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Android JNI编程是一种允许Java代码与本地C/C++代码交互的技术,利用C/C++的高性能和低级控制优势。本文通过一个入门级demo,讲解了在Android Studio中进行JNI开发的步骤,包括创建项目、设置jni目录、编写Java和C/C++代码、生成JNI头文件、配置CMakeLists.txt文件以及构建和运行项目。通过实践,学习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本地方法调用,以及如何封装和使用C/C++代码库。
1. JNI基本概念介绍
1.1 JNI是什么?
Java Native Interface(JNI)是Java提供的一种标准编程接口,允许Java代码和其他语言编写的本地应用程序或库进行交互。这种互操作性使得开发者可以在Java应用中嵌入其他语言编写的代码,例如C或C++,进而利用这些语言的强大性能或现有库。
1.2 JNI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JNI,Java可以调用C/C++编写的库来访问操作系统级别的API,或者使用高性能计算、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C/C++库。这在进行系统级开发、音视频处理、硬件通信等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中非常重要。同时,它也让Java开发者能更好地复用旧有的本地代码,降低迁移成本。
1.3 JNI和Java的交互过程
JNI的交互涉及到两个主要过程:Java代码调用本地方法,以及本地方法调用Java代码。开发者首先需要在Java类中声明本地方法,然后通过JNI提供的接口来实现这些方法。在实际调用时,JVM会通过JNI动态加载和链接到相应的本地库,进行数据类型转换和方法调用,完成两层代码之间的交互。
2. Android Studio环境下的JNI开发流程
2.1 开发环境的搭建
2.1.1 安装Android Studio
在开始JNI开发之前,首先需要一个合适的集成开发环境(IDE)。Android Studio是开发Android应用的官方IDE,它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插件支持。安装Android Studio的步骤如下:
- 访问 Android Studio官方下载页面 。
- 根据您的操作系统下载相应的安装包。
- 安装下载的安装包,遵循安装向导的指示完成安装。
安装完成后,启动Android Studio并按照初次运行的引导完成初始设置,比如选择SDK版本和下载所需的组件。
2.1.2 配置JDK和NDK环境
为了在Android Studio中使用JNI,必须确保Java开发工具包(JDK)和原生开发工具包(NDK)已经被正确安装和配置。
-
配置JDK环境 :
- 确保JDK已经被安装在您的机器上,可以通过运行
java -version在命令行中检查JDK版本。 - 在Android Studio中,进入
File > Project Structure > SDK Location来设置JDK路径。
- 确保JDK已经被安装在您的机器上,可以通过运行
-
安装和配置NDK :
- 在Android Studio的
Tools > SDK Manager中,选择SDK Tools标签页。 - 勾选
NDK (Side by side)选项,然后点击Apply进行下载和安装。 - 安装完成后,在
File > Project Structure > SDK Location中设置NDK路径。
- 在Android Studio的
完成以上步骤之后,您的Android Studio环境就准备好了,可以开始进行JNI开发了。
2.2 开发流程概述
2.2.1 JNI开发的基本步骤
JNI开发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 创建Android项目 :启动Android Studio,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项目。
- 启用C++支持 :在项目中启用C++支持,并配置CMake或ndk-build脚本来编译本地代码。
- 编写Java代码中的本地方法 :定义Java接口或类中的本地方法。
- 生成JNI头文件 :使用
javah或在Android Studio中通过Java类名自动生成JNI头文件。 - 编写C/C++本地实现 :根据JNI头文件,编写本地方法的C/C++实现。
- 配置CMakeLists.txt :配置CMakeLists.txt来定义构建规则和链接选项。
- 构建项目 :构建包含JNI代码的Android项目。
- 运行和调试 :运行和调试应用以测试JNI代码的正确性和性能。
2.2.2 各步骤的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小节中,我们将会详细解释这些步骤,包括每个步骤中的关键操作和注意事项。
-
创建Android项目 :
- 新建项目时,选择
Native C++模板可以快速启动包含C++支持的项目。 - 为项目命名并设置好路径后,Android Studio会生成一个基本的应用结构,其中包含了
app/src/main/cpp目录用于存放C/C++代码。
- 新建项目时,选择
-
启用C++支持 :
- 在
app模块的build.gradle文件中,确保externalNativeBuild配置已经启用,并且指定了CMakeLists.txt或Android.mk的位置。 - 进入
File > Project Structure > Project,确保Language level设置符合NDK的要求。
- 在
通过以上步骤,您的开发环境就设置完毕,并且您已经了解了JNI开发的基本流程。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在Android Studio中启用C++支持以及如何在项目中设置JNI目录。
3. 创建项目并启用C++支持
3.1 新建Android项目
3.1.1 选择项目模板
创建一个Android项目是开始任何Android开发工作的第一步。在Android Studio中,开发者可以选择一个模板来快速搭建项目的骨架。通常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模板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Java的活动(Activity)模板,另一类是包含C++支持的模板。对于需要使用JNI的项目,选择包含C++支持的项目模板是明智的决策,因为它会自动配置好C++开发所需的环境和相关文件。
在新建项目时,开发者需要通过Android Studio的启动窗口进行操作。启动窗口提供了多种选项,其中“Native C++”模板特别为使用C++和JNI的开发者设计。选择“Native C++”模板将确保项目创建时自动添加CMakeLists.txt文件以及构建脚本,这些是后续配置和构建C++代码的基础。
3.1.2 配置项目名称和保存路径
接下来是配置项目的名称和保存路径,这是项目创建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项目名称应简洁明了,能够反映出应用的主要功能或者特性。名称设置完成后,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目录用于保存项目文件。保存路径的选择应考虑到项目的存储需求、备份的便捷性以及团队协作的需要。
路径选择完成后,Android Studio将开始项目创建过程。它将根据所选模板创建一个包含多个默认文件和文件夹的项目结构。这时,可以开始进行一些基本的项目设置,比如设置MinSdkVersion(最低支持的SDK版本)和TargetSdkVersion(目标SDK版本),以及配置其他相关的构建变量。
3.2 启用C++支持
3.2.1 进入项目设置
在Android Studio中为项目启用C++支持并不是创建项目时的必选项。因此,在已有的项目中添加C++支持就成了需要掌握的技能。开始之前,进入项目的设置是首要步骤。在Android Studio的菜单栏中,选择 File > Project Structure ,打开项目结构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可以调整项目的模块设置。对于想要添加C++支持的项目,应当在模块设置中寻找“Sources”标签。在这个界面中,Android Studio允许开发者添加新的源代码文件夹,这通常包括添加一个名为 cpp 的文件夹,以便于管理C++源代码和相关文件。
3.2.2 启用C++支持的步骤
在模块设置窗口中找到 C++ 部分,点击 + 按钮来启用C++支持。通常情况下,这将需要开发者选择CMake或ndk-build的构建脚本,或者是生成一个默认的CMakeLists.txt文件。接着,Android Studio会自动在项目的app模块中创建一个cpp文件夹,并在该文件夹下创建一个CMakeLists.txt文件。
随后,开发者需要在 build.gradle 文件中进行相应的配置,以确保Gradle脚本可以找到并处理C++源代码。这通常涉及修改 sourceSets 配置块,并指定C++源代码所在的文件夹和CMakeLists.txt文件的位置。
现在,Android Studio已经为项目启用了C++支持。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开始编写C++代码,创建本地方法,并使用JNI将它们与Java代码桥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步骤,开发者能够充分利用C++的强大性能优势,实现更复杂、更高效的Android应用开发。
4. jni目录的作用及设置
4.1 jni目录的创建和作用
4.1.1 jni目录的重要性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是Java和非Java代码(通常是C/C++代码)之间的接口。在Android Studio中开发JNI时,jni目录是存放本地源代码和头文件的专用文件夹。正确设置jni目录对于让系统识别和编译本地代码至关重要。此外,它还用于存放生成的JNI头文件和预编译的库文件。
4.1.2 如何创建jni目录
创建jni目录的步骤如下:
- 在Android项目中,右键点击
app/src/main目录。 - 选择
New->Directory。 - 命名新文件夹为
jni。
完成以上步骤后,你将看到一个新创建的 jni 文件夹出现在项目目录结构中,这时你就可以在这个目录下存放你的本地代码了。
4.2 jni目录的配置
4.2.1 添加源文件和头文件
在 jni 目录下创建源文件( .cpp 或 .c 文件)和头文件( .h 文件)是存放本地方法实现的地方。例如,你可以创建一个名为 native-lib.cpp 的源文件和一个对应的 native-lib.h 头文件,这两个文件将包含本地方法的实现和声明。将这些文件放置在 jni 目录下,可以确保Android构建系统能够找到并编译它们。
4.2.2 配置Gradle以识别jni目录
为让Gradle构建脚本能够识别 jni 目录,并包含目录下的源文件和头文件,需要进行如下配置:
- 打开
build.gradle(模块级别)文件。 - 在
android部分中找到sourceSets块。 - 在
main部分中添加jni.srcDirs属性,指定jni目录。
示例配置如下:
android {
...
sourceSets {
main {
jni.srcDirs = ['src/main/jni']
}
}
}
以上步骤能够确保Android Studio在构建项目时识别并包含 jni 目录中的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jni目录,并且将其配置到了Android项目中。这为接下来在C/C++中编写本地方法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的章节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定义本地方法,以及如何加载和使用这些方法。在了解了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将会深入探讨如何编写本地代码,并最终在Android应用中运行和调试它们。
5. Java代码中本地方法的定义和加载
5.1 本地方法的定义
5.1.1 编写本地方法的语法
在Java中,本地方法是指用Java语言声明而用非Java语言实现的方法。在Java代码中定义本地方法时,必须在方法声明前添加 native 关键字,表明这是一个本地方法。例如:
public class MyClass {
// 声明本地方法
public native void myNativeMethod();
static {
// 加载包含本地方法实现的库
System.loadLibrary("myNativeLibrary");
}
}
在上述示例中, myNativeMethod 是一个本地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将由C或C++代码提供。注意,静态初始化块用于加载包含本地方法实现的动态链接库(DLL),在这个例子中,库的名称是 myNativeLibrary 。通常,这个名字会与Java代码中定义的本地方法的名称相关联,但实际加载的库名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操作系统和平台。
5.1.2 本地方法的命名约定
在JNI中,本地方法的名称在被JNI方法调用时会被“修饰”或“转换”,以形成一个能与C/C++函数名相匹配的名称。这个过程遵循一定的命名规则。例如,Java方法 myNativeMethod 在C/C++中的对应实现将有一个类似于以下的名字: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MyClass_myNativeMethod(JNIEnv *env, jobject obj);
这里的命名规则是 Java_完整类名_方法名 ,并包含了JNI函数签名。使用这种命名约定,JNI能够确保在C/C++代码中找到正确的函数以匹配Java中声明的本地方法。
5.2 本地方法的加载机制
5.2.1 Java Native Interface的加载过程
Java Native Interface的加载过程涉及Java虚拟机(JVM)与本地代码之间的相互作用。当Java代码调用一个本地方法时,JVM首先会尝试查找对应平台的本地库。如果找到了,JVM会加载这个库,并定位到对应的本地方法实现函数,然后跳转到该函数执行。
这个过程隐藏了许多复杂性,如:
- 确定本地方法的签名。
- 确保本地代码与Java代码的数据类型兼容。
- 处理参数传递和返回值。
5.2.2 如何正确加载本地方法
要正确加载本地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
确保本地库存在 :需要确保编译好的本地库被放置在正确的位置,比如在Android中是
/libs文件夹下,或者通过系统属性java.library.path指定的路径下。 -
正确加载库 :在Java代码中,确保使用
System.loadLibrary加载了包含本地方法实现的库。 -
确保方法签名匹配 :在C/C++代码中实现的本地方法必须与Java声明的方法签名完全匹配,包括方法名和参数类型。
-
调试和测试 :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调试,确保本地方法能够被正确加载和调用。
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如何在Java中加载和调用本地方法:
public class HelloJNI {
// 声明本地方法
public native void sayHello();
// 加载包含本地方法实现的库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HelloJNI().sayHello(); // 调用本地方法
}
}
在C/C++代码中,本地方法 sayHello 的实现可能看起来如下:
#include <jni.h>
#include "HelloJNI.h"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HelloJNI_sayHello(JNIEnv *env, jobject obj) {
// 实现细节
printf("Hello from C++!\n");
}
在这段C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与Java中声明的本地方法签名相对应的函数。当 HelloJNI 实例调用 sayHello 方法时,JVM会调用这个C函数。
6. JNI头文件的生成和作用
6.1 生成JNI头文件
6.1.1 使用javah工具生成
在使用Java Native Interface(JNI)进行本地方法的开发时,通常需要生成对应的JNI头文件。这个文件包含了本地方法的签名,它将Java方法名映射为C/C++函数名,使得开发者可以在C/C++代码中正确地引用和实现这些方法。在过去,javah工具是生成JNI头文件的常用方法,尽管在最新的JDK版本中,javah已经被更先进的javac编译器所取代,后者可以自动生成所需的头文件。
以下是使用javah工具生成头文件的基本步骤:
- 编写Java代码,声明本地方法。
- 编译Java代码,确保本地方法声明无误。
- 使用命令行运行
javah工具,并指定包含本地方法声明的Java类的全限定名。
javah -jni com.example.MyClass
上述命令会生成一个名为 com_example_MyClass.h 的头文件,其中包含了本地方法对应的C/C++函数签名。
6.1.2 生成头文件的原理和作用
JNI头文件的生成原理基于Java类的元数据信息,其中包含了方法名、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等信息。javah工具解析这些信息,并生成具有标准命名规则的C/C++函数原型,允许开发者在本地代码中实现这些函数。
这些头文件的作用是简化本地代码的编写过程,开发者无需手动编写方法的C/C++签名。一旦头文件生成,它们会被包含在相应的C/C++源文件中,开发者可以直接从头文件中获取方法签名的详细信息。
6.2 头文件的使用方法
6.2.1 头文件在C/C++中的引用
在C/C++代码中,本地方法需要被正确地声明和定义才能被Java代码调用。JNI头文件包含了这些必要的声明,因此它们必须被包含在本地方法的源文件中。
#include "com_example_MyClass.h"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com_example_MyClass_myNativeMethod(JNIEnv *env, jobject obj) {
// C/C++代码实现
return (*env)->NewStringUTF(env, "Hello from C++);
}
6.2.2 头文件中函数声明的处理
在使用头文件中的函数声明时,开发者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声明。这通常包括确保参数类型匹配和处理返回值。JNI为Java和C/C++之间提供了一套调用规范,例如,所有Java基本类型和字符串都有对应的JNI类型。
在头文件中,你会看到函数声明类似于: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com_example_MyClass_myNativeMethod(JNIEnv *env, jobject obj);
上述代码中, JNIEXPORT 和 JNICALL 是JNI定义的宏, jstring 是返回类型, Java_com_example_MyClass_myNativeMethod 是JNI函数名, JNIEnv * 是为调用JNI函数而提供的环境指针, jobject 代表调用该本地方法的对象。
开发者需要确保C/C++代码中的函数定义与头文件中的声明完全一致。此外,处理JNI函数调用时,可能需要使用JNI API函数来访问Java对象和调用Java方法。这包括使用 env->FindClass 获取类对象, env->GetMethodID 获取方法ID等。
总而言之,JNI头文件是本地代码开发中的关键,它们使得在Java代码和本地代码之间建立桥梁变得简单和直接。通过合理地生成、引用和处理头文件中的函数声明,开发者可以高效地实现本地方法,构建起功能强大的Android应用。
7. C/C++代码的编写与实现
7.1 编写本地方法实现
7.1.1 C/C++中方法的声明和定义
在C/C++中实现JNI方法时,我们需要遵循特定的命名约定以确保Java能够识别对应的本地函数。例如,假设我们有以下Java方法:
public native String stringFromJNI();
我们需要在C/C++代码中这样声明和定义它:
#include <jni.h>
JNIEXPORT jstring JNICALL
Java_com_example_myapp_MainActivity_stringFromJNI(JNIEnv *env, jobject obj) {
return (*env)->NewStringUTF(env, "Hello from C++");
}
这里使用了 JNIEXPORT 和 JNICALL 宏,它们依赖于平台,由jni.h提供,确保函数名称在编译时会被适当地修改以适应不同的平台。
7.1.2 本地方法参数和返回值的处理
在JNI中,所有的Java对象和基本数据类型都有对应的本地表示。例如,Java的 String 类型在JNI中对应 jstring 类型。返回值也类似,我们可以从Java返回字符串到C/C++中,然后返回一个 jstring 对象。
7.2 实现本地方法的具体操作
7.2.1 Java类型与C/C++类型的映射
JNI为Java类型和C/C++类型之间提供了一系列的映射规则。例如,Java的 boolean 类型对应C/C++的 jboolean , byte 对应 jbyte , short 对应 jshort ,以此类推。Java中的 Object 类型对应 jobject ,类和接口对应 jclass 和 jobject 。
7.2.2 数据类型的转换和操作
当我们在C/C++中处理Java传递过来的对象时,可能需要将它们转换为适合在C/C++中操作的类型。例如,Java传递过来的字符串可以通过 env->GetStringUTFChars() 方法转换为C字符串,并在处理完毕后使用 env->ReleaseStringUTFChars() 释放资源。
const char* jstr = env->GetStringUTFChars(jstr, 0);
// 在此处对jstr进行操作
env->ReleaseStringUTFChars(jstr, native_str);
JNI提供了许多这样的转换函数,以处理不同的数据类型转换和操作。开发者必须熟悉这些函数,以便在本地代码中有效地处理Java类型。
在编写C/C++代码时,开发者需要对内存管理和类型安全特别注意。JNI环境中内存泄漏和类型不匹配是常见的问题来源,因此需要仔细设计代码,合理管理资源。
简介:Android JNI编程是一种允许Java代码与本地C/C++代码交互的技术,利用C/C++的高性能和低级控制优势。本文通过一个入门级demo,讲解了在Android Studio中进行JNI开发的步骤,包括创建项目、设置jni目录、编写Java和C/C++代码、生成JNI头文件、配置CMakeLists.txt文件以及构建和运行项目。通过实践,学习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本地方法调用,以及如何封装和使用C/C++代码库。
15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