化后的layim
    layim.init({
        // 这里填写你的配置项
    });
});

layim.init() 方法中,你可以传入一个配置对象来自定义layIM的行为,例如:

var config = {
    id: 'username', // 用户名
    avatar: 'path/to/avatar.png', // 头像图片路径
    // 更多配置项...
};

4.2 layIM实例创建与事件监听

4.2.1 创建实例的过程与要点

创建layIM实例是启动一个即时通讯应用的第一步。在初始化后,你通常会在一个按钮的点击事件中创建实例,或者在页面加载完成后创建实例。

// 假设你有一个创建聊天的按钮
document.getElementById('createChat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var im = layim.create({
        // 这里可以传入与init相同的配置项
    });
});

创建实例时,需要确保已经正确配置了基本参数如用户ID、用户名等,这些都是初始化时所必须的。

4.2.2 事件监听机制与使用实例

layIM提供了一系列事件监听接口,帮助开发者捕捉到不同的聊天事件,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定制。

layim.on('message', function(data){
    // 当收到消息时会触发这个事件
    console.log('收到消息', data);
});

你可以监听 message 事件来处理收到消息的情况。事件监听机制是异步的,能够让你的系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聊天场景。

4.3 layIM的自定义功能开发

4.3.1 自定义插件的开发方法

如果layIM默认的功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你可以开发自定义插件来扩展它的功能。

layim.plugin('customPlugin', function(layim){
    return {
        // 插件的初始化方法
        init: function(){
            // 在这里添加你的初始化代码
        },
        // 其他需要的方法
    };
});

开发插件的步骤包括初始化方法、公共方法等,这样你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插件的行为。

4.3.2 功能扩展与性能调优

自定义功能的开发不仅仅是为了扩展layIM的功能,还包括性能优化。合理的代码组织和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即时通讯的性能。

// 例如:优化消息推送的算法以减少延迟
layim.on('send', function(data){
    // 优化发送逻辑
    var optimizedData = optimizeDataForSending(data);
    // 发送消息
});

性能调优可以从数据处理、算法优化、资源加载等多个方面进行。

在第四章中,我们讨论了layIM的集成步骤。包括如何引入资源文件并进行配置,创建实例和监听事件,以及如何开发自定义功能和进行性能优化。通过这些步骤,你应该能够将layIM集成到你的项目中,并根据需求定制和优化它。在下一章中,我们将探讨移动端的适配细节,以确保你的即时通讯应用在不同设备上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5. layIM移动端适配细节

5.1 触摸事件处理与优化

触摸事件处理原理

触摸事件处理是移动Web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触摸事件的处理对于用户交互体验至关重要。layIM在移动端的触摸事件处理上采用了事件委托机制,这意味着事件监听器不是绑定在每一个元素上,而是在其父级元素上。这样可以减少事件监听器的数量,从而提高性能。

触摸事件(touch events)主要包含三个阶段: touchstart touchmove touchend touchstart 在用户开始触摸屏幕时触发; touchmove 在触摸位置发生变化时触发; touchend 在用户结束触摸时触发。layIM在这些事件的基础上实现了拖动、滑动、点击等交互效果。

触摸事件优化策略

对于触摸事件的优化主要集中在减少事件处理的延迟,增强用户的操作响应。一种常见策略是使用 requestAnimationFrame 或者 setTimeout 延迟对事件的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

此外,为防止过度滚动的问题,layIM在处理触摸事件时,会根据用户的滚动速度和方向,动态调整滚动惯性,确保流畅的用户体验。

// 伪代码示例:触摸事件优化
function touchHandler(event) {
    const touch = event.touches[0] || event.changedTouches[0];
    switch(event.type) {
        case 'touchstart':
            // 记录触摸开始时间
            startTime = Date.now();
            // 其他处理逻辑
            break;
        case 'touchmove':
            // 计算滑动距离和速度
            // 如果在合理范围内,则继续处理事件,否则忽略
            break;
        case 'touchend':
            // 滑动结束,计算结果并执行相关操作
            if (Date.now() - startTime < 150) {
                // 处理快速滑动
            } else {
                // 处理缓慢滑动
            }
            break;
    }
}

// 绑定触摸事件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touchstart', touchHandler);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touchmove', touchHandler);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touchend', touchHandler);

以上伪代码展示了如何为触摸事件设置简单的处理逻辑,包括检测滑动速度和方向,以及基于时间的滑动事件区分。

触摸事件的优化还需要对事件回调进行性能分析,确保没有不必要的DOM操作和计算,以避免阻塞主线程。通过合理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显著提升事件处理的效率。

5.2 layIM的屏幕适配解决方案

响应式设计实现原理

响应式设计是指网站能够自动识别屏幕大小并做出相应调整的网页设计。layIM在设计时采用了弹性布局(flexible layout),元素大小、布局和设计会根据屏幕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它依赖于CSS中的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和视口(viewport)设置。

/* 伪CSS代码:媒体查询示例 */
@media (max-width: 600px) {
    .layim-container {
        max-width: 100%;
    }
}

在上述代码中,媒体查询定义了在屏幕宽度最大为600px时,容器 .layim-container 的最大宽度为100%。

layIM的响应式设计还包括了使用相对单位,如百分比(%)、em、rem,而非绝对单位像素(px),以适应不同屏幕尺寸。

屏幕适配的最佳实践

在实际开发中,最佳实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使用视口元标签 :在HTML的 <head> 部分加入视口元标签,以控制布局在移动设备上的表现。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优化图片和媒体资源 :确保图片和视频等媒体资源可以根据屏幕大小调整,避免资源加载过大影响页面性能。

  • 利用前端框架 :使用前端框架如Bootstrap、Foundation等,这些框架提供了丰富的响应式组件和工具类,可以加速开发过程。

  • 测试不同设备 :在尽可能多的设备上测试页面,确保在不同屏幕尺寸下都能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通过上述策略,layIM在移动端的适配不仅保证了界面元素的适配性,还提升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和整体的可用性。

6. layIM在企业环境中的部署与运维

6.1 环境准备与部署流程

部署layIM到企业环境中涉及到准备合适的服务器环境、配置网络以及安装必要的依赖和服务。我们首先需要检查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是否满足layIM的运行要求,例如支持Node.js、Nginx等。接下来,还需要确保服务器的内存和CPU资源能够满足预期的并发量。

# 示例:安装Node.js
sudo apt-get install nodejs
sudo apt-get install npm

# 示例:安装Nginx
sudo apt-get install nginx

在服务器环境准备好之后,我们需要配置Nginx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来处理layIM的Web请求,并可以启用SSL来保证通信安全。之后,按照layIM的官方文档,通过npm安装layIM的依赖项,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6.2 高可用性架构设计

为了保证企业用户能够7*24小时不间断地使用layIM,我们需要设计一个高可用性架构。这通常包括负载均衡、冗余部署以及故障转移机制。在Nginx中设置负载均衡规则,可以使得多个服务器实例能够分摊请求负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 Nginx 负载均衡示例配置
upstream layim_nodes {
    server node1.example.com;
    server node2.example.com;
}

server {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layim_nodes;
    }
}

6.3 安全性考虑与最佳实践

安全性是企业部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layIM使用了WebSocket和WebRTC等实时通信技术,因此需要考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加密问题。除了SSL/TLS加密,还需要在应用层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控制。例如,使用OAuth 2.0或JWT令牌验证用户身份。

安全性最佳实践还包括对用户输入的过滤,防止跨站脚本攻击(XSS)和SQL注入等安全漏洞。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系统和依赖库,修补潜在的安全漏洞。

6.4 性能监控与调优

对于运维人员来说,实时监控layIM的性能和状态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需要设置性能监控指标,如响应时间、错误率、资源使用率等,并通过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和Grafana进行实时监控。

graph LR
A[开始监控] --> B[收集性能数据]
B --> C[存储监控数据]
C --> D[分析监控数据]
D --> E[生成报告]
E --> F[性能调优]

性能调优可能涉及服务器资源的优化分配、代码层面的优化、数据库查询优化以及缓存策略的实施。优化的目标是减少延迟,提高吞吐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6.5 部署后的维护与更新

部署layIM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这包括备份数据、检查日志文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更新依赖库和组件以修复安全漏洞和提升性能。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layIM官方的更新日志,及时应用安全补丁和性能改进。

# 备份数据示例命令
mysqldump -u [username] -p[password] [database] > [backup-file.sql]

6.6 社区支持与反馈

在企业环境中使用layIM时,社区支持与及时反馈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layIM拥有自己的社区论坛,运维人员可以通过社区获取帮助,分享最佳实践,以及提交遇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通过与社区的互动,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技术上的支持,还可以参与到layIM的未来发展之中。

6.7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深入讨论了layIM在企业环境中的部署与运维。从环境准备到高可用性架构设计,再到安全性考虑、性能监控、日常维护以及社区支持等方面,每一步都是确保企业级用户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使用layIM的关键。通过这些精心规划的步骤,企业可以充分发挥layIM的潜力,为用户提供卓越的实时通信体验。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layIM是一款基于layui框架的即时通讯系统,支持个人聊天和群组聊天。v3.0.1版本对PC和移动端支持进行了优化,介绍了其核心功能、使用方法和应用实例。本文将通过代码示例和具体步骤,帮助开发者了解如何在项目中集成和使用layIM,并自定义扩展功能。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CC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_nf.o CC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_ioctl.o CC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_module.o LD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o Building modules, stage 2. MODPOST 1 modules WARNING: vmlinux: &#39;xfrm_parse_spi&#39; exported twice. Previous export was in vmlinux CC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mod.o LD [M]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ivi.ko make[4]: Leaving directory &#39;/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linux-5.4.55&#39; cp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Module.symvers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 make -C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utils make[4]: Entering directory &#39;/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utils&#39; cc -Wall -Werror=implicit-function-declaration -o ivictl ivictl.c make[4]: Leaving directory &#39;/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utils&#39; for subdir in .; do realdir=$(readlink -f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 grep -F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subdir/Module.symvers >>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tmp; [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 = "$realdir" ] || grep -F $realdir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subdir/Module.symvers >>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tmp; done; sort -u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tmp >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 mkdir -p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linux-airoha_an7581/symvers; mv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Module.symvers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linux-airoha_an7581/symvers/mape_ivi_module.symvers touch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built rm -rf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pkgdir/kmod-mape_ivi_module.installed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pkgdir/kmod-mape_ivi_module mkdir -p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pkgdir/kmod-mape_ivi_module touch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pkgdir/kmod-mape_ivi_module.installed mkdir -p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staging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root-airoha/stamp SHELL= flock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tmp/.root-copy.flock -c &#39;cp -fpR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pkgdir/kmod-mape_ivi_module/.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staging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root-airoha/&#39; touch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staging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root-airoha/stamp/.kmod-mape_ivi_module_installed mkdir -p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in/targets/airoha/an7581/packages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ipkg-aarch64_cortex-a53/kmod-mape_ivi_module/CONTROL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staging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pkginfo find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uild_dir/target-aarch64_cortex-a53_musl/mape_ivi_module/ipkg-aarch64_cortex-a53/kmod-mape_ivi_module -name &#39;CVS&#39; -o -name &#39;.svn&#39; -o -name &#39;.#*&#39; -o -name &#39;*~&#39;| xargs -r rm -rf Package kmod-mape_ivi_module is missing dependencies for the following libraries: libc.so.6 make[3]: *** [Makefile:61: /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board/airoha_an75xx/sdk/er_phase2/prplos/prplos-v3.0.1/bin/targets/airoha/an7581/packages/kmod-mape_ivi_module_5.4.55+v1.0.0-1_aarch64_cortex-a53.ipk] Error 1 make[3]: Leaving directory &#39;/opt/project/prplos1020/prplos/platform/feeds/private/mape_ivi_module&#39; time: package/feeds/feed_private/mape_ivi_module/compile#3.53#0.99#4.48 ERROR: package/feeds/feed_private/mape_ivi_module failed to build.
最新发布
10-28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