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
通信基础
通信系统模型

- 信源:将各种信息转换成原始物理信号,如计算机,手机,电话机等。
- 变换器/反变换器:对原始物理信号进行变换/反变换,以便适合在给定的信道上传输,如MODEM , TA(终端适配器) ,光/电转换器等。
- 信道:传输信号的一条通路。一条物理线路可构成一个或多个信道。
- 噪声源:信道自身的噪声以及周围环境对信道的干扰。如热噪声,闪电,电磁场干扰等。
- 信宿:将物理信号转换为信息,如计算机,手机,电话机等。
信号与信道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 模拟信号: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连续变化。
- 数字信号: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离散变化。
-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远距离传输、有利于安全性、适合多媒体信息传输。
信号带宽
-
信号带宽: 信号能量所集中的频率范围(频谱)。
- 例如:语音信号占用的频率谱为300-3400Hz,那么带宽为3400-300=3100Hz
-
对数字信号,带宽 H 可近似表示为:H =1/τ
- τ为脉冲宽度;数据率越高,脉宽越窄,数字信号的带宽越大。
信道
-
信道
- 信道:传输信号的一条通路。
- 信道通常由物理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如MODEM,中继器,均衡器)组成。
- 一条物理线路可同时复用多个信道。
-
衡量信道质量的两个重要参数
- 信道的带宽。
- 信道的误码率。
-
信道带宽
- 信道带宽:信道允许传输信号的频率范围,单位为Hz。如普通电话线的带宽是4000Hz。
- 对数字通信,通常用数据率来表示带宽。数据率:信道每秒最多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为bps。
-
信道带宽与数据率的关系
-
奈奎斯特定理(无噪声信道):C= 2 H l o g 2 L 2H log_2L 2Hlog2L (bps)
其中,C为信道的数据率(即容量);H为信道带宽;L为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数目。
-
香农定理(有噪声信道,L不受限):C= H l o g 2 ( 1 + S / N ) Hlog_2(1+S/N) Hlog2(1+S/N) ( bps)
其中,S为信号功率,N为噪音功率,S/N为信噪比。
-
例:H=4000Hz,S/N =1023, L=8; 求C。
解:(1)由奈奎斯特定理:C=2H l o g 2 L log_2L log2L=2×4000 l o g 2 8 log_28 log28=24000 (bps)
(2)由香农定理:C = H l o g 2 ( 1 + S / N ) log_2(1+S/N) log2(1+S/N) =4000 l o g 2 ( 1 + 1023 ) log_2(1+1023) log2(1+1023)= 40000bps
所以,信道最大数据率为24000bps
-
-
波特率
-
波特率又称码元速率,是指每秒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
若码元的离散取值数目为L,波特率为B,数据率为C,则:C = B l o g 2 L log_2L log2L
-
-
误码率
- 误码率:数字信号比特(二进制位)在传输过程中出错的概率。
- P = Ne/N,其中 P为误码率;Ne为出错的比特数;N为传输的总比特数。
-
信道的通信方向
-
单工信道:只允许数据信号在信道上的单向传输。如:无线电广播,电视。
-
半双工信道:数据信号可以在信道上双向传输,但同一时刻只允许单向传输。如:无线对讲机。
-
全双工信道:允许数据同时双向传输。如:计算机通信。
-
传输媒介
双绞线
-
非屏蔽双绞线(UTP)
- 三类UTP:100Ω, 100m,10Mbps,用于10BASE-T以太网。
- 五类UTP(目前常用):100Ω, 100m,100Mbps,用于100BASE-T以太网。
- 超五类UTP:100Ω, 80m,1000Mbps,用于千兆以太网。
- 六类UTP:100Ω, 100m,1000Mbps,用于千兆以太网。
-
屏蔽双绞线(STP)
- 抗干扰性能好。
- 价格昂贵、安装麻烦。
同轴电缆

-
同轴电缆中央是一根铜导线,外包一层绝缘材料,这层绝缘材料又被第二层网状导体裹住,以屏蔽外界电磁干扰 。
-
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但价格贵,布线麻烦。
-
基带同轴电缆(50Ω)
- 粗缆: 10BASE-5
- 细缆: 10BASE-2
-
宽带同轴电缆(75Ω)
- 用于闭路电视。
光纤

-
光纤的中央是一根直径几十微米光导玻璃,外面用一层玻璃体包住,最外层是塑料保护层。多根光纤由外包层包裹在一起构成光缆。
-
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类。
-
单模光纤
- 光线主要沿着光线的轴心向前传输
- 单模光纤传输距离较长,但对光源要求高。
-
多模光纤
- 光线沿着光纤以多种角度被包层反射向前传输。
- 多模光纤传输距离较短,但对光源要求不高。
-
光纤优点:容量大:可达几百Gbps ;距离远:100km(无需中继);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外部电磁场干扰;化学性质稳定。
无线传输媒体
-
无线传输以自由空间作为传输媒体,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卫星通信、激光、红外线等。
-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 低中频:能够绕过障碍物(绕射);能量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减少,传输距离有限。
- 高频和甚高频:能量会被地表吸收;但能通过电离层反射。
- 超高频和特超高频(微波):只能直线传播;既不能绕射也不能反射。
微波
- 微波频率大致为1GHz — 100GHz
- 用于无线局域网的微波频率范围为:2.4GHz — 2.484GHz、5.725GHz — 5.825 GHz、18.825GHz — 19.205GHz
- 微波通信必须要有微波中继站:100m高,相距小于80km 。
卫星通信
- 卫星通信是一种特殊的微波通信,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微波中继站
- 与地面中继站相比,卫星的通信距离远,从理论上讲,三个同步卫星就能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 卫星通信的特点:传输延迟长达270ms;通信费用与距离无关;抗干扰能力差,甚至雨水也能吸收微波能量
变换器
数字信号的编码(怎么把 out 到网卡的 0 和 1 转为数字信号)
-
非归零编码(NRE: Non-Return to Zero)
- 以高电平表示“0”,低电平表示“1”,反之亦然。
- 优点:编/译码简单。
- 缺点:内部不含时钟信号,收/发端同步困难。
- 用途:计算机内部,或低速数据通信。
-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
每一位中间有一次跳变,既表示数据,又作为同步信号。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表示“0”,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表示“1”;反之亦然。
-
优点:内部自含时钟,收/发端同步容易;抗干扰能力强。
-
缺点:编/译码较复杂;占用更多的信道带宽,在同样的波特率的情况下,要比非归零编码多占用一倍信道带宽。
-
用途:802.3局域网(以太网)
-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每一位中间也有一次跳变,但这种跳变仅作为同步信号,不表示数据。数据值通过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来表示;有跳变表示“0”,无跳变表示“1”;反之亦然。
- 优点:内部自含时钟,收/发端同步容易;比曼彻斯特编码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
缺点:编/译码更复杂;同样需要多占用一倍信道带宽。
- 用途:802.5局域网(令牌环网)
数据同步方式
-
同步:接收端按发送端发送代码的频率和起止时间来接收数据。
-
字符同步方式(异步通信):仅针对一个字符内所含的二进制位进行同步。
- 起始位为低电平(1位),标志一个字符的开始;停止位为高电平(1.5或2 位),标志一个字符的结束。
- 优点:时钟漂移被限制在一个字符内,不会产生太大的积累误差。因此对同步精度要求不高,同步容易。
- 缺点:每个字符均有起始/停止位,因而传输效率较低。
- 适用:低速通信。
-
位同步(同步通信):针对一个数据块内所含的二进制位进行同步。
-
同步位模式:通常为“01111110”,标志一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
-
优点:每个数据块仅需要2个同步位模式的额外开销,因而传输效率高。
-
缺点:由于一个数据块所含位数较多,易产生时钟漂移积累误差而导致数据出错,因此对同步精度求高,同步困难。
例:设数据块 为1K字节,则每次连续同步位数为1024x8=8192位。
-
适用:高速通信。
-
实现位同步的两种方法:
-
外同步:为发送端和接收端提供专门的同步时钟信号。
-
内同步:不单独发同步时钟信号,而是将同步信号嵌入数据编码内部, 如曼彻斯特编码或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
数字调制技术(数/模转化)

-
数字信号的模拟传输
-
基带信号:由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
-
载波:频率较高的正弦波信号。
-
调制:将基带信号加载到载波上,即按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的某些参数(振幅、频率、相位)。
-
解调:从载波中提取基带信号。
-
-
调制技术
-
调幅:用载波信号不同振幅表示数据,,又称幅移键控法ASK。易受突发干扰,适合低速数据传输,典型为1200bps。
-
调频: 用载波信号不同频率表示数据,又称频移键控法FSK 。抗干扰优于调幅方式,但频带利用率不高。
-
调相:用载波信号不同相位表示数据,又称相移键控法PSK。抗干扰能力强,数据率高,可达9600bps。
-
-
实际调制/解调器通常将调相技术和调幅技术相结合
拟信号的脉码调制(模/数转化)

-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信道传输。
-
脉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lation):最常用的数/模转化技术;
-
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
采样: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测量模拟信号幅值 。
采样定理:若模拟信号的带宽为H,则采用频率B只要大于或等于2H就 能够恢复原模拟信号。即: B≥2H
例:电话语音信号带宽为4000Hz,则采样频率可取每秒8000次。(或每125us采样一次)。
-
量化:将采样点测得的信号幅值分级取整。
- 设数字信号的离散分级数目为2n,则将采样值按0,1,2,…,2n-1进 行 取整。
- 量化误差:量化取整值与实际幅值之间的误差。
-
编码:将量化后的整数值用n位二进制数表示 。
-
-
PCM编码举例
- 设数字信号的离散分级数目为 2 3 2^3 23 =8,编码长度n=3
-
结论
-
分级越多,误差越小,但每个采样值编码所需的比特数就越多。
-
-
差分脉码调制
- 其输出值不是量化值本身,而是当前值和上一个值之差。
- 具有压缩作用 。
例:如果按128级量化, PCM需要7个比特编码。但对多数模拟信号来 讲, 相邻采样点的差值大于16 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只要4个比特编码就可以 了,而不需要7个比特。
多路复用技术
-
多路复用:将多个信道复用在一条物理线路上,使一条物理线路能够同时传输多路数据信号。
-
多路复用技术分类
- 频分多路复用(FDM)
- 时分多路复用(TDM)
-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统计TDM)
-
频分多路复用:将一条物理线路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较小带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
- 子信道分割技术:将不同信号加载到不同载波上,实现信号频移
- 频分多路复用的典型应用:电话中继线。
-
时分多路复用:将一条高速物理线路的传输时间划分成若干相等的时间片,轮流的为多路信号使用 。
- 数据不丢失条件 CH≥∑Ci,其中CH为高速线路容量(数据率), Ci为低速线路容量。
- 缺点:没有数据传输的低速线路仍分配时间片,可能出现空闲的时间片,浪费信道带宽。
- 时分多路复用的典型应用:T1信道。
-
统计时分多路复用: 采用动态分配时间策略,即有数据要传输的线路才分配时间片。
- 允许 CH <∑Ci
- 优点:不会出现空闲的时间片,信道利用率高。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实际上就是通信接口标准,其意义是:只要遵循相同的 通信接口标准,任何DTE和DCE均能够衔接而无需关心对方的实现细节。
物理层协议涉及的内容
- 机械特性:规定接口的扦头(座)的规格,尺寸,扦脚数目等。
- 功能特性:对接口各信号线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定义和说明。
- 规程特性:规定各信号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动作发生的先后次序。
- 电气特性:规定信号的传输速率,电平关系,负载要求和电缆长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