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配置详解

Redis配置详解

# 假如说你有一个可用于所有的 redis server 的标准配置模板,
# 但针对某些 server 又需要一些个性化的设置,
# 你可以使用 include 来包含一些其他的配置文件,这对你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 但是要注意哦,include 是不能被 config rewrite 命令改写的
# 由于 redis 总是以最后的加工线作为一个配置指令值,所以你最好是把 include 放在这个文件的最前面,
# 以避免在运行时覆盖配置的改变,相反,你就把它放在后面
# include /path/to/local.conf
# include /path/to/other.conf

# 默认情况下 redis 不是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如果你想让它在后台运行,你就把它改成 yes。
# 当redis作为守护进程运行的时候,它会写一个 pid 到 /var/run/redis.pid 文件里面。
daemonize yes

# 当 Redis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的时候,Redis 默认会把 pid 文件放在/var/run/redis.pid
# 可配置到其他地址,当运行多个 redis 服务时,需要指定不同的 pid 文件和端口
# 指定存储Redis进程号的文件路径
pidfile /var/run/redis.pid

# 端口,默认端口是6379,生产环境中建议更改端口号,安全性更高
# 如果你设为 0 ,redis 将不在 socket 上监听任何客户端连接。
port 9966

# TCP 监听的最大容纳数量
# 此参数确定了TCP连接中已完成队列(完成三次握手之后)的长度,
# 当系统并发量大并且客户端速度缓慢的时候,你需要把这个值调高以避免客户端连接缓慢的问题。
# Linux 内核会一声不响的把这个值缩小成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对应的值,默认是511,而Linux的默认参数值是128。
# 所以可以将这二个参数一起参考设定,你以便达到你的预期。
tcp-backlog 511

# bind 192.168.1.100 10.0.0.1
# 有时候为了安全起见,redis一般都是监听127.0.0.1 但是有时候又有同网段能连接的需求,当然可以绑定0.0.0.0 用iptables来控制访问权限,或者设置redis访问密码来保证数据安全

# 不设置将处理所有请求,建议生产环境中设置,有个误区:bind是用来限制外网IP访问的,其实不是,限制外网ip访问可以通过iptables;如:-A INPUT -s 10.10.1.0/24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9966 -j ACCEPT ;
# 实际上,bind ip 绑定的是redis所在服务器网卡的ip,当然127.0.0.1也是可以的
#如果绑定一个外网ip,就会报错:Creating Server TCP listening socket xxx.xxx.xxx.xxx:9966: bind: Cannot assign requested address

# bind 127.0.0.1
bind 127.0.0.1 10.10.1.3

# 假设绑定是以上ip,使用 netstat -anp|grep 9966 会发现,这两个ip被bind,其中10.10.1.3是服务器网卡的ip
# tcp        0      0 10.10.1.3:9966         0.0.0.0:*                   LISTEN      11188/redis-server  
# tcp        0      0 127.0.0.1:9966         0.0.0.0:*                   LISTEN      11188/redis-server 

# 客户端和Redis服务端的连接超时时间,默认是0,表示永不超时。
timeout 0

# tcp 心跳包。
# 如果设置为非零,则在与客户端缺乏通讯的时候使用 SO_KEEPALIVE 发送 tcp acks 给客户端。
# 这个之所有有用,主要由两个原因:
# 1) 防止死的 peers
# 2) Take the connection aliv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etwork equipment in the middle.
# 推荐一个合理的值就是60秒
tcp-keepalive 0

# 日志记录等级,4个可选值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
# 可以是下面的这些值:
# debug (适用于开发或测试阶段)
# verbose (many rarely useful info, but not a mess like the debug level)
# notice (适用于生产环境)
# warning (仅仅一些重要的消息被记录)
loglevel notice

#配置 log 文件地址,默认打印在命令行终端的窗口上,也可设为/dev/null屏蔽日志、
logfile "/data/logs/redis/redis.log"

# 要想把日志记录到系统日志,就把它改成 yes,
# 也可以可选择性的更新其他的syslog 参数以达到你的要求
# syslog-enabled no

# 设置 syslog 的 identity。
# syslog-ident redis

# 可用的数据库数,默认值为16,默认数据库为0,数据库范围在0-(database-1)之间
databases 16

# 在 900 秒内最少有 1 个 key 被改动,或者 300 秒内最少有 10 个 key 被改动,又或者 60 秒内最少有 1000 个 key 被改动,以上三个条件随便满足一个,就触发一次保存操作。
#    if(在60秒之内有10000个keys发生变化时){
#      进行镜像备份
#    }else if(在300秒之内有10个keys发生了变化){
#      进行镜像备份
#    }else if(在900秒之内有1个keys发生了变化){
#      进行镜像备份
#    }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 默认情况下,如果 redis 最后一次的后台保存失败,redis 将停止接受写操作,
# 这样以一种强硬的方式让用户知道数据不能正确的持久化到磁盘,
# 否则就会没人注意到灾难的发生。
# 如果后台保存进程重新启动工作了,redis 也将自动的允许写操作。
# 然而你要是安装了靠谱的监控,你可能不希望 redis 这样做,那你就改成 no 好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在进行备份时,是否进行压缩
# 是否在 dump .rdb 数据库的时候使用 LZF 压缩字符串
# 默认都设为 yes
# 如果你希望保存子进程节省点 cpu ,你就设置它为 no ,
# 不过这个数据集可能就会比较大
rdbcompression yes

# 读取和写入的时候是否支持CRC64校验,默认是开启的
rdbchecksum yes

# 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dbfilename dump.rdb

# 数据库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
# 路径跟文件名分开配置是因为 Redis 备份时,先会将当前数据库的状态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
# 等备份完成时,再把该临时文件替换为上面所指定的文件
# 而临时文件和上面所配置的备份文件都会放在这个指定的路径当中
# 默认值为 ./
dir /data/data/redis/

# 设置该数据库为其他数据库的从数据库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主服务的IP及端口
#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 指定与主数据库连接时需要的密码验证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当本机为从服务时,设置访问master服务器的密码
#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 当slave服务器和master服务器失去连接后,或者当数据正在复制传输的时候,如果此参数值设置“yes”,slave服务器可以继续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否则,会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如下信息“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除了INFO,SLAVEOF这两个命令
slave-serve-stale-data yes

# 是否允许slave服务器节点只提供读服务
slave-read-only yes

# Slaves 在一个预定义的时间间隔内发送 ping 命令到 server 。
# 你可以改变这个时间间隔。默认为 10 秒。
# repl-ping-slave-period 10

# 设置主从复制过期时间
# 这个值一定要比 repl-ping-slave-period 大
# repl-timeout 60

# 指定向slave同步数据时,是否禁用socket的NO_DELAY选 项。若配置为“yes”,则禁用NO_DELAY,则TCP协议栈会合并小包统一发送,这样可以减少主从节点间的包数量并节省带宽,但会增加数据同步到 slave的时间。若配置为“no”,表明启用NO_DELAY,则TCP协议栈不会延迟小包的发送时机,这样数据同步的延时会减少,但需要更大的带宽。 通常情况下,应该配置为no以降低同步延时,但在主从节点间网络负载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为yes。
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 这个值越大,salve 可以断开连接的时间就越长。
# repl-backlog-size 1mb

# 在某些时候,master 不再连接 slaves,backlog 将被释放。
# 如果设置为 0 ,意味着绝不释放 backlog 。
# repl-backlog-ttl 3600

# 指定slave的优先级。在不只1个slave存在的部署环境下,当master宕机时,Redis
# Sentinel会将priority值最小的slave提升为master。
# 这个值越小,就越会被优先选中,需要注意的是,
# 若该配置项为0,则对应的slave永远不会自动提升为master。
slave-priority 100

# 设置连接redis的密码
# redis速度相当快,一个外部用户在一秒钟进行150K次密码尝试,需指定强大的密码来防止暴力破解
requirepass set_enough_strong_passwd

# 重命名一些高危命令,用来禁止高危命令
rename-command FLUSHALL ZYzv6FOBdwflW2nX
rename-command CONFIG aI7zwm1GDzMMrEi
rename-command EVAL S9UHPKEpSvUJMM
rename-command FLUSHDB D60FPVDJuip7gy6l

# 限制同时连接的客户数量,默认是10000
# 当连接数超过这个值时,redis 将不再接收其他连接请求,客户端尝试连接时将收到 error 信息
# maxclients 10000

# 设置redis能够使用的最大内存。
# 达到最大内存设置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设置过expire信息的key)
# 在删除时,按照过期时间进行删除,最早将要被过期的key将最先被删除
# 如果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删光,仍进行set操作,那么将返回错误
# 此时redis将不再接收写请求,只接收get请求。
# maxmemory的设置比较适合于把redis当作于类似memcached 的缓存来使用
# maxmemory <bytes>

# redis 默认每次更新操作后会在后台异步的把数据库镜像备份到磁盘,但该备份非常耗时,且备份不宜太频繁
# redis 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save条件来同步的
# 如果发生诸如拉闸限电、拔插头等状况,那么将造成比较大范围的数据丢失
# 所以redis提供了另外一种更加高效的数据库备份及灾难恢复方式
# 开启append only 模式后,redis 将每一次写操作请求都追加到appendonly.aof 文件中
# redis重新启动时,会从该文件恢复出之前的状态。
# 但可能会造成 appendonly.aof 文件过大,所以redis支持BGREWRITEAOF 指令,对appendonly.aof重新整理,默认是不开启的。
appendonly no

# 这里定义追加的写入文件为appendonly.aof,采用AOF追加文件备份的时候命令都会写在这里。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设置对 appendonly.aof 文件进行同步的频率,有三种选择always、everysec、no,默认是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
# always 表示每次有写操作都进行同步,(性能较差,安全性好)
# everysec 表示对写操作进行累积,每秒同步一次。(性能有所保障,安全性还可以)
#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都进行同步,(性能有所保障,但安全性比较差)
# appendfsync always
#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 指定是否在后台aof文件rewrite期间调用fsync,默认为no,表示要调用fsync(无论后台是否有子进程在刷盘)。Redis在后台写RDB文件或重写aof文件期间会存在大量磁盘I/O,此时,在某些linux系统中,调用fsync可能会阻塞。
no-appendfsync-on-rewrite yes

# 指定Redis重写aof文件的条件,默认为100,表示与上次rewrite的aof文件大小相比,当前aof文件增长量超过上次afo文件大小的100%时,就会触发background rewrite。若配置为0,则会禁用自动rewrite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指定触发rewrite的aof文件大小。若aof文件小于该值,即使当前文件的增量比例达到auto-aof-rewrite-percentage的配置值,也不会触发自动rewrite。即这两个配置项同时满足时,才会触发rewrite。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一个Lua脚本最长的执行时间,单位为毫秒,如果为0或负数表示无限执行时间,默认为5000
lua-time-limit 5000

# Redis将在每100毫秒时使用1毫秒的CPU时间来对redis的hash表进行重新hash,可以降低内存的使用
# 当你的使用场景中,有非常严格的实时性需要,不能够接受Redis时不时的对请求有2毫秒的延迟的话,把这项配置为no。
# 如果没有这么严格的实时性要求,可以设置为yes,以便能够尽可能快的释放内存
activerehashing yes

# aof rewrite过程中,是否采取增量文件同步策略,默认为“yes”。 rewrite过程中,每32M数据进行一次文件同步,这样可以减少aof大文件写入对磁盘的操作次数
aof-rewrite-incremental-fsync yes

# redis数据存储
redis的存储分为内存存储、磁盘存储和log文件三部分,配置文件中有三个参数对其进行配置。
save seconds updates,save配置,指出在多长时间内,有多少次更新操作,就将数据同步到数据文件。可多个条件配合,默认配置了三个条件。
appendonly yes/no ,appendonly配置,指出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一段时间内的数据丢失。因为redis本身同步数据文件是按上面的save条件来同步的,所以有的数据会在一段时间内只存在于内存中。
appendfsync no/always/everysec ,appendfsync配置,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always表示每次更新操作后手动调用fsync()将数据写到磁盘,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

注意:

Windows系统下,默认配置文件是:redis.windows.conf

Linux系统下,默认配置文件是:redis.conf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