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1/ 前 言
日拱一卒的时候到了!
在上一篇Cadence小记中讲述了如何制作贴片元件的封装,本篇关于Cadence的小记主要讲述如何制作贴片(SMD)焊盘、通孔焊盘、以及过孔。
本篇小记:《Cadence学习笔记之---SMD焊盘、通孔焊盘、过孔制作》
上篇小记:《Cadence学习笔记之---贴片元件封装制作》
02/ 环境描述
操作系统:Win 11;
软件版本:Allegro Cadence 17.4 (备注:已打补丁);
软件配置:默认设置; (备注:无安装任何插件);
03/ 焊盘前语
<1>、SMD焊盘;
<2>、过孔;
<3>、通孔焊盘;
<4>、红色色块代表的是焊盘;
<5>、包裹在焊盘周围的白色边框是阻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窗;设计时,阻焊通常要比焊盘大2mil左右,也可根据焊盘尺寸适当的调整阻焊大小;
常见的焊盘如上所示,大致可分为两类:SMD贴片焊盘、通孔焊盘,这是因为通孔焊盘与常规的过孔可以算作一类。
在设计焊盘时主要考虑三个尺寸:
· 焊盘尺寸(Regular Pad)
· 阻焊层尺寸(SOLDERMASK)
· 钢网层尺寸(PASTEMASK)
04/ SMD焊盘制作
假设现在需要设计一个宽20mil,长40mil的贴片焊盘;制作流程如下:
<1>、创建焊盘新文件;
<2>、打开选项可以设置焊盘存储路径;(如果已经有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在Padstack name 框中输入焊盘名称)
<3>、填写新建焊盘的名称;(焊盘命名规格无强制要求,可根据公司要求或个人喜好设置,要足够的简洁和易辨别,这样便于后期复用)
<4>、保存新建的焊盘名称;
<5>、选择焊盘类型,现在制作的是贴片焊盘,所以选择SMD Pin;(常用的焊盘类型有SMD Pin(贴片焊盘)、Thru Pin(通孔焊盘)、Via(过孔)、Solt(槽孔)、Mechanical Hole(机械孔))
<6>、在第⑤步,设置完焊盘类型后,此处会自动选定,不用再进行修改;
<7>、选择焊盘形状;当前设计的焊盘宽20mil,长40mil,所以选定焊盘形状为长方形;
<8>、在Design Layers选项卡中,选中Regular Pad,弹出焊盘参数设置;
<9>、设置焊盘宽度,此处设定Width为20;
<10>、设置焊盘长度,此处设定Height为40;
<11>、在Mask Layers选项卡中,选中SOLDERMASK_TOP(阻焊顶窗)项,按照9、10步骤中的操作设置阻焊大小,这里设置为Width:22,Height:42,原因如前所述,阻焊层要比焊盘大一些,避免油墨盖住焊盘;然后设置PASTEMASK_TOP(钢网顶层),这里设置Width:18,Height:38,设置尺寸比焊盘略小的原因是,避免上锡膏时与旁边引脚连锡;
<13>、点击保存,当无弹窗,即可生成我们所需要的贴片焊盘;
<14>、右下角显示 saved 提示时,代表生成成功,无错误;
<15>、来到我们之前设置好的路径中,可以看到制作的smd20_40.pad文件,这里 .pad 格式文件就是制作封装时需要的焊盘;
05/ 通孔焊盘制作
假设现在需要制作一个孔径为35mil的直插通孔焊盘;制作流程如下:
<1>、创建焊盘新文件;
<2>、打开选项可以设置焊盘存储路径;(如果已经有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在Padstack name 框中输入焊盘名称)
<3>、填写新建焊盘的名称;(此处的pad代表通孔焊盘,50表示焊盘直径,cir表示焊盘为圆形,35d表示钻孔直径为35)
<4>、保存新建的焊盘名称;
<5>、选择焊盘类型,现在制作的是通孔焊盘,所以选择Thru Pin;
<6>、在第<5>步,设置完焊盘类型后,此处会自动选定,不用再进行修改;
<7>、选择焊盘形状;当前设计的是圆形通孔焊盘,所以选定焊盘形状为圆形;
<8>、切换至Drill选项卡中,设置钻孔类型,此处设置为圆形;
<9>、设置钻孔直径,此处设置为35mil;
<10>、设置孔壁为镀铜;当设计机械槽孔时,可以设置为不镀铜;
<11>、切换至Drill Symbol选项卡中设置钻孔样式,此处钻孔样式设置为Circle(圆);
<12>、设置钻孔表示符为A;最终在生成的钻孔表中,35mil的通孔会以字符A显示;
<13>、设置第<11>步中样式圆的直径,我的习惯是设置成与孔径大小一致,此处设置为35mil;
<14>、切换至Design Layers选项卡,设置BEGIN LAYER(顶层)焊盘,形状为圆,大小为50mil;
<15>、设置DEFAULT INTERNAL(中间层)焊盘,形状为Cirle(圆),大小为50mil;
<16>、设置END LAYER(底层)焊盘,形状为Cirle(圆),大小为50mil;
<17>、点击设置热风焊盘,也就是常说的花焊盘,当大面积铺铜或者负片的时候与引脚连接;
<18>、设置热风焊盘形状为Cirle(圆);
<19>、打开热风焊盘选择窗口;
<20>、选择创建好的热风焊盘,此处选择的是cir50x60x20_45,含义是圆形、内径50mil、外径60mil、开口大小20mil、开口角度45°;
<21>、点击OK设定完成;
<22>、按照<19>、<20>、<21>操作,将热风焊盘设置到所有层;
<23>、点击设置隔离焊盘,与热风焊盘作用相反,在大面积铺铜或负片时,让焊盘与铜箔隔离开;
<24>、设置隔离形状为Cirle(圆);
<25>、设置所有层隔离盘大小为60mil,正好与热风焊盘的外径相同;
<26>、切换至Mask layers选项卡,设置通孔焊盘的阻焊层大小,这里设置SOLDERMASK_TOP(顶层阻焊)、SOLDERMASK_BOTTOM(底层阻焊)大小为45mil,与焊盘大小一致即可;由于通孔是不需要开钢网的,所以PASTEMASK_TOP、PASTEMASK_BOTTOM不需要设置;
<27>、同贴片焊盘一样,点击保存,无报错,显示已保存,既通孔焊盘创建成功;
06/ 过孔制作
假设现在需要制作钻孔直径为18mil的过孔;制作流程如下:
<1>、创建过孔新文件;
<2>、打开选项可以设置过孔存储路径;(如果已经有焊盘路径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在Padstack name 框中输入焊盘名称)
<3>、设置过孔名称,此处命名为via30_18,via表示过孔,钻孔直径为18mil,钻孔焊盘为30mil;焊盘类型设置为Via(过孔);
<4>、在第<3>步,设置完焊盘类型后,此处会自动选定,不用再进行修改;
<5>、选择过孔形状,形状设定为圆形;
<6>、切换到Drill选项卡,设置钻孔直径为18mil;
<7>、切换至Drill Symbol选项卡中设置钻孔表示样式,此处钻孔样式设置为Circle(圆),设置钻孔表示符为A,样式框直径与钻孔直径一致,设置为18mil;
<8>、设置所有层过孔焊盘直径为30mil,一般而言,过孔的焊盘大小要比钻孔大12mil左右;
<9>、与通孔焊盘一样,给所有层设定热风焊盘;
<10>、与通孔焊盘一样,为所有层设置隔离盘大小,此处为42mil;
<11>、与通孔焊盘一样,设置顶层和底层的阻焊区大小,此处设置为Cirle(圆形),大小为32mil;
<12>、最后一步进行保存,无报错,即可生成所需要的过孔;
07/ 总 结
至此,关于贴片焊盘、通孔焊盘、过孔制作流程已经全部记述完毕。
操作并不困难,只是操作步骤较多,稍加练习效率就会很高。
已制作过的焊盘记得一定要整理好,这样后期就可以进行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