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Python代码慢?这个模块让Python提效100倍!!

丰色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众所周知,Python的简单和易读性是靠牺牲性能为代价的——

尤其是在计算密集的情况下,比如多重for循环。

不过现在,大佬胡渊鸣说了:

只需import 一个叫做“Taichi”的库,就可以把代码速度提升100倍

不信?

来看三个例子。

计算素数的个数,速度x120

第一个例子非常非常简单,求所有小于给定正整数N的素数。

标准答案如下:

b0ce22101d1c5012f74b91a6f8b3e94d.jpeg

我们将上面的代码保存,运行。

当N为100万时,需要2.235s得到结果:

4166a2dd997daf53028c6700ce0af8d5.jpeg

现在,我们开始施魔法。

不用更改任何函数体,import“taichi”库,然后再加两个装饰器:

e2c54ca83e55771f57bc00208cc6ab91.jpeg

Bingo!同样的结果只要0.363s,快了将近6倍。

2912ca2cd2f1f5c062674b5ba277f33d.jpeg

如果N=1000万,则只要0.8s;要知道,不加它可是55s,一下子又快了70倍

不止如此,我们还可以在ti.init()中加个参数变为ti.init(arch=ti.gpu) ,让taich在GPU上进行计算。

那么此时,计算所有小于1000万的素数就只耗时0.45s了,与原来的Python代码相比速度就提高了120倍

厉不厉害?

什么?你觉得这个例子太简单了,说服力不够?我们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

动态规划,速度x500

动态规划不用多说,作为一种优化算法,通过动态存储中间计算结果来减少计算时间。

我们以经典教材《算法导论》中的经典动态规划案例“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LCS)”为例。

比如对于序列a = [0, 1, 0, 2, 4, 3, 1, 2, 1]和序列b = [4, 0, 1, 4, 5, 3, 1, 2],它们的LCS就是:

LCS(a, b) = [0, 1, 4, 3, 1, 2]。

用动态规划的思路计算LCS,就是先求解序列a的前i个元素和序列b的前j个元素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的长度,然后逐步增加i或j的值,重复过程,得到结果。

我们用f[i, j]来指代这个子序列的长度,即LCS((prefix(a, i), prefix(b, j)。其中prefix(a, i) 表示序列a的前i个元素,即a[0], a[1], …, a[i - 1],得到如下递归关系:

83c5b2964ac5deec4808c45328220264.jpeg

现在,我们用Taichi来加速:

85198d2410f8a57dc899f0f2a534e4b0.jpeg

结果如下:

2d666d8e89fe677cc5a7bdd1480dfee8.jpeg

胡渊鸣电脑上的程序最快做到了0.9秒内完成,而换成用NumPy来实现,则需要476秒,差异达到了超500倍!

最后,我们再来一个不一样的例子。

反应 - 扩散方程,效果惊人

自然界中,总有一些动物身上长着一些看起来无序但实则并非完全随机的花纹。

ddd85e8e9e450102f2de0407d7866e8a.jpeg

图灵机的发明者艾伦·图灵是第一个提出模型来描述这种现象的人。

在该模型中,两种化学物质(U和V)来模拟图案的生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猎物和捕食者,它们自行移动并有交互:

  1. 最初,U和V随机分布在一个域上;

  2. 在每个时间步,它们逐渐扩散到邻近空间;

  3. 当U和V相遇时,一部分U被V吞噬。因此,V的浓度增加;

  4. 为了避免U被V根除,我们在每个时间步添加一定百分比 (f) 的U并删除一定百分比 (k) 的V。

上面这个过程被概述为“反应-扩散方程”:

2f039ceeaf6600be0a170636a3f85cf1.png

其中有四个关键参数:Du(U的扩散速度),Dv(V的扩散速度),f(feed的缩写,控制U的加入)和k(kill的缩写,控制V的去除)。

如果Taichi中实现这个方程,首先创建网格来表示域,用vec2表示每个网格中U, V的浓度值。

拉普拉斯算子数值的计算需要访问相邻网格。为了避免在同一循环中更新和读取数据,我们应该创建两个形状相同的网格W×H×2。

每次从一个网格访问数据时,我们将更新的数据写入另一个网格,然后切换下一个网格。那么数据结构设计就是这样:

454a73c2bb8cc6ab26a12d7543503244.jpeg

一开始,我们将U在网格中的浓度设置为 1,并将V放置在50个随机选择的位置:

1d8589bcffbed25eb86408e5718c1d6d.jpeg

那么实际计算就可以用不到10行代码完成:

@ti.kernel
def compute(phase: int):
    for i, j in ti.ndrange(W, H):
        cen = uv[phase, i, j]
        lapl = uv[phase, i + 1, j] + uv[phase, i, j + 1] + uv[phase, i - 1, j] + uv[phase, i, j - 1] - 4.0 * cen
        du = Du * lapl[0] - cen[0] * cen[1] * cen[1] + feed * (1 - cen[0])
        dv = Dv * lapl[1] + cen[0] * cen[1] * cen[1] - (feed + kill) * cen[1]
        val = cen + 0.5 * tm.vec2(du, dv)
        uv[1 - phase, i, j] = val

在这里,我们使用整数相位(0或1)来控制我们从哪个网格读取数据。

最后一步就是根据V的浓度对结果进行染色,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效果惊人的图案:‍

3921aeb029896359a66601391fd4e61f.gif

‍有趣的是,胡渊鸣介绍,即使V的初始浓度是随机设置的,但每次都可以得到相似的结果。

而且和只能达到30fps左右的Numba实现比起来,Taichi实现由于可以选择GPU作为后端,轻松超过了 300fps。

pip install即可安装

看完上面三个例子,你这下相信了吧?

其实,Taichi就是一个嵌入在Python中的DSL(动态脚本语言),它通过自己的编译器将被 @ti.kernel 装饰的函数编译到各种硬件上,包括CPU和GPU,然后进行高性能计算。

有了它,你无需再羡慕C++/CUDA的性能。

正如其名,Taichi就出自太极图形胡渊鸣的团队,现在你只需要用pip install就能安装这个库,并与其他Python库进行交互,包括NumPy、Matplotlib和PyTorch等等。

当然,Taichi用起来和这些库以及其他加速方法有什么差别,胡渊鸣也给出了详细的优缺点对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下面的链接详细查看:

https://docs.taichi-lang.org/blog/accelerate-python-code-100x

NO.1

往期推荐

Historical articles

【原创】用Python来绘制甘特图并制作可视化大屏,太方便了!!

超实用,精心整理了34个Python+Excel+Word+PDF自动化库!

【原创佳作】Python中实现定时任务的模块,超级好用!!

【原创佳作】这个Python模块太厉害了,一行代码生成Tableau可视化图表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安排一下?

c32f76e6fe9ac99d6466c2579af61eed.gif

53c1451955ba0a4ae5e735371ef33179.gif

a3717c77f6286e8a7e8207baafe3d143.gif

94b2bb0494a52555b891b416441ef014.gif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