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开发时,经常需要对列表进行排序。Python中提供了两种常用的对列表进行排序的方法:使用列表对象的
sort()方法,使用内置的
sorted()函数。
1、使用列表对象的sort()方法
列表对象提供了sort()方法用于对原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排序后原列表中的元素顺序将发生改变。列表对象的sort()方法的语法格式如下:
listname.sort(key=None, reverse=False)
listname:表示要进行排序的列表。key:表示指定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键(例如,设置“key=str.lower”表示在排序时不区分字母大小写)。reverse:可选参数,如果将其值指定为True,则表示降序排列;如果为False,则表示升序排列,默认为升序排列。

使用sort()方法进行数值列表的排序比较简单,但是使用sort()方法对字符串列表进行排序时,采用的规则是先对大写字母排序,然后再对小写字母排序。如果想要对字符串列表进行排序(不区分大小写时),需要指定其key参数。例如,定义一个保存英文字符串的列表,然后应用sort()方法对其进行升序排列,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码:


说明:采用sort()方法对列表进行排序时,对中文支持不好。排序的结果与我们常用的音序排序法或者笔画排序法都不一致。如果需要实现对中文内容的列表排序,还需要重新编写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不能直接使用sort()方法。
2、使用内置的sorted()函数实现
在Python中,提供了一个内置的sorted()函数,用于对列表进行排序。使用该函数进行排序后,原列表的元素顺序不变。sorted()函数的语法格式如下:
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iterable:表示要进行排序的列表名称。key:表示指定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键(例如,设置“key=str.lower”表示在排序时不区分字母大小写)。reverse:可选参数,如果将其值指定为True,则表示降序排列;如果为False,则表示升序排列,默认为升序排列。

说明:列表对象的sort()方法和内置sorted()函数的作用基本相同;不同点是在使用sort()方法时,会改变原列表的元素排列顺序,而使用sorted()函数时,会建立一个原列表的副本,该副本为排序后的列表。
3、reverse()
reverse() 函数用于反向列表中元素,将列表逆置。
list.reverse()
该方法没有返回值,但是会对列表的元素进行反向排序。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列表排序的两种常见方法:sort()函数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如字符串排序和reverse()函数的逆序操作。同时,对比了内置sorted()函数的特点。
26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