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软件系统复杂度--成本,安全,规模

  1. 当设计“高性能”“高可用”的架构时,通用的手段都是增加更多服务器来满足“高性能”和“高可用”的要求;而低成本正好与此相反,我们需要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才能达成低成本的目标。
  2. 低成本本质上是与高性能和高可用冲突的,所以低成本很多时候不会是架构设计的首要目标,而是架构设计的附加约束
  3. 我们首先设定一个成本目标,当我们根据高性能、高可用的要求设计出方案时,评估一下方案是否能满足成本目标,如果不行,就需要重新设计架构;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设计出满足成本要求的方案,那就只能找老板调整成本目标了。
  4. 低成本给架构设计带来的主要复杂度体现在,往往只有“创新”才能达到低成本目标。这里的“创新”既包括开创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也包括引入新技术,如果没有找到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新技术,那么就真的需要自己创造新技术了
    1. 新技术例子:
      1. NoSQL(Memcache、Redis等)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关系型数据库无法应对高并发访问带来的访问压力。
      2. 全文搜索引擎(Sphinx、Elasticsearch、Solr)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关系型数据库like搜索的低效的问题。
      3. Hadoop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文件系统无法应对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的问题
  5. 安全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技术领域,并且一旦出问题,对业务和企业形象影响非常大
  6.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安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上的安全,一类是架构上的安全。
    1. 功能安全:
      1. 例如,常见的XSS攻击、CSRF攻击、SQL注入、Windows漏洞、密码破解等,本质上是因为系统实现有漏洞,黑客有了可乘之机。黑客会利用各种漏洞潜入系统
      2. 从实现的角度来看,功能安全更多地是和具体的编码相关,与架构关系不大。
    2. 架构安全
      1. 此架构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架构安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理论上来说系统部署在互联网上时,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发起攻击
      2. 传统的架构安全主要依靠防火墙,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隔离网络,通过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制定出不同区域之间的访问控制策略来控制不同信任程度区域间传送的数据流
      3. 互联网的业务具有海量用户访问和高并发的特点,防火墙的性能不足以支撑;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DDoS攻击,轻则几GB,重则几十GB,中高端一些的防火墙价格10万元,每秒能抗住大约25GB流量
      4. 就算是公司对钱不在乎,一般也不会堆防火墙来防DDoS攻击,因为DDoS攻击最大的影响是大量消耗机房的出口总带宽。不管防火墙处理能力有多强,当出口带宽被耗尽时,整个业务在用户看来就是不可用的,因为用户的正常请求已经无法到达系统了。防火墙能够保证内部系统不受冲击,但用户也是进不来的。对于用户来说,业务都已经受到影响了,至于是因为用户自己进不去,还是因为系统出故障,用户其实根本不会关心
      5. 互联网系统的架构安全目前并没有太好的设计手段来实现,更多地是依靠运营商或者云服务商强大的带宽和流量清洗的能力,较少自己来设计和实现
  7. 规模:
    1. 系统往往功能特别多,逻辑分支特别多。特别是有的系统,发展时间比较长,不断地往上面叠加功能,后来的人由于不熟悉整个发展历史,可能连很多功能的应用场景都不清楚,或者细节根本无法掌握,面对的就是一个黑盒系统,看不懂、改不动、不敢改、修不了,复杂度自然就感觉很高了。
    2. 规模带来复杂度的主要原因就是“量变引起质变”,当数量超过一定的阈值后,复杂度会发生质的变化
      1. 功能越来越多,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级上升
      2. 数据越来越多,系统复杂度发生质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