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分析 matlab,一种考虑土拱效应的砂土地层深埋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深埋砂土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极限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土拱效应的极限支护力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普氏拱理论,通过建立三维破坏模式和理论公式,利用MATLAB进行优化,以更准确地确定深埋隧道的极限支护力。与现有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本发明方法计算的支护力更大,更接近实际工程需求,适用于砂土地层深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1ce0f2b42cbe62e32e1f68c1c1e144a.gif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深埋砂土地层中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方法,尤其 涉及一种考虑深埋砂土地层中的盾构隧道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属于 盾构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盾构施工技术因其机械化程度高、安全风险小、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 影响小等优点,在地下公路与铁路隧道施工中被广泛采用。隧道施工过程中, 开挖面失稳导致地表沉降过大及地表塌陷事故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确保开挖面稳定性是隧道顺利施工的首要条件。盾构隧道的开挖面稳定性都是 通过控制开挖面的支护压力来实现的,支护力压力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导致开挖 面失稳,进而引起地表隆起或沉降,对施工进度和安全施工产生影响,造成巨 大经济财产损失。因此,确定合理的支护力既是实际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也一 直是盾构隧道研究工作的热点。

极限平衡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Horn(1961)基于筒仓理论提出 三维楔形体计算模型,模型中通过楔形体和棱柱体的极限平衡,构建力的平衡 关系求解极限支护力,Jancsecz et al.(1994)对该理论进行了完善并给出了考虑 土拱效应的计算公式。在该模型的基础下后续学者也针对渗流(Anagnostou et al. 1994)、非匀质土(Broere et al.1998)、楔形块与土体摩擦(Kirsch et al.2005) 等条件下对该计算模型进行改进工作。

极限分析法由于考虑了岩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具有更严格的理论基础,使 得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法的基本原理,Leca and Dormieux(1990)构筑了浅埋隧道的三维破坏机制,并分别推导了相应的极限支 护力的表达式。Soubra et al.(2008)提出了一种由多个刚性截锥体组成的新的三 维锥形体破坏机制,提高了极限支护力的计算精度。Mollon et al.(2010,2011)利 用空间离散技术,采用“点对点”的方法建立了开挖面的三维破坏机制,进一步 提高了计算精度。在多椎体破坏模型下,后续学者针对椎体上部荷载(Zhang et al.2015)、非匀质土(Han et al2016),纵向倾斜隧道(Zhao et al,2017)等不 同工况进行了下一步研究工作。

现有的关于开挖面稳定性的理论研究工作多是针对浅埋隧道下提出,无论 是极限平衡法还是极限分析法,这些理论在深埋隧道中都基于一定的不适用性。 如极限平衡法下的楔形体计算模型中,在深埋隧道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上部棱 柱体作用于楔形块的荷载如何计算。不考虑土拱效应的计算结果显然是与工程 实际、模型试验得出的结论不符的。而考虑土拱效应的,基于太沙基松动土压 力理论推导的三维松动土压力。虽然可以得到一定深度后不随埋深变化的结论, 但是这一理论推导是基于假定滑动区域垂直延伸至地表,且松动区域截面的截 面参数保持不变所得的,这一假定在隧道处于深埋的条件下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极限分析法下的计算模型中,由LecaandDormieux针对浅埋隧道提出,在 Soubraet al.(2008)一文中通过改进为多椎体,可以得到埋深比C/D大于一定值 后,土体重量影响系数Nγ不变,即极限支护力不变的结论,但是一般认为,无 论是极限平衡法还是极限分析法,都认为合理的破坏模式能更加精确的确定开 挖面的极限支护力,而Soubret al.(2008)文中的破坏形状在深埋隧道中,与现有 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中破坏区域对比来说,还是存在一定的出入,有待进 一步改进的。

在松散介质中开挖隧道,伴随着地层应力释放,势必在隧道上方形成一定 的松弛区,当隧道埋深较大时,该松弛区大都会在隧道上方一定范围内形成一 个稳定的平衡拱。前苏联学者普罗托吉雅柯夫也以散体介质理论为基础,提出 了著名的普氏拱理论,认为深埋隧道开挖后在隧道上方形成一个抛物线形的平 衡拱。秦建设(2005)模拟挡板下落试验得到挡板上部区域土体位移等值线呈 抛物线状。Zhanget al.(2014)在深埋隧道的塌方试验中,对塌落拱边界进行曲 线拟合也验证了深埋隧道中,塌陷失稳形成的天然拱呈抛物线形。Asgar et al. (2010)利用PIV技术对得到了隧道模型试验下的砂土位移云图,得到松动区边界 线呈现出明显的抛物线拱形状,Zhang et al.(2015)在其文章中对埋深比为1的 砂土中进行破坏区域的界定,松动区边界也近似为一个抛物线拱的形状。

目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