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s()
是用来判断其他的对象是否和该对象相等.
equals()方法在object类中定义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需要注意:String 、Math、Integer、Double等这些封装类在使用equals()方法时,已经覆盖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
例如String类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count;
if (n == anotherString.count)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offset;
int j = anotherString.offset;
while (n– != 0) {
if (v1[i++] != v2[j++])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hashcode()
hashCode()方法给对象返回一个hash code值。这个方法被用于hash tables,例如HashMap。
首先,想要明白hashCode的作用,你必须要先知道Java中的集合。总的来说,Java中的集合(Collection)有两类,一类是List,再有一类是Set。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前者集合内的元素是有序的,元素可以重复;后者元素无序,但元素不可重复。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要想保证元素不重复,可两个元素是否重复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这就是Object.equals方法了。但是,如果每增加一个元素就检查一次,那么当元素很多时,后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就非常多了。也就是说,如果集合中现在已经有1000个元素,那么第1001个元素加入集合时,它就要调用1000次equals方法。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 于是,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是将数据依特定算法直接指定到一个地址上。如果详细讲解哈希算法,那需要更多的文章篇幅,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hashCode方法实际上返回的就是对象存储的物理地址(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在内存的物理地址,不过可以这样理解)。 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冲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次。 所以,
Java对于eqau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是这样规定的:
1、如果两个对象相同,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
2、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 上面说的对象相同指的是用eqauls方法比较。 你当然可以不按要求去做了,但你会发现,相同的对象可以出现在Set集合中。同时,增加新元素的效率会大大下降。
如果你改写了equal()方法,令两个实际不是一个对象的两个实例在逻辑上相等了,但是hashcode却是不等。
所以要记得改写hashcode。
不改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当然,比如你在用hashmap,hashtable之类的设计hashcode的类的时候,就会出麻烦了。
至于如何改写一个hashcode,这就有好有坏了,看各人的功底了。现在还有专门的人在研究优秀的hash算法。
也就是说 List 是一个有序的、可重复的对象容器接口,Set是一个无序的、不可重复的对象容器接口 。后面都讲了 Set 是如何实现不重复的 :为了避免多次重复的使用 equal 方法带来的系统负担 ,set 首先调用hashCode 方法来检测 是否被占用 如果被占用 然后调用 equal 方法判断被占用的是否相同
Hashset、Hashmap、Hashtable与hashcode()和equals()的密切关系
重点看一下
https://www.cnblogs.com/Qian123/p/5703507.html#_lab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