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5M2上我们可以看到:(四种隔离机制)
事务、事务的隔离级别、spring事务传播机制:https://www.cnblogs.com/colddream/articles/6017517.html
转自:http://bbs.itheima.com/thread-450379-1-1.html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事务、事务的隔离级别、spring事务传播机制(转自:https://www.cnblogs.com/colddream/articles/6017517.html)
事务(Transaction)是由一些列对系统中数据进行访问与更新的操作所组成的一个程序执行逻辑单元,狭义上的事务特指数据库事务。一方面,当多个应用程序并发访问数据库时,事务可以在这些应用程序之间提供一个隔离方法,以防止彼此的操作互相干扰。另一方面,事务为数据库操作提供了一个从失败中恢复到正常状态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数据库即使在异常状态下仍能保持数据一致性的方法。
事务具有四个特征,分别是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久性(Durability),简称为事务的ACID特性。
原子性
事务的原子性是指事务必须是一个原子的操作序列单元。事务中包含的各项操作在一次执行过程中,只允许出现以下两种状态之一。
全部成功执行。
全部不执行。
任何一项操作失败都将导致整个事务失败,同时其他已经被执行的操作都将被撤销并回滚,只有所有的操作全部成功,整个事务才算是成功完成。
一致性
事务的一致性是指事务的执行不能破坏数据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一个事务在执行之前和执行之后,数据库都必须处于一致性状态。也就是说,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转移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因此当数据库只包含成功事务提交的结果时,就能说数据库处于一致性状态。而如果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有些事务尚未完后就被迫中断,这些未完成的事务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有一部分已写入物理数据库,这时数据库就处于一种不正确的状态,或者说是不一致的状态。
隔离性
事务的隔离性是指在并发环境中,并发的事务是相互隔离的,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也就是说,不同的事务并发操作相同的数据时,每个事务都有各自完整的数据空间,即一个事务内部的操作及使用的数据对其他并发事务是隔离的,并发执行的各个事务之间不能相互干扰。
在标准SQL规范中,定义了4个事务隔离级别,不同的隔离级别对事务的处理不同,如未授权读取、授权读取、可重复读取和串行化。
未授权读取
未授权读取也被成为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该隔离级别允许脏读取,其隔离级别最低。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事务正在处理某一项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更新,但同时尚未完成事务,因此还没有进行事务提交;而与此同时,允许另一个事务也能够访问该数据。举个例子来说,事务A和事务B同时进行,事务A在整个执行阶段,会将某数据项的值从1开始,做一些列加法操作(比如说加1操作)知道变成10之后进行事务提交,此时事务B能够看到这个数据项在事务A操作过程中的所有中间值(如1变成2、2变成3等),而对这一些列的中间值的对去就是未授权读取。
授权读取
授权读取也被称为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它和未授权读取非常相近,唯一的区别就是授权读取只允许获取已经被提交的数据。同样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事务A和事务B同时进行,事务A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此时事务B无法看到这个数据项在事务A操作过程的所有中间值,只能看到最终的10。另外,如果说一个事务C。和事务A进行非常类似的操作,只是事务C是将数据项从10加到20,此时事务B同样可以读取到20,即授权读取允许不可重复读取。
可重复读取
可重复读取(Repeatable Read),简单地说,就是保证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多次读取同一个数据时,其值都和事务开始时刻是一致的。因此该事物级别禁止了不可重复读取和脏读取,但是有可能出现幻影数据。所谓幻影数据,就是指同样的事务操作,在前后两个时间段内执行对同一个数据项的读取,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结果。在上面的例子,可重复读取隔离级别能够保证事务B在第一次事务操作过程,始终对数据项读取到1,但是在下一次事务操作中,即使事务B(注意,事务名字虽然相同,但是指的是另一次事务操作)采用同样的查询方式,就可能会读取到10或20。
串行化
串行化(Serializable)是最严格的事务隔离级别。它要求所有事务都被串行执行,即事务只能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处理,不能并发执行。
以上4个隔离级别的隔离性一次增强,分别解决了不同的问题,下表对这4个隔离级别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对比。
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就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同时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通常,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程序来说,可以优先考虑将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设置为授权读取,这能够在避免脏读取的同时保证较好的并发性能。尽管这种事务隔离级别会导致不可重复读、虚读和第二类丢失更新等并发问题,但较为科学的做法是在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个别场合中,由应用程序主动采用悲观锁或乐观锁来进行事务控制。
持久性
事务的持久性也被称为永久性,是指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对应数据的状态变更就应该是永久性的。换句话说,一旦某个事务成功结束,那么它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新就必须被永久保存下来–即使发生系统崩溃或机器宕机等故障,只要数据库能够重新启动,那么一定能够将其恢复到事务成功结束时的状态。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
所谓spring事务的传播机制,就是定义在存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在的时候,spring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事务的行为。传播 propagation 英: [ˌprɒpə’ɡeɪʃ(ə)n] ;强制的 mandatory 英 [ˈmændətəri] 嵌套的 nested
事务传播机制与隔离级别(转自:http://bbs.itheima.com/thread-450379-1-1.html)
spring中事物传播机制为七种类型,如图:
事物的ACID特性: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作为一个整体被执行,包含在其中的对数据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一致性(Constancy): 事物应确保数据库的状态从一个一致状态转变为另一个一致状态。一致状态的含义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应满足完整性约束。
隔离性(Isolation):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一个事物的执行不应影响其他事物的执行。
持久性(Durability):已被提交的事物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该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
怎么实现呢?
spring实现事物开发主要方式(两种):
① 声明式事物编程。
② xml式事物编程开发。
事物隔离级别:
事物隔离级别,就是为了解决上面几种问题而诞生的。为什么要有事物隔离级别,因为事物隔离级别越高,在并发情况下会产生的问题就更少,但是付出的性能消耗也将越大,因此很多时候必须在并发性和性能之间做一个权衡。所以设立了几种事物隔离级别,以便让不同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的项目可以根据自己项目的并发情况选择合适的事物隔离级别,对于在事物隔离级别之外产生的并发问题,代码中做补偿。
并发下事务会产生的问题。
举个例子,事务A和事务B操纵同一个资源,事务A和事务B都有各自若干子任务,事务B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主要有五种:第一类数据丢失;第二类丢失更新、脏读、不可重复度、幻读。
重点讲脏读、不可重复度、幻读。
1,脏读。
所谓脏读,就是指事务A读到了事务B还没有提交的数据,比如银行取钱,事务A开启事务,此时切换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取走100元,此时切回事务A,事务A读取到的肯定时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因为事务B取走了100元,并没有提交,数据库账余额肯定还是原始余额,这就脏读。
2,不可重复读。
所谓不可重复读,就是指一个事务里面读取了两次莫格数据,读出来的数据不一致。事务A开启事务->查出银行卡余额为1000元,此时切换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事务B取走了100元->提交,数据库里面的余额就变为900元,此时切回事务A,事务A再一次查询查出账户余额为900元,这样对事物A而言,在同一个事务中两次读取的账户余额数据不一致,这就是不可重复读。
3,幻读。
所谓幻读,就是指一个事务里面的操作发现了未被操作的数据。比如学生信息,事务A开启->修改了所有学生当天的签到情况为false,此时切到事务B,事务B开启事务->事务B插入一条学生信息,其实且回到事务A,事务A提交的时候发现了椅子没有修改过的数据,这就是幻读,就像产生了幻觉一样。因此幻读出现的前提时并发的事务中有事务发生了插删除操作。
虽然是转载,但是每一个字都是我敲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